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人人有崗位,人人有職責”的理念,現在很多低年級班級里創新各種特色班干部崗位,幾乎班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務。不論是從老師的初衷,還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都是好事一件,但是班干部真的好當嗎?尤其是隨著年級升高,到中學、大學后,班干部似乎變成了一個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占用學習時間不說還容易“得罪人”。那么,該怎么當好班干部呢?
我們班就是30個孩子每個人都有職務和責任,孩子們很有干勁兒。@楊倩1201
我兒子在班里是空調組長,班里空調他負責開關,夏天每天下課得等同學們離開教室他關好空調才回家。 @閑時與你立黃昏,笑問灶前粥可溫
我兒子他們也是有黑板美容師、節約小能手負責人之類的,班長就叫管家。 @姬逗逗
讓每個孩子都有職位,培養他們的責任心,這很好!我兒子當過教室門管理員、開關管理員、儲物間管理員、圖書角管理員……就是一提到班長、學習委員那些帶官銜的就從不搭邊,問他為啥不參加競選,他說麻煩,就開關個燈,擦擦黑板啥的挺好。 @奇奇寶
我家娃說班上還專門有一個班干部叫“防早戀委員”。 @可可子
前段時間競選心理委員,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從來沒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講過話,競選前幾天緊張得睡不著覺,但是最后還是決定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最后雖然差兩票沒選上,但是還是很開心有人能投我,也因為上去演講讓大家認識了我,現在同學們碰到我都會和我打招呼,也是件很開心的事。所以大家不要害怕勇敢地上去吧! @幾渡渝州
高一時我是唯一的走讀生,安排班干部的時候我不在,就只有我沒有職務。后來還是被安排了個自行車管理員,但其實騎車的只有我一個人。@大-薩滿
真的挺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上學那會,一小男孩皮得要命,但是很聰明,老師就讓他當紀律委員,專門抓紀律,后來慢慢發現他變了,這估計叫以毒攻毒吧。@楚融雪劑
我初中就是渾渾噩噩地過來的,沒有目標,沒有奮斗,混過一天是一天。高中碰上了我的班主任,她讓我做她的化學課代表,高二又讓我做了班里的班長,最后高考也考了不錯的成績,感覺碰上我們班主任是我最幸運的事。@Shane的香河肉餅
每個人都有職務就都有職責,就會強化對其他同學的理解體諒,還可以增加交流溝通能力和責任心,干好了事情還能增加孩子們的信心和榮譽感。是非常好的提高學生的能力的有效措施!完全支持! @龐
我們這邊到了六年級,尤其是初高中,班上的尖子生能不做班干就不做,推不掉也就弄個衛生委員當當,班長、學委、課代表誰愛當誰當去。@清風竹影
你越是公平公正,有個別人就越是厭惡你,說你假清高什么的(親身經歷),班上總會有一兩個這種人。除非你真的能做到不在意他人眼光,不在意人情,不偏向任何人,不隨意下定論,并且成績在中上游。 @傾落伽藍qwq
學委、班長都當過的人路過,真別覺得班干部有多少紅利,至少和付出比起來不值一提。學委并不會有什么隱性的加分,班長也不會更容易入黨,因為我們學校條條框框都是量化分計算的,班干部沒有任何加分。所以有些小朋友剛進大學真的要考慮好再競選,干得很多還要背負同學們覺得你賺了的眼神。@琪琪貓
我是班長兼數學課代表,班里沒有副班,也沒有紀律委員,所以班里紀律都是我在管(每天有值日班長,但都不管事),板報也是我主要在出,有的課沒有課代表(比如音樂),我也兼任。每天忙得要死還有人不滿意,罵我的也有,孤立我的也有,造我謠的也有,還有嘲笑我是工具人的。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404
我就是班長,感覺特別難,什么工作都得求著他們做,他們自己的事也得我操心,轉專業也要讓我給填表轉格式,感覺自己不是班長是幼師。關鍵是你給他們干了,他們覺得你就該這么做,不做就說我不好,太難了。 @小鬼
我以前當過衛生委員,催別人搞衛生,也要管紀律。在管紀律的時候我會認認真真記錄名字,可是班里的同學都不喜歡我,認為我管得嚴,還天天催他們搞衛生。可他們不知道我們班次次都拿到文明班級都是因為我,有時候他們搞衛生的同學遲來,學生會又要檢查,都是我一個人拿著掃把,把衛生搞干凈,因為這份工作,我來得比所有人都早。因為班委選舉是投票制所以我落選了,老師還對全班說,如果一個人得民心他一定能干好這份工作,為此我內耗了很久。后來我們班的衛生委員為了能在下一次當選,紀律也不管,也不催他們搞衛生,我們班再也沒得過文明班級,自習課也是跟菜市場一樣。@071
我向老師提出辭職的時候,列了兩點理由,一是太累了,二是我覺得自己的人緣不好,老被同學背后罵,以及當面翻白眼。老師跟我講了一堆大道理。明明活是我干的,最后卻不會有我的名字,只是說全班同學干得好,干得不好的時候,錯就全在我一個人身上,都覺得班長這個工作光鮮亮麗,可誰知道背后的辛苦呢?@Dasiy
不要整太多花里胡哨的名頭,不要讓人人都當“官”?!肮佟倍嗔?,價值感就低了。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在操心自己該“管”的領域,還能集中心力學習嗎?要分清主次。@Kokomo
當課代表和班干部其實好處沒多少,甚至還會特別累,有了事老師先找班干部,學業沒有交齊老師先批評課代表。而且課代表最卑微,除了當免費勞動力以外,地位和普通同學一樣,還容易招人恨。 @西琳家有貝貝龍
孩童時期的班干部,缺少管理抓手和共同價值判斷,只能替教師進行命令傳達和命令指派,練練溝通技巧還好,但是對長大后的領導力原則提升,幫助有限。@不好管理
我告訴我兒子,班干部不是管理同學,而是幫助同學,不能和同學站到對立面,否則就很痛苦。做班干部的家長,要鼓勵孩子及時把學校的事情和家長交流才能發現問題幫助孩子。@Senorita
記得小學時,我們班曾經有過一次“全員班干部”的嘗試,連負責開關窗戶的同學都被冠以“通風委員”的頭銜。當時大家覺得新鮮,但沒過多久,有些同學就開始敷衍了事,甚至忘了自己還有這個“職位”。這讓我意識到,頭銜本身并不重要,關鍵在于責任和行動。
從教育的角度看,這種做法可能是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重視的成就感。然而,過度泛化反而可能削弱“班干部”這一角色的意義。畢竟,真正的領導力并不是靠一個稱號賦予的,而是通過實際行動和影響力體現出來的。換個視角,這也反映了現代社會對“平等”的追求。人人都有參與感固然好,但如果忽略了實際能力與責任匹配的重要性,就容易流于形式。正如孔子所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strong>與其追求人人有頭銜,不如關注每個人是否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木方與混凝土混合而成
班委說實話是為班上同學服務的,別把自己代入到領導的身份。開展工作如果不順利,可以邀請其他同學一起參與到工作里。工作開展不是命令別人怎么做,或者發個通知,多和人交流。@momo 小嘴抹了蜜
班主任不要只讓班長做壞事,也要做好事,宣揚班長。比如不要只讓他記違紀的,還要他送不舒服的同學去醫務室,要他親手發放獎品,要他能安慰班上同學,要他能處理班級矛盾,要說因為班長所以全班免一項作業,要時不時表揚班長熱心腸,感謝他的付出,更要死死為班長撐腰,這樣班長才是真正的服眾。 @空格
班干部選拔和任職其實是對孩子進入社會的一次歷練。如果是班級民主選舉,選拔時給所有孩子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參與,競選者展示自我公平競選,參與者能投出自己心儀的選票。老師當好裁判,客觀評價,當好伯樂發現具有管理協助能力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而不僅僅是給學習成績突出、聽話好管理的學生提供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大家的民主意識和競爭意識。如果有人覺得班干部是份苦差事,那就是TA對于協調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還不足,對于班級事務管理能力還欠缺,自己應該想想怎么提升或者讓給能力更強的其他人去完成。@成成
我覺得輪流當班干部,就能換位思考互相體諒了,每個學生也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這樣就好管理些,但是老師也要參與,主持公平。 @愛華
班干部好不好當一方面是學生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很看班主任(或輔導員)的管理風格。我高中在文科班當了兩年班長,跟同學們關系都很好,班主任也很少對我們有什么要求。老師都沒有架子,班委和同學們之間就更沒有什么隔閡了。有事班委留下,但是沒人會擺什么架子,大學之后看到擺架子的人還是會很排斥,畢竟在我心目中老師們這么優秀都很平易近人,學生反倒高高在上起來了。實在是覺得很幼稚。 @客觀250 主觀160
我是團支書,反正我轉發通知是原聊天記錄里的消息合并轉發到班群,這樣能看到是誰發的通知,然后再總結整理一下關鍵信息,配上可愛表情,@一下有關同學,收到拍一拍我之類的。收東西的時候會提醒,但不會一直催著要,到deadline也不交再問一次,這再不交就和我無關了。有比如報名團員啊、報名競賽啊,都讓同學給我發文字消息留痕,口頭和我說的也要發個信息補上,重要的入黨申請書之類交給我之后要簽名確認。@momo
我已經當了9年班長,在好的班、壞的班都待過,我覺得老師可以設立一個值日班長,就是每一位同學從學號開始輪,一天一個同學當值日班長,當只有一個人記違紀同學名字的時候,那么那個人就是最容易被孤立的,如果你是每天換不同的人,全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會成為這個人,那么他記名字也就無所謂了。@丞哥
我記得我初中的時候班主任是一個年輕的數學老師,因為我們學校要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她列了一個思維導圖,我們班30多個人大概有100個左右的職位,邏輯性很強很清晰。
我們班三個班長,一個班長負責一到兩個部門,各個部門有部長,各個部門下面還有細分,一個人至少負責一個項目,我們班的人少之有一個職位,多的能有六七個(加上年級職位),每一個部要定時開例會,至少一個月開一次,主要討論和總結一個月以來所做工作上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以頭腦風暴的形式進行組織交流,最后由部長在班會上做出總結匯報。在學期中和學期末,學校要求進行崗位評價,我們就必須做PPT或者寫文稿,上臺總結我們這幾個月來所做的職務內容,對于這一階段的內容作出總結反思,對下一階段的工作做出規劃。而且最后同學們會給你評分,這個分記入綜合評價,還要關乎中考成績和直升的資格,我們不得不重視。
班主任搞的量化積分也非常的細化,分為黑板分(記在黑板上的分,以小組為單位,老師可以根據課堂上的表現,隨時加減)和后板分(主要針對紀律、作業、考勤等方面,以個人為小單位,小組為大單位的量化評分),每周做一次小結,每半個學期做一次大結,得分高的組,可獲得一些獎品或獎狀或優先選座位的機會,我估計她認為優良的競爭環境,可以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總之,她把我們班管理得井井有條,我們班當時是全年級出了名的,紀律最好的一個班,學習方面也不差。 @蜜汁為笑
班干部,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可靠、能干、有威信的代名詞,負責班級運行中的各項事務,也是老師和家長心中“優秀”的代表。但是這只是班干部最為光鮮的一面,另一面因為承擔著連接老師傳達的任務與同學提出的訴求之間的橋梁作用,也難免在不知不覺中與周圍同學生出隔閡。從大家的分享中不難看出,班干部想要既把事情做好又能與同學友好相處,就需要發動處事智慧,在關鍵問題上保持威嚴盡職盡責,同時也需要為同學們著想,不過分越界,避免出現“耍官威”的情況,抱著為大家服務的心態為同學們爭取利益。這其中也不能少了班主任的作用,適時把握管理的松與緊,做好全班和諧氛圍的潤滑油,讓班干部真正成為輔佐管理的好幫手,在日常事務中增強整個班級的凝聚力。
你認為班干部好當嗎?
來源:半月談
策劃:張子晴 蘇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