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十年,中國從一窮二白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4億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高鐵縱橫、5G遍地、城市繁榮,科技實力傲視全球。
可令人費解的是,中國人過上好日子,竟讓西方某些人如坐針氈,仿佛觸犯了他們的“天條”。
西方媒體污蔑中國為“威脅”,政客揮舞制裁大棒,甚至不惜挑起沖突風險。
為什么中國的發展讓西方如此焦慮?是嫉妒,還是恐懼?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深層邏輯?
西方的雙重標準
中國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2024年,中國GDP預計突破130萬億元,占全球經濟比重接近20%,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元,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然而,西方卻將中國崛起視為對其資源霸權的挑戰,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直言,如果中國人過上美國式的生活,將是“世界的災難”。
這種論調暴露了西方根深蒂固的資源霸權思維。
美國人口僅占全球5%,卻消耗全球23%的能源,食物浪費率高達40%,而中國14億人口的人均能源消耗僅為美國的1/4,且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占全球40%以上,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3%。
中國通過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高效、低耗的現代化道路,卻被西方污蔑為“資源掠奪者”。
這背后是西方害怕失去對全球資源的控制權,試圖以“環保”議題為借口,限制中國的發展空間。
更令人憤慨的是,西方在氣候問題上的雙重標準,美國等發達國家歷史上排放了全球50%以上的溫室氣體,卻要求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承擔超階段的減排責任。
同時,美國對中國光伏、電動汽車等綠色技術實施貿易壁壘,2024年對華光伏產品加征關稅高達50% 。
如此做法,哪里是關心環境?分明是借“綠色政治”打壓中國新興產業的崛起!
西方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道邏輯,暴露了他們維護資源分配優勢的真實意圖。
面對這樣的雙標,中國人民不禁要問:我們努力過上好日子,憑什么要被西方指手畫腳?這種資源霸權的焦慮,正是西方對中國崛起恐慌的根源之一。
不僅如此,西方在意識形態上的偏見,也影響著他們對于中國崛起的態度。
西方的意識形態偏見
中國的發展成就并非復制西方模式,而是基于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結合現代治理實踐,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現代化道路。
2024年,中國城鎮化率突破68%,高鐵里程超過4.5萬公里,5G基站覆蓋率全球第一,社會治安水平穩居世界前列。
這種“文明型國家”的崛起,破除了西方“現代化 = 西方化”的迷思。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曾指出,西方無法用自身框架理解中國,因而對中國崛起的成就充滿誤讀與恐慌 。
馬丁·雅克
然而,西方卻將中國的發展模式視為對其意識形態的威脅。
他們習慣用“民主-專制”的二元敘事,將中國貼上“威權”標簽,忽視中國治理模式的實際成效。
2023年,皮尤研究中心調查表明,在中國,70%的民眾對國家發展方向滿意;而美國僅有31%的民眾持滿意態度。
而這種民意對比讓西方政客坐立難安,因為中國的成功證明,現代化道路可以多元,西方模式并非唯一答案。
更令他們不安的是,中國提出的“不稱霸”承諾與西方的霸權邏輯格格不入。
盡管在《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無意挑戰或取代美國,強調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
但西方卻以“國強必霸”的歷史經驗揣測中國,將“一帶一路”污名化為“地緣政治陷阱”,甚至對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行為扣上“擴張野心”的帽子。
這種意識形態上的偏見,致使西方對中國的發展成果視若無睹,反倒借助媒體敘事持續將中國妖魔化。
中國的崛起,于西方而言,不啻為一種挑戰,這一崛起態勢,不但對西方的制度自信形成挑戰,更是對其話語霸權產生了動搖。
西方媒體的認知戰
長期以來,西方媒體通過選擇性報道和刻板印象,刻意放大中國的負面新聞,忽視其發展成就。
例如,中國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已超過97%,社會治安綜合指數全球領先,2024年外國游客入境量增長96%,卻鮮見西方媒體正面報道。
相反,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如“中國威脅論”“債務陷阱”,卻充斥西方主流媒體。
更令人憤懣的是,西方媒體竟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視作一種威脅。
他們卻將其污蔑為“文化滲透”,甚至關閉孔子學院,限制中國影視作品的傳播。
這種對文化軟實力的打壓,暴露了西方在話語權爭奪中的焦慮,他們害怕中國通過真實敘事,打破西方媒體的輿論壟斷。
結語
中國今天的成就,是14億人民用勤勞和智慧換來的,是對“東亞病夫”屈辱歷史的徹底告別!
中國人過上好日子,不是什么“天條”之罪,而是天經地義的權利!
西方對中國的焦慮與偏見,源于資源霸權的焦慮、意識形態的偏見、媒體的認知戰,以及全球權力轉移的心理失衡。
然而,歷史的洪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中國之崛起乃大勢所趨,此乃不可逆轉之歷史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