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棋的小說創(chuàng)作,暫時告一段落。
從1月12日在直播中,提及已經寫了11萬字;到4月2號正式成為簽約作家,急不可耐分享新身份;再到4月15日,像高考出了好成績到處分享的孩子一樣,全平臺奔走相告:我的小說《啟示路》終于寫完啦。
鄧紫棋,這個一夜爆火的“鐵肺天后”,每次見面都鮮活。在《我是歌手》一戰(zhàn)成名,卻遭遇軟封殺和頂級背刺,一度連自己的名字都保不住,不得不改名,沉寂后她以“Gloria”為名重生,大方介紹自己的夢想:你好,我是作家鄧紫棋。
名利的洪流呼嘯而過,她舉著名為夢想的火種逆行。經歷了這一切,她已33歲,她才33歲。她說自己已經可以去參加《浪姐》,言語間有些對時光的懷念,可轉眼,又一次跨界已經實現。
20萬字小說的含金量,也引得歌迷紛紛大喊:“鄧紫棋,你有這個毅力,做什么都會成功不如趕緊出新專輯!”
■“天賦怪”的起點
成為簽約作家前,鄧紫棋走過一條長長的創(chuàng)作之路。
她原名鄧詩穎,1991年出生于上海一個音樂世家。母親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外婆是小學老師,閑暇時也在家里教美聲,外公在樂團吹薩克斯。在鄧紫棋的故事主場里,唱歌不是一個選擇更像一種宿命。
鄧紫棋童年照
別的小朋友每天都想往外面跑,鄧紫棋卻喜歡跟在外婆后面。
外婆就是她的偶像,外婆彈琴好看,外婆歌聲好聽,她最愛做的就是模仿外婆的聲音。
路都走不穩(wěn)的年紀,她就搬一張小塑料凳挨著外婆坐,癡迷地聽外婆唱歌,坐膩了又站起來蹦蹦跳跳,趁外婆不注意就胡亂敲幾下琴鍵,聽到音調就樂得咯咯笑。那時候她還不懂,這種癡迷的貼近叫愛,不只對外婆,也對音樂。
鄧紫棋和外婆
她特別活潑,不管是在家里還是路上,小嘴巴咿咿呀呀地沒停過。外婆湊近一聽,發(fā)現竟是自己常放的音樂曲調,音準還特別好。外婆便試著彈起鋼琴教她唱歌,沒想到一首兒歌聽幾遍她就能完整唱下來。
等到三四歲時,鄧紫棋開始學習彈琴。她不喜歡看譜子練,總按自己的想法亂彈,還一臉驕傲地對著老師邀功:“你看我又彈了個好聽的!”長大后她才知道,這叫作曲。
3歲多時彈鋼琴的鄧紫棋
一次,她又在外婆唱歌彈琴的時候伸手搗蛋,可外婆卻轉過頭對她說:“寶貝,你日后會有很大成就,將來你會游遍世界很多地方,啟發(fā)很多人……”小孩子當然聽不懂,這是希冀也意味著分離。
不久后父母要帶著她移居香港,4歲的她在離別的車站嚎啕大哭:“好像世界末日的那種哭。”
天空灰灰的,在記憶里投下陰影,她還不能理解分別,只覺得自己再也見不到外婆了,她不想離開那個熟悉的聲音,想在外婆的港灣里一直哼唱下去。
鄧紫棋和外婆
到了香港之后,一天她在紙上寫下了幾句話:“在我出生的時候,忘了在天界的開始,明白這一次的開始,不想再記……”字跡歪歪斜斜,內容云里霧里,她隨手丟在桌上就忘了。爸爸無意間看到那張紙條,當場嚇一大跳,趕緊把她拉過來反復確認:“你是不是生病了?”長大后她才知道,這叫作詞。
看著這個5歲就寫下“天界”的小女孩,爸爸啼笑皆非。稚嫩的筆觸間創(chuàng)作欲萌芽,沒有任何人想到,“天界”日后會演變成一篇20萬字的小說,內容浩瀚如宇宙。
八九歲時的鄧紫棋正在練習薩克斯
父愛如山嚴厲,和外婆的吳儂軟語大相徑庭,小小的鄧紫棋在心里藏了很多秘密,卻再也沒人可以傾訴。越發(fā)叛逆的她,一頭扎進小說里尋找愛,寫下文字宣泄自己的情緒。
她喜歡看愛情小說,經常幻想自己是故事里的公主,等待一個王子將她吻醒。情竇初開的13歲,她喜歡上了隔壁學校的一個高高的學長,放學后經常一溜煙跑出學校偷偷去看他,卻沒有一次主動表達。
13歲時和陳奕迅合拍廣告的鄧紫棋
少女的暗戀如同一顆未成熟的青蘋果,明媚酸甜又憂傷苦澀。無數個夜里,她一會兒笑得幸福,一會兒羞澀把臉埋進被窩,一會兒失落輾轉反側,一會兒又做起了白日夢……心里的話沒法對學長說,她便哼成了曲、寫成了歌。
就這樣,她獨立完成了填詞作曲的《Sleeping Beauty》,后又創(chuàng)作為中文版《睡公主》,歌詞極為動人。
“夢內相擁一剎就算感動,
現實可惜竟已結霜冰封,
誰奢想一生都抱緊?
至少一刻快感,亦當緣分。
字字繾綣深情,竟出自沒有專業(yè)人士指導的少女之手。
愛情的火山壓抑太久,爆發(fā)的方式卻很可愛:她報名參加“Spice It Up學園祭歌唱比賽”,以此為由邀請了很多朋友去看她演出,其中就包括暗戀的學長。
舞臺上她深情唱起《睡公主》,可學長不為所動,“他應該到現在也不知道這首歌是唱給他的。”
王子沒當回事,伯樂卻不期而至,擔任評委的張丹對她印象深刻:“她是唯一一個帶著自己寫的歌去唱的人,她個子很小,唱得很好,我覺得這個女孩子很特別。”
鄧紫棋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作品,讓張丹當場把她簽進蜂鳥公司。這是鄧紫棋星途的起點,也是厄運開始地方。
■深情的“金曲制造機”
創(chuàng)作天才,橫空出世。
17歲時,女孩遞給世界第一張名片——以個人同名EP《G.E.M》殺進樂壇。G.E.M的來源與外婆有關:“外婆教會我要以生命影響生命,Get Everybody Moving,鼓勵別人積極、正面去面對人生,我就在自己的名字前加G.E.M,這不僅是我做音樂的初衷,也是我的座右銘。”既是獨創(chuàng),更與愛有關。
鄧紫棋拿著第一張EP《G.E.M》
新專輯上架一周后便全城售罄,橫掃香港各大樂壇頒獎禮新人金獎。學長沒有聽懂的心意,無數的人為之共鳴。
2011年,她登上香港紅磡的舞臺連開5場演唱會,以19歲的年紀成為紅館開唱最年輕的香港歌手,風頭無兩。
2011年鄧紫棋紅館演唱會
她的原創(chuàng)極其高產,翻唱特質鮮明,那些歌里的酣暢淋漓或是肝腸寸斷,唱的都是鄧紫棋的人生。
一次,鄧紫棋洗澡到一半,靈感突然噴涌,她顧不上擦拭,渾身嘀嗒著水沖到電腦前,趕緊把歌詞敲進電腦里。這首17歲寫下的《A.I.N.Y.》,如今依然在各大平臺與人們的心里反復播放,有網友邊哭邊寫下評論:“歌詞都是恨你恨你,背景音樂卻是想你想你……”
Oh
給你我的心,
能否請你別遺棄,
一句愛你愛你愛你愛你,
能否再也不分離
鄧紫棋演唱《A.I.N.Y.》
喜歡上一個天秤座的男生,她為了親手給他制作生日禮物,熬了好幾個大夜不睡覺,折出與男生生日同數字的1021顆星星,放進玻璃瓶鼓起勇氣送了出去。男生問她喜不喜歡自己,獅子座的她選擇嘴硬:“這是我的秘密!”
男生不知道,傲嬌的她在最后一顆星星里寫下“喜歡你”,兩人就這樣偶像劇般的錯過了。當時的甜蜜和猶豫,被她寫成了《我的秘密》。
“我猶豫要不要告訴你,
我心里的秘密,
是我好像喜歡了你。
19歲的鄧紫棋演唱《我的秘密》
19歲那年,她經歷了一場傷筋動骨的失戀,買了一張機票狼狽逃到紐約,試圖甩掉記憶。那時的紐約下著大雪,混沌陰郁,她寄居在朋友家里,感覺從未逃離那份悲傷。
一天她坐在窗邊,看見街頭的小丑吹出五彩斑斕的泡泡,在半空升騰、破碎,她驚醒:自己就像一個小丑,正試圖抓住如泡沫般易碎的愛情。旋律和歌詞伴著鉆心的痛流出,她把對愛情的失望、無奈都寫進了歌里。
“全都是泡沫,
只一剎的花火,
你所有承諾,
全部都太脆弱。
這首《泡沫》里自愈的力量,治愈了那些在天空中紛飛破碎的糾葛,勇氣從新的心跳中生長。可緊隨其后的,是一場一生都無法痊愈的分離。
外婆病了。她一有空就飛去上海,就連自己生病了也不去治療,只為多擠出時間陪外婆。在去見外婆的飛機上、在外婆睡著后的病床前,她強撐著疲憊的身體,寫下不久后紅磡演唱會要唱的歌曲。
2011年,鄧紫棋的首場紅磡演唱會前夕,外婆去世。在唱到歌曲《18》的時候,她哭到淚流滿面:
這刻我想親身致謝
往昔你真心的愛惜
從未離開
拖緊我走過黑夜
而使我更學會獨立些
從此,鄧紫棋得每一場演唱會上,在外公身邊總留有一個空座位,那是留給外婆的。她喜歡在飛機上寫歌,或許那里與“天界”很近,外婆能收到她的思念。或許,外婆也在那里庇佑著她。
紅磡之后,香港樂壇記住了G.E.M鄧紫棋——這個紅極一時、有一天卻突然被宣告再也不能使用的名字,而掠奪者,來自她最信任的人。
■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掠奪從《我是歌手》初見端倪。
2014年,她戴著玫紅色的毛線帽出現在湖南時,連許多內地音樂公司的總裁甚至都沒有聽過她的名字。
她一出場,瘦瘦小小,全新的面孔,觀眾壓根沒興趣。
2014年《我是歌手》首發(fā)陣容
在大學生的年紀和一眾大佬PK,她低音循循,高音強悍,升調爆發(fā)力十足,唱腔令人印象深刻。《泡沫》一曲歌畢,掌聲經久不息,23歲的鄧紫棋一夜爆火,“鐵肺小天后”實至名歸,她的三個月微博漲粉近千萬。
這首歌成就了前所未有的鄧紫棋,卻也成為她低谷的導火索。
《泡沫》
為了握死這枚商業(yè)價值巨大又聽話的棋子,公司以《我是歌手》決賽為由威脅她續(xù)約,否則就不讓她參賽。
鄧紫棋很痛苦,她只是愛唱歌,現在唱歌都沒辦法讓自己開心。而公司的“騷操作”,卻險些讓她連歌都唱不了。
“你不換歌,我們換人!”《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本是怒懟經紀人張丹,卻被網友視為鄧紫棋“耍大牌”的佐證。由于不滿張丹選歌時過于強勢,節(jié)目組一怒之下將鄧紫棋從《我是歌手》“雙年巔峰會”除名,這一舉動引發(fā)了公眾對她“耍大牌”的聲討。
同年,公司偷偷將她的名字“G.E.M”和“鄧紫棋”注冊成商標,被曝出后宣稱是為了保護她,幾年后卻又以此逼她改名。
經紀人張丹曾對她說:“你是一件被包裝出來的商品。”因為這件“商品”,蜂鳥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上下十幾個人靠她養(yǎng)活,卻又不好好待她。那些替她瘋狂接下大小的商演里,不乏一些三無產品,而那些對音樂人真正重要的場合,卻只有她一個人出席,妝容造型更是一團糟。口碑和形象雙雙下滑,鄧紫棋百口莫辯。
“皮褲女汪峰”“鄧紫棋耍大牌被芒果封殺”等負評四起,幾十萬條謾罵鋪天蓋地,雖然最后澄清是公司的錯,可被潑滿身污水的卻是鄧紫棋。
最痛苦的時候,她甚至想過一了百了:“我要怎么樣去證明我自己是清白的,我是不是要寫封遺書,你們才會相信我……”她痛苦不已,珍視的樂土長滿了他人的欲望,打著為她好的名義踐踏她的真心。
好在,她是G.E.M,她還沒忘記外婆對她的希冀:“你要游遍世界很多地方,啟發(fā)很多人,積極、正面去面對人生,Get Everybody Moving。”
易碎的是泡沫,不是鄧紫棋。在與公司周旋期間,頂著巨大的壓力,她依舊交出了傳唱度極高的原創(chuàng)作品《新的心跳》《來自天堂的魔鬼》《畫》《光年之外》《倒數》……那些因為公司的操作而被全網黑的時候,她只以好音樂回應。
2019年3月,鄧紫棋在微博公開割席,單方面宣布結束與蜂鳥公司15年的合約關系。沒想到對方卻獅子大開口,索賠天價違約金1個億。
來時春風得意,去時心如寒冰,鄧紫棋早已做好了放棄一切、換取自由的準備。她以零酬勞的代價演完了已約定的8場演唱會,演唱會上卻三度流淚,唱不下去。
她不舍。那些傾注心血的音樂,那個融入骨髓的名字,由于被公司搶注,解約之后很有可能不能再使用。冥冥之中,那首《泡沫》再一次契合了現實。
或許,她真的要與曾經的自己,告別了。
鄧紫棋沒有留在原地,她擦干眼淚,以一首《句號》回擊命運:給一段經歷加上一個句號,從來都不是停筆,而是新啟。
“你說我是個商品,
沒有你我就不可以,
這些扭曲的真理,
差點毀掉我的自信,
如今的我已覺醒,
如今我不再哭泣。
曲折曾無情傷害了她,最終又臣服于她的勇氣。你看著她走過高峰低谷,一張嘟起金魚嘴的娃娃臉背后是刻骨銘心的欺騙,你看著她如何用文字治愈自己,用使不完的勁兒折騰自己。
既然公司想要收束她的世界,她不再糾纏:那我就獨創(chuàng)一個新世界。
■女英雄「Gloria」
拿回主導權后,鄧紫棋消失了。
長達半年的時間,她閉關不接任何商業(yè)活動,潛心創(chuàng)作。
2022年,她以出道前的英文名“Gloria”重生,交出了專輯《啟示錄》,次年開啟“I AM GLORIA”的全球巡演。圍繞著Gloria和啟示錄,鄧紫棋正在構筑一個浩瀚無邊的夢。
夢里,14首新歌、14支MV,以音樂連續(xù)劇的形式串聯,每一支都是獨立的故事,合在一起又是完整劇情。
從第1首《GLORIA》開始,《HELL》《只有我和你的地方》《你不是第一個離開的人》一直到第14首《天空沒有極限》,她的故事正在上演:找尋自己、經歷地獄、痛苦回憶、直面分離……最后,振翅高飛。
這是她第一個自己當編劇、自導自演完整作品。以硬核的元宇宙為背景,故事的內核卻是人性和她的人生。13歲時無疾而終的愛情小說,如今正演變成更寬廣的東西。
過往的那些暗戀,化成MV里的點點滴滴,她飾演的Gloria問男主愛凡:“為什么要有這么長途的路?”愛凡回答她:“你上學的時候,試過跟喜歡的人一起坐公交車嗎?那時候你會不會希望永遠不要到站,就這么一直開三個小時?”這是她的暗戀悸動,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在《天空沒有極限》中,她簡單、熱烈,在過了很多很多年之后依舊如初見時的模樣:一直努力,相信明天。
“天空沒有極限,
我的未來無邊,
破繭的我會飛向更蔚藍的明天。
夢想,破繭成蝶。13歲時許的愿望,終于在33歲實現:成為作家。
簽約作家鄧紫棋,寫完了一本20萬字小說《啟示路》,不只是把專輯《啟示錄》里14集的音樂連續(xù)劇寫成文字,而是一個全新的創(chuàng)作故事,內容涉及量子力學、宇宙起源、AI等領域。
由此,她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吃上AI紅利的女演員。
“音樂才女,來搶劉慈欣飯碗了?”不少人調侃。
或許,我們可以想象得到鄧紫棋筆下小說的風格:有觀點,有力量,有溫度,有充滿幻想的冒險時刻,估計還有點小幽默,但最大的或許是野心,一種打造獨鄧紫棋的文化宇宙的野心。
一個小小的佐證是,作為漫威鐵桿粉,2018年鄧紫棋就與“漫威之父”斯坦·李有了合作。對方以她為原型,打造了漫威第一位中國女英雄英雄“Jewel”,超能力雖未公布,卻已引起極高關注。可惜的是,僅僅一個月后,95歲高齡的斯坦·李便在好萊塢一家醫(yī)療中心去世,漫威宇宙就此終結。
而錯過英雄的鄧紫棋,轉頭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女英雄:I AM GLORIA。勇敢無懼,百無禁忌。
截止2025年3月初,《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會的全球總票房就高達30億。單論國內場,她以25億票房登頂華語樂壇票房榜一,五月天、薛之謙、周杰倫、鳳凰傳奇等藝人都排在她后面。一代天后,浴火重生。
五月,鄧紫棋17歲創(chuàng)作的單曲《A.I.N.Y》重新翻紅,這首原定為《歌手》首場選曲的歌,正在各個短視頻的BGM被人反復愛上,人們一次又一次驚嘆于這位創(chuàng)作者的才華,也被這個“天賦怪”左沖右突的人生深深打動。
寫歌寫文,都是寫心。翻過時間的高山低谷,她卻說:“人越看清現實面貌,心會越柔軟。”對于命運的洗禮,鄧紫棋最擅長笑著還擊。有些事情努力做不到,那就拼命行不行?
是啊,命運偶爾不夠溫柔也沒關系,誰讓她是鄧紫棋。
監(jiān)制 / 費加羅夫人
編輯/咔咔
微博 / @費加羅夫人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