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人的承受能力,其實是有限的,超過了一個度,那他要么會崩潰,要么會變得瘋狂、暴戾。
身處于內卷當中的普通人,就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工作、養家糊口的壓力。
適度的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但過度的壓力,就只會轉化為“戾氣”。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戾氣爆棚”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沖突,也許會因為一件小事,就爆發了出來。
比如說,爭論某個問題,最終發展成人身攻擊;看了別人一眼,別人覺得你不懷好意,最終發展成相互對罵、打架。
未來幾年要想“保命”,我勸你要讀懂“幸福者退讓原則”。
02
什么是“幸福者退讓原則”呢?
指的是在人際交往或沖突情境中,相對處于幸福狀態(心理上感到滿足、擁有較多積極情緒資源等)的一方更傾向于做出讓步的現象。
說得直白一點,你是有點錢的幸福者,那在爭執、沖突的過程中,可以適度讓讓那些不如你的人,避免釀成悲劇,小命不保。
肯定有人不服氣了,我有錢,憑什么要讓那些沒錢的人呢?
憑的就是,別人只有一條命,你也只有一條命。有錢,那也需要有命來花才行。如果連小命都丟了,再有錢,又有什么意義呢?
前幾年有個新聞,一開著豪車的暴發戶,跟停車場的保安發生爭執,結果釀成了悲劇。這暴發戶“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不要覺得,自己有幾個臭錢就了不起。有些時候,適度讓一讓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03
越是過得幸福,越是有點錢財,越要學會“認慫退讓”。
有一位老板,跟某某底層員工鬧了矛盾,甚至威脅“我要扣你工資”。
員工只回了一句:你的小孩,是在哪哪讀書吧。
這老板立馬就慫了,連忙說“工資什么的,這一次就不扣了,我看你也不容易,大家都需要互相體諒嘛”。
這員工也很會做人,拿了工資,很快就離職了,沒有糾纏著老板。
典型的“如果你不仁,那我就不義;如果你仁義,那我也可以仁義”。
我一直認為,哪怕身為老板,也不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動不動就剝削、壓榨員工。適度,可以,但過度,那就風險很大了。
尤其是那些沒有錢,也孑然一身的底層人,你敢對他做什么,風險系數可太高了。
特別是在賺錢困難,戾氣爆棚的今天,人與人之間,更是需要互相體諒,互相謙讓,甚至于及時認慫,避免矛盾激化。
04
如果你有家庭,那我勸你,不要得罪那些單身的光棍。
不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那些有家庭的人士,拼命嘲笑、侮辱那些單身的人士。
你有家庭,他選擇單身,也就生活方式不同而已,為什么非要上升到嘲笑、侮辱、瞧不起的程度呢?
都是人,不見得誰比誰高尚。
更何況,你有家庭,而他孑然一身,真鬧出矛盾,別人破罐子摔碎,那你覺得,你真的可以獲益嗎?不見得吧。
其實很好理解。你有家庭,有牽有掛,而他沒有家庭,無牽無掛。他沒了,影響不大。你出點什么問題,那你的家庭,以及老婆孩子,該如何是好呢?
有家庭的人士,對于那些單身的人士,應該要保持平等、尊重的態度。
尊重別人的選擇,尊重別人的人生,而不是天天顯擺“我有家庭就是比你幸福”。沒必要。切勿激發尖銳的對立矛盾。
05
寫到最后
幸福者退讓原則,并不是讓我們當慫比,而是讓我們學會尊重不如自己的人。
你有錢,他沒錢,不過是財富存在差距而已。在人格尊嚴方面,誰也不比誰高尚。既然如此,相互尊重就好。
以往,戾氣不嚴重,那“狗眼看人低”沒有什么影響。如今,以及未來,戾氣嚴重,還動不動就“狗眼看人低”,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對于窮人,哪怕做不到幫助,也要多點體諒,多點包容,多點尊重。
對于單身人士,沒必要說什么,而應該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畢竟,你有家庭,這是你的選擇,他單身不婚,這是他的選擇。誰也不比誰高尚。
真鬧出了矛盾,那就及時后退一步,避免釀成悲劇。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