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9點,歷經2個多月的全封閉改造,桐山大橋以全新姿態亮相,正式恢復通車。
作為“城市動脈”,桐山大橋曾因“健康危機”而按下“暫停鍵”,在加固了橋梁結構、優化了橋面設計后,再度煥發新生。新設計以藍色為主色調,拱頂裝飾白云海鷗,底部點綴浪花紋樣,與橋面人行道的沙灘海浪圖案相得益彰,充分展現福鼎的海洋文化特色。
工人繪制橋面人行道的沙灘海浪圖案
據了解,桐山大橋建于2003年12月,由于長期的通行荷載以及早前設計冗余不足、選用的材料不佳等時代局限性因素,對橋梁結構造成了損傷。
2022年,福建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對桐山大橋進行了一次全面的“體檢”,結果發現,大橋的健康狀況已經不容樂觀,主要問題集中在吊桿系統、拱肋結構和橋面系。根據《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CJJ 99-2017),桐山大橋的病害已經超出了允許范圍。如果不及時改造,橋梁的結構安全將無法保障,甚至可能出現吊桿突發性斷裂的風險。為了群眾的安全,福鼎交警和城管部門決定從今年2月22日起對桐山大橋全橋實行完全封閉施工。
桐山大橋原貌
此次提升改造工程,除了著眼于解決當前橋梁的安全隱患,更通過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了橋梁的系統性能和景觀價值。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更換大橋吊桿、更新拱肋、混凝土表面防水處理、橋面鋪裝白改黑,全橋夜景燈光提升改造等。
提升改造后的桐山大橋
“在封閉施工期間,城市交通面臨著巨大壓力。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我們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通過科學優化施工方案、合理調配資源,將原本計劃3個月完成的工期,提至2個月左右完工,比原計劃提前3周。”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路橋辦主任徐偉說。
提升改造后的桐山大橋夜景
提升改造后的桐山大橋既延續著城市發展的時代記憶,也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這座煥發新生的“福鼎地標”,將繼續跨越桐山溪兩岸,書寫福鼎故事。
福鼎市融媒體中心
文:王綺蓼
圖:王綺蓼、福鼎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劉超超
編輯:吳倩雯
審核:汪晶晶
監制:戴蓉
總監制:王良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