原標題:
全國勞動模范胡軍:追風鋼軌 護航鐵路
云南日報記者 王丹
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機務段的模擬駕駛室里,動車組司機胡軍手把手指導年輕學員操縱最新型的“復興號”動車組模擬器。從制動手柄的45°回旋角度到緊急制動閥的0.3秒觸發閾值,一批批動車司機在這里學習到胡軍“毫米級”的精準操作,駕駛高鐵馳騁在崇山峻嶺間。這名從業30年的老司機,不僅見證了云南鐵路從普速列車到高鐵的跨越,更用自己的雙手和經驗助力這一歷史進程,成為鋼軌上的“追風者”。
胡軍(中)與同事鉆研技術。
1994年,18歲的胡軍來到昆明機務段,成為昆明鐵路局最年輕的電力機車司機。那時云南鐵路還停留在“綠皮車”時代,客車最高時速僅70多公里。擔任城際列車司機的他,因善于鉆研,解決了長大下坡列車沖動問題,被同事們稱為“平穩哥”。
隨著中國鐵路六次大提速,胡軍的職業生涯迎來轉折。2004年“4·18”大提速時,他經歷了極富挑戰性的駕駛考驗:兩個車站間10多公里的距離有11處變速點,既要精準控制速度,又要保證平穩。自此,“平穩操縱,硬幣不倒;準點運行,正負10秒;車啟客不知,車??筒粫浴背蔀楹姴恍缸非蟮哪繕?。
2016年,云南迎來高鐵時代。作為云南首批動車組司機,胡軍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僅需要技術的革新,更需要思維的重構?!睖ジ哞F、南昆客專聯調聯試期間,他帶領團隊不分晝夜奔波在線路上,連續奮戰150余天,標注136處風險點,首創“三色風險圖”工作法,編制216項標準化文件,摸索出一套適合云南特殊地形的操縱方法。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運營。面對中老鐵路客貨運量逐年增長、運輸效率亟待提升的難題,胡軍主動請纓到中老鐵路“尖刀班”工作。他長期轉戰在艱苦地段,帶領團隊成功摸索出“國際列車安全無感操縱法”“跨國快速調運作業法”等一系列創新操縱法,使中老鐵路貨車牽引定數從2000噸提升至2500噸,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動車組對位停車誤差控制在0.2米范圍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體驗。
隨著中老鐵路、麗香鐵路等線路相繼開通運營,胡軍把更多精力放在培養新人上。在匯集了動車、客車、貨車等各領域頂尖人才的胡軍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墻上掛滿的技術攻關成果展示著團隊的不凡實力。在胡軍的倡導下,昆明機務段建成全國鐵路首個火車司機實作練功線——金秧練功線,通過實作練功使新司機應急處置能力提升70%、故障判斷準確率達98.7%。
30年來,胡軍積累了200余本寫滿技術要點的筆記,添乘記錄達3000余小時,實現5105趟安全行車,累計行程195.8萬公里,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范”“中國鐵路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火車頭獎章”“云南首席技師”等榮譽。他的身上,既有老黃牛般的踏實堅韌,又有千里馬般的奮發進取;既能傳承幾十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又敢闖技術革新的無人區。和千千萬萬的鐵路奮斗者一樣,他用鋼軌丈量大地,用速度改寫時空,在車輪與鐵軌的奏鳴中,譜寫著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
來源:云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