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南煙雨遇見數字浪潮
當古老的絲綢紋樣在光影中蘇醒
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敘事
正在吳江悄然展開
錦繡紋華——蘇州絲綢紋樣數字館
由中共蘇州市吳江區委宣傳部主辦
吳江文旅集團運營
集合了蘇州絲綢博物館
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
蘇州灣博物館等館藏資源
將于4月30日在蘇州灣博物館5樓開幕
以蘇州與絲綢之路的歷史軌跡為引
以紋樣藝術之美為本
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
蘇州絲綢紋樣數字館
不僅是對江南文化的創新表達
也是蘇州絲綢紋樣的
重要展示窗口
可以觸摸千年絲韻的溫度
感受數字賦能的文化新生
還能見證傳統紋樣如何“破圈”
成為驅動產業升級的柔性力量
數 智 驅 動
打造文化數字化“吳江樣本”
作為蘇州文化數字化建設的重點任務,蘇州絲綢紋樣數字館承載著重要使命,它不僅是吳江對“江南文化”品牌塑造的匠心之作,更是構建了傳統與現代對話的數字樞紐。
以絲綢紋樣為切入點,借助“文物+科技”的創新手段,系統梳理蘇州絲綢千年紋樣演變脈絡,立體呈現從新石器時代到近現代的紋樣藝術精髓,打造出可感知、可互動、可傳承的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
好玩、好看、好學,學術深度與趣味表達的有機融合,蘇州絲綢紋樣數字館致力打造多維感官沖擊的展館,重新定義文化遺產的當代生命力——讓沉睡的紋樣“活”起來,讓千年的美學“潮”起來。
接下來
吳江還將構建絲綢紋樣數字基因庫
開啟絲綢紋樣DNA的
“解碼—重組—再生”
實現文化基因的現代性轉化
推動絲綢產業創新升級
力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
提供“吳江樣本”
紋 樣新 生
在數字光影中觸摸江南肌理
走進蘇州絲綢紋樣數字館,仿佛踏入一個由光影、數字與絲綢共同編織的奇幻世界。
展館共分5大主題板塊,包括“紋里千秋”“紋樣逸趣”“紋華物語”“紋制技藝”和“紋藝賦新”。以數字化方式精心采集了120余件古代織繡文物上的精美圖案,打造出“蘇州織造”“趣構成紋”等18個數字展項,引領觀眾在流光溢彩中深入解讀蘇州文化中獨有的美學敘事。
指尖輕觸,即可喚醒沉睡的紋樣,看它們在光影中流轉、重組,仿佛與古人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置身于數字重構的《姑蘇繁華圖》,感受蘇州民營織造和官營織造的繁榮景象,聆聽街巷間的吳儂軟語;打開“萬花之境”,壽桃紋、喜字紋、?背如意紋、纏枝花卉紋,領略紋樣煥發的新機。
除了數字互動
展館還陳列了20余件珍貴展品
以及可觸摸的紋樣布匹展示區
宋錦、緙絲、吳羅、漳緞、蘇繡……
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全方位沉浸式感受綢緞之美、紋樣之美
探索觸摸古老而深厚的中華文明
協 同 創新
探索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蘇州絲綢紋樣數字館的“野心”不止于展示,更在于創造。它以絲綢紋樣為支點,撬動一場“文化基因+產業生態”的協同革命。
在文創區,除了絲綢成衣,還有香囊、手包、書簽、巧克力、手辦等整齊陳列,看似尋常的江南風物,設計靈感都是來源于展館里的傳統紋樣。
在AI試衣鏡前,拍一張照就可以看到穿上以傳統紋樣為靈感設計的新中式衣裙是否合身,從而形成消費的拓展和延伸,對文化與市場相融合進行探索。
紋樣不再是博物館櫥窗中的靜態符號
而是化身為驅動產業創新的“數字絲線”
串聯起設計、制造、消費等全鏈路
千年紋樣走向現代生活
文化符號升級為產業引擎
讓我們相約蘇州灣
共赴這場穿越時空的
江南美學之旅
見證傳統文化與數字科技的
完美交融!
(編輯:晚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