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手腳發麻發涼?是否在蹲下站起時眼前發黑且長時間不緩解?有些人沒在意這些癥狀,直到體檢報告顯示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問題,才發現錯過了最佳干預時機。
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小毛病可能是微循環障礙導致的!我國微循環研究泰斗、南方醫科大學趙克森教授曾指出:微循環障礙是"百病之源",與目前已知的400多種疾病直接相關!
什么是微循環?
微循環是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毛細血管中的血液循環,構成人體最末端的毛細血管網,如同樹根末梢般遍布全身,占人體內血管總數的90%,總長達到10萬公里。
這些肉眼難見的細小血管負責為細胞輸送氧氣和營養,運走代謝廢物。一旦這些血管血流不暢,就形成了微循環障礙,輕則手腳麻木,重則引發腫瘤、高血壓 、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病等疾病。
微循環障礙自測
要警惕的是,微循環障礙具有隱蔽性,初期不易察覺,當出現明顯癥狀時,往往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沈陽藥科大學徐峰教授 教你自測是否有微循環障礙。
若長期存在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1.手腳冰涼麻木
2.頻繁頭暈目眩
3.口唇青紫
4.手指按壓手掌發白后不能很快恢復紅潤
5.皮膚蒼白,出現不明青紫斑塊
血管堵塞的兩大元兇:斑塊與血栓
斑塊:人在10歲左右就開始產生斑塊了,斑塊會逐漸讓血管變窄。
血栓:隨血液流動的“血塊”,可能突然堵死血管。
關鍵區別在于:
斑塊長在血管壁上,而血栓則在血液中流動
斑塊破裂會引發血栓,導致心梗、腦梗
斑塊的三大致命危害
1.斑塊破裂形成血栓,直接阻斷血流,引發組織壞死。
2.斑塊向血管腔生長,使血管腔變窄,血流減少,導致我們的組織器官供血減少,功能下降。
3.斑塊侵蝕血管,增加腦出血風險。
為什么會長斑塊
養護血管的對策
預防勝于治療,日常可通過簡單方法改善微循環。
1
運動
低強度有氧運動:每天散步30分鐘,或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游泳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且不傷膝蓋。另外,不要久坐,每一小時起身活動,手部握拳伸展。飯后可以站立或適當走動,降低血液黏稠度。
睡前拉伸:仰臥抬腿或腳踝順時針、逆時針轉動各10次,緩解下肢水腫。
2
飲食
清淡飲食,少鹽、少糖、少動物油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魚類等。
3
多喝水
及時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體內雜質代謝。
4
應用前沿研究成果:納豆激酶
他汀類藥物:僅能抑制新斑塊形成,對已有斑塊無效
阿司匹林:預防血栓效果好,但無法清除斑塊
納豆激酶:可分解斑塊中的纖維蛋白網,溶解陳舊斑塊
5
定期檢測血管狀態
40歲后每年做頸動脈超聲、血流變、眼底血管等檢查。
1
2
3
4
5
更多養生知識
↓健康節目 特別關注↓
鐵鋒幫你忙咨詢熱線
臺州地區:0571-85260896
推廣丨來源:老鐵幫幫忙
小編:路路通 審核:楊懿 監制:晨曦
聚焦民生服務
關注新聞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