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旱情嚴峻,多地農田龜裂、作物枯黃。中國電信廣西公司迅速響應,積極投身抗旱一線,構建起“抗旱防護網”,為受旱地區帶來幫助,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打井引水 撐起產業發展“生命線”
在百色市靖西市武平鎮凌蘭村,中國電信百色分公司派駐第一書記陳明緊盯群眾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推進抗旱基礎設施建設。經過數月努力,今年3月,凌蘭村順利完成打井工程,新建成抽水房與蓄水池,解決了村集體百香果基地及周邊200畝辣椒、桑樹產業園旱季灌溉難題。
新建的蓄水池有效保障了高峰期的灌溉需求,村民紛紛感嘆:“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
下一步,凌蘭村將持續完善水利設施管護機制,推廣節水技術,筑牢“未旱先防”的產業基礎。涓涓清泉涌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陳明與村民一起檢查水利設施。廣西電信供圖
智慧賦能 精準灌溉守果園
在貴港市桂平市麻垌鎮新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楊俊聰發揮通信行業優勢,運用5G技術助力抗旱。他帶領團隊在果園部署土壤濕度傳感器、AI攝像頭等設備,實時采集土壤、空氣濕度等關鍵數據,通過大數據算法制定動態灌溉方案,實現精準科學灌溉。
同時,楊俊聰積極組織村民開展互助灌溉,引入專業團隊修繕灌溉設施,優化水源調度,將有限的水資源精準輸送到每一片果園。經過智慧賦能與實干支撐,新興村荔枝、龍眼等果園在旱情之下依然枝繁葉茂,展現出電信人守護鄉村產業發展的硬核擔當。
楊俊聰與農戶共同引水灌溉果園。呂鳳菲攝
沖鋒在前 守護希望田野
在欽州市浦北縣三亞村,中國電信浦北分公司駐村第一書記林遼才深入村民家中、奔赴干涸農田,第一時間掌握花生等作物受旱情況。他多方奔走,堅持一線作戰,與村委一起制定科學抗旱方案,多方協調調配抽水設備和水源。
在抽水現場,林遼才親力親為,搬運設備、鋪設水管、調試機器。最終,汩汩清水涌入花生地,村民們的愁眉終于舒展開來。此次抗旱行動不僅守護了作物生長,更凝聚了人心,為秋季豐收增添了希望。
林遼才和村民們一起澆灌花生苗。廣西電信供圖
科學組織 成立抗旱突擊隊
在梧州市藤縣黎田村,旱情嚴重威脅著900畝水田的灌溉。面對嚴峻形勢,藤縣分公司派駐隊員歐延華快速行動,聯合村“兩委”向鎮政府申請調配4臺大功率抽水機及配套油料資源,成立由駐村隊員、村干部、掛村干部組成的抗旱突擊隊。
歐延華將全村41個村民小組劃分為8個片區,組建抗旱互助小組,實行設備共享、錯峰抽水機制,有效盤活了現有資源,實現效率最大化。同時,駐村工作隊開辦了專題培訓班、推送氣象預警信息、普及節水灌溉知識等多種方式,提升村民抗旱減災意識與技能。
經過連續奮戰,黎田村90%以上受旱農田得到有效灌溉。
歐延華與村民查看稻田情況。廣西電信供圖
設備保障 織密農田灌溉“生命網”
在崇左市天等縣福新鎮選解村,農田灌溉遇到較大困難。駐村第一書記麻昌新與駐村工作隊迅速行動,協助村“兩委”對接縣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爭取到抽水機2臺、輸水管線800米,及時將急需的抗旱物資送到田間地頭。
抗旱物資到位后,駐村隊員與村民頂著烈日奮戰,安裝設備、鋪設水管,確保抽水機高效運轉,駐村工作隊建立“雙班倒”值守機制,保障抽水機24小時不間斷運行,確保農田及時灌溉。
有了解決措施,選解村受旱農田灌溉覆蓋率已達80%。麻昌新表示,將持續關注天氣變化,動態調整抗旱措施,堅決守護群眾的“糧袋子”,為秋收打下堅實基礎。
麻昌新與村民在準備引水灌溉工作。廣西電信供圖
發電引水 送去“及時水”
在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鎮中和村,長期干旱導致村內水井干涸、農田缺水。來賓分公司蒙村支局快速響應,緊急調撥大功率發電機支援,成功從巖洞抽取地下水源,及時將清澈泉水引入村民蓄水箱。
這批“及時水”保障了200余戶村民的生活用水,還為周邊甘蔗田及時灌溉,極大緩解了旱情。村民石有會感慨:“多虧了電信幫忙,現在水有了保障,甘蔗也有救了!”電信人的責任與擔當,贏得了村民和當地政府的高度肯定。
來賓電信調配發電機給中和村。廣西電信供圖
旱情當前,中國電信廣西公司鄉村振興戰線的員工揮灑汗水與發揮智慧,在抗旱救災一線奮勇爭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郵電為人民”的莊嚴承諾,以昂揚的姿態助力鄉村振興。(張馨予、陸虹妃、陳明、呂鳳菲、梁其琛、龍范敏、農壯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