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發生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讓印巴這對宿敵再次兵戎相見。據環球網報道,自印度政府對巴基斯坦實施斷水等一系列打擊報復政策后,印巴雙方在邊境地區持續爆發軍事沖突。目前,大戰已經箭在弦上,印度海陸空三軍壓境,大有重啟印巴戰爭的態勢,整個南亞次大陸籠罩在戰爭陰云之下。
在交火事件持續發酵后,引發了美以軍機緊急降落印度、巴基斯坦核武庫進入戰備狀態等連鎖反應,直接演變為冷戰結束后最危險的地區危機。由于印度是中國的鄰國,巴基斯坦更是中國的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基于此,印度網友更是不自量力地放出狠話:中國敢插手就介入臺海。可以說,印巴沖突的背后,也裹挾著大國地緣博弈、核威懾升級與網絡戰等威脅。各方勢力的介入,也將全球戰略神經推向緊繃狀態。
誰都沒有想到,這場恐怖襲擊事件,會迅速演變為“水資源戰爭”。在事件發生后,印度政府沒有迅速啟動反恐工作,徹查相關元兇,反而迅速把矛頭對準巴基斯坦。印度情報機構指控襲擊系巴基斯坦支持的“虔誠軍”所為。
此后,不容巴方辯解,莫迪政府迅速啟動全面報復計劃。特別是在把水資源武器化后,印度直接關閉齋普爾水利樞紐閘門,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百萬畝麥田斷水。要知道,這個省的糧食產量占據巴基斯坦全國的80%。
在開啟農業絞殺的同時,印度還切斷四座水壩的電力輸送,使巴方33%的電力供應中斷。這么多年來,印度就靠著在印度河上游筑壩,對巴基斯坦持續形成戰略威懾。在生死存亡之際,巴基斯坦自然做出強勢回應。
從軍事部署來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非常強硬,大有全面開戰的架勢。其中,印度陸軍向克什米爾增援3個山地師,其T-90坦克集群在拉賈斯坦邦沙漠展開“冷啟動”戰術演練;印度海軍“維克蘭特”號航母逼近卡拉奇港外海,其搭載的米格-29K艦載機作戰半徑足以覆蓋巴基斯坦全境。
此外,印度空軍的寶貝疙瘩“陣風”戰機也全面進駐一線。巴鐵方面,除了向印巴邊境調兵遣將之外,其“沙欣-3”中程導彈轉入發射陣位,更有60枚“哈塔夫-9”戰術核彈部署在克什米爾,射程覆蓋印軍集結地。與此同時,埃及伊爾-76運輸機緊急運送F-16零件與反坦克導彈到達巴基斯坦,該國的電子戰部隊還得到了某國網絡安全部隊的協助。
除了常規軍事部署之外,更讓國際社會關注的是,印巴均為核大國,目前雙方核武庫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一旦事態失控,完全有爆發核戰爭的可能。而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美國和以色列扮演了添火加柴的角色。
美以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希望挑起南亞大戰,進而通過軍事援助拉攏印度,在打壓巴基斯坦的同時,為未來挑唆印度與中國的矛盾埋下伏筆。4月25日,美軍C-17運輸機與以色列軍機降落印度齋普爾機場。
其中,美國此次緊急運送77噸級軍備,包含“阿帕奇”配件與M777榴彈炮組件。美國副總統萬斯還承諾將對印度出口F-35戰機。與此同時,美國還派出技術團隊為印軍升級EL/M-2075相控陣雷達與電子對抗系統,實現與美軍衛星的實時數據鏈聯動。以色列也扮演了技術援助的角色,不僅提供“費爾康”預警機升級包,還協助印軍建立“發現即摧毀”作戰體系,強化對巴精確打擊能力。
和拱火的美以不同,中方的立場依然是保持戰略定力,通過技術支援與多邊外交防止沖突外溢。目前從印巴沖突的趨勢來看,印巴雙方都有所忌憚,隨著印度誤判巴方核紅線,觸發“核捆綁”機制,雙方爆發核戰爭和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隨著美國、以色列以及中東相關勢力的介入,此次邊境沖突很有可能演變為局部戰爭,印度或將復制2019年巴拉科特模式,通過空襲打擊巴方有生力量。一旦這成為現實,巴方采用戰術核武器進行報復的概率也將加大。可以說,印巴此次邊境沖突很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