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小董會接過老相好的熱度,并且波及到的人和事也越來越多,大有越鬧越大之勢。
首先就是小董學歷的問題,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小董并非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而是哥倫比亞大學旗下二級學院——巴納德學院。
知情人士透露,雖然這個學院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分校,但含金量要低很多,并且只招女生。但是國內則直接將其歸類為哥倫比亞大學,所以符合協和醫學院4+4招生模式,而小董就是通過這一模式從金融專業成功轉向醫學領域的。
這也是最近網上爭議最大的地方,原本要讀11年的醫學博士(即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3年),通過4+4模式只需要4年就可拿到醫學博士學位,極大的縮短了整個學程,用“彎道超車”這四個字來形容,有之過而無不及。
所謂4+4培養模式,指的是4年非醫學專業教育,加上4年的醫學規范專業教育,這一模式的初衷是讓沒有選擇醫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有也有機會做一名醫生。
所以4+4模式對這類學生選拔條件也極其苛刻,國內必須來自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頂級本科畢業生,而國外則來自國家認可的頂級知名學府畢業學生,可以說這一要求基本上過濾了95%的普通本科畢業生。
協和官網顯示,“4+4”試點,招收國外學生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和坡等知名高校,這些學生涉及專業有生命科學、化學、物理、工程、地質、經濟學等。
目前還不清楚小董就讀的哥倫比亞旗下的巴納德學院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并且已有網友發現通過這一跳板直達協和4+4模式的不止小董一人。
其實4+4模式并不是什么創新,西方醫學院校早就有4+4模式,只不過與協和4+4區別較大,前者要成為真正一名醫學博士到實操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光專業培訓就需3~7年,還要通過∪SMLE考試拿證才能上崗,而后者規培4年極可全面獲得,也就是說協和走了4+4速成模式。
“4+4”學生就業去向
就拿協和(2019級)首屆試點班來說,畢業學生共有17人,100%進入北京頂級三甲醫院,其中有11人進入協和醫院,有4人進入醫科院腫留學院,1人進入醫科院阜外醫院,另一人進入宣武醫院。對比傳統的5+3+3模式,優越感十足。
而8年長學制大部分走向了全國各大醫院。
不過,有專家對這類“速成醫學博士”的實際能力產生了質疑。
有醫學專家直言,4年學出來的醫生大多看不了病。
一位主任醫師、博導表示:“醫學是要經驗累積的,你可以有天賦,但肯定離不開臨床積累的,光憑天賦也解決不了臨床的實際問題”。
言外之意就是,盡管這些學生來自頂級名校,但醫學是一個穩扎穩打的專業,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是很難勝任的。
還有醫學專家直言,8年長學制與4+4兩種模式如果放在社會上相比較,4+4的競爭力是比較弱的,雖然他們履歷很富豐,但不一定敢做手術。
而另一名叫許超的醫生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在醫術上“4+4”可能與8年長學制醫學博士相比沒有競爭力,但是人家來自名校,會有很大的晉升空間,就算不在一線也會前途無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