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上海國際仲裁(香港)中心和上海貿促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共同舉辦了“2025·上海知識產權多元解紛研討會”,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劉軍華受邀參會并致辭。
劉軍華表示,當前社會矛盾糾紛主體愈加多元化、訴求愈加復雜化、類型愈加多樣化,傳統訴訟模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民群眾高效化解糾紛的需求。訴訟、仲裁和調解作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多元爭議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中發揮著各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應當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借“巡回之力”助推知識產權糾紛實質化解。要扎實推進巡回審判機制落實落地,運用好現場庭審、以案釋法等方式進行“零距離”普法教育,同時加強對所在地區調解組織、行政機關等的調解指導,推動更多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源頭化解,實現“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會效果。
二是乘“數字之勢”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級。要加強各治理主體之間的溝通協作,打破知識產權調解數據、審判數據和行政數據等壁壘,加強大數據分析和應用,探索更多“數助治理”應用場景,不斷激活知識產權治理的“數字化引擎”。
三是聚“四方之才”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要利用好、發揮好綜治中心的載體作用,形成各類解紛主體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力量聯動的多層次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協作體系和工作格局。
研討會上,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與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聯合發布《上海市知識產權訴調對接調解指引及典型案例(V3.0)》。
立案庭庭長陳巍、訴調對接組負責人劉靜受邀參會。劉靜在《新規指引下訴調對接的落地實踐與創新路徑》主旨演講中,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依法規范民事案件立案與調解工作的意見》的理解與落實,以及推動與完善先行調解工作的相關舉措等方面向與會人員分享。
文字:劉慧
攝影:謝雯鵬
責任編輯:奚曉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