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取山東高考二模試題及答案
關注:山東教育信息 發送:高三一模
高考落幕,分數揭曉,無數考生剛卸下筆尖重擔,轉眼又跌入志愿填報的“修羅場”。
“計算機還吃香嗎?”“臨床醫學是不是要讀到頭禿?”“大數據專業會不會畢業即失業?”……家長群里炸開鍋,考生對著志愿書愁眉不展。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從“香餑餑”到“理性回歸”
曾幾何時,計算機專業是“逆天改命”的代名詞。
互聯網大廠年薪百萬、程序員“碼到成功”的神話,讓無數家長將其奉為“鐵飯碗2.0”。但如今,它的熱度已從榜首跌至第四。是行業涼了嗎?未必,只是泡沫被戳破了。
原因有三:
- 競爭白熱化
:考生扎堆報考,導致畢業生供過于求。企業招聘門檻水漲船高,非985/211不要、無大廠實習經歷免談,甚至開始卷“肝力”(996、007)。
- AI沖擊波
:ChatGPT能寫代碼、ChatBI能分析數據,程序員的基礎技能被快速替代。有家長吐槽:“孩子學了四年編程,結果發現AI寫得比他快10倍!”
- 專業方向混亂
:不同學校的計算機專業差異極大,有的重軟件,有的偏硬件,有的摻雜電子工程。若不提前調研,極易選錯賽道。
結論:計算機專業并非“涼涼”,只是從“野蠻生長”回歸“理性選擇”。若真心熱愛,仍可填報,但需做好“卷到飛起”的心理準備。
二、臨床醫學:穩如老狗,卻讓人望而卻步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句調侃背后,是臨床醫學專業“冰火兩重天”的現實。
在熱度榜上,它僅排第八。明明被譽為“鐵飯碗中的鉆石碗”,為何越來越少人報考?答案很簡單:“勸退三連”。
第一勸退:學制長
五年本科起步,八年本碩博連讀成常態。別人畢業賺錢,醫學生還在啃《生理學》《病理學》,教材厚度堪比磚頭。
第二勸退:門檻高
實習、規培、考研、考執業醫師證……從醫學生到醫生,至少需要十年。有醫生自嘲:“我讀博時,同學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第三勸退:收入低
尤其在中小城市,醫生收入與付出嚴重不匹配。加班是常態,壓力如山倒,但月薪可能還不如程序員的一個零頭。
結論:臨床醫學適合兩類人——一是真心熱愛,二是家里有礦(能撐過前十年)。若非如此,填報需謹慎。
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悶聲發大財的“隱形冠軍”
誰曾想,這個聽起來“土里土氣”的專業,竟連續三年霸榜熱度第一?
電氣工程,簡單說就是“玩電的”。從國家電網到高鐵系統,從新能源發電到智能家居,它無處不在。尤其在“雙碳”目標下,電氣工程師成了香餑餑。
三大優勢:
- 行業穩如泰山
:電力是“剛需中的剛需”,幾乎不受經濟周期影響。不像互聯網行業動輒裁員,電氣工程師越老越吃香。
- 就業率高
:據統計,該專業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且國企、央企占比高,工作穩定福利好。
- 轉型空間大
:既可深耕傳統電力,也可跨界新能源、智能制造,堪稱“進可攻退可守”。
案例:某985高校電氣專業畢業生,一半進國家電網,一半進新能源企業,起薪普遍20萬+,堪稱“悶聲發大財”的典范。
專業熱度榜,本質是一面鏡子——照出社會的需求,也映出考生的焦慮。但填報志愿,終究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人追逐風口,結果被吹得暈頭轉向;有人堅守熱愛,反而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與其糾結“哪個專業最火”,不如先問自己:“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畢竟,時代會變,風口會移,但內心的熱愛與堅持,才是穿越周期的底氣。愿每位考生:左手握趨勢,右手牽理想,走出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