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2025年的經費預算都已經出爐,曾經引起過大量討論。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985高校和211高校的經費預算情況,這兩類高校今年整體經費預算都突破3000億。
全國共計有6所高校的經費預算突破200億元,清華大學更是達到395.18億元。全國有28所高校的經費預算都突破100億元,64所高校經費預算突破50億元。
還有部分雙非高校的經費表現得很突出,比如深圳大學的經費預算達到75億元,浙江工業大學達到48.88億元,齊魯工業大學達到43.34億元。
全國各地高校經費預算都出現明顯增長,特別是985高校的增長最為明顯。但是大家似乎并沒有注意到,有一所985高校的經費竟然不如“雙非”大學,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2025年經費墊底的985高校
根據教育部、工信部、中國科學院、各省教育廳和政府公布的2025年度高校經費預算排名,有一所985高校的經費預算全國僅排名84,令人感到驚訝。
這所高校就是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2025年經費預算為37.5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民族大學的經費預算和2024年持平,與2023年相比還略微有所下降。
中央民族大學是國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也是名副其實的部屬高校。作為部屬高校,最近三年的經費預算竟然都沒有出現增長,而且保持在較低水平,讓人意外。
同樣是文科類高校,中國人民大學的經費預算都已經達到91.73億元。即使是照顧性985高校,這樣的經費預算也是非常寒磣,在985高校里面已經屬于墊底。
中央民族大學作為985高校,自身經費被大量211高校和“雙非”高校超越,這里面的原因也是很值得大家分析,畢竟這會影響到學校發展,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報考意愿。
一、文科專業占比過高。中央民族大學75%以上專業都是屬于文科,數理化、計算機、材料、生物、環境等理工類學科的占比還是非常低。
這樣使得學校的師資團隊主要是以文科為主,理工類整體教師數量有限,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校爭取國家科研項目,還有相關的科研資金撥款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學校整體辦學規模較小。國家對于高校經費的補貼,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看學校每年的招生人數。國家對于每名本科生補貼在2萬元左右,這也是高校收入的重要來源。
2024年中央民族大學共錄取4766名本科新生,相比于平均5000人以上的錄取人數,學校整體招生規模還是非常小,全日制在校生人數僅有2.1萬余人,人數方面在985高校里面倒數。
三、社會性收入極其有限。中央民族大學獲得的社會捐贈,還有經營收入等都很有限。這點相比于其他985高校存在嚴重不足,比如我們看到雷軍向武漢大學捐贈,這也是學校收入。
更為重要的是,中央民族大學沒有醫學院,更沒有直屬附屬醫院。這樣導致學校沒有來自醫院方面的額外收入,而65%的985高校都有自己的醫學院,這項收入也極為重要。
通過以上分析來看,中央民族大學的經費預算不足,或許也能理解。學校本身的發展也不需要太多資金。當然,如果學校想要繼續發展理工類專業,想要增強實力,也要謀求更多經費。
中央民族大學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2025年校友會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央民族大學全國排名81。軟科版高校排行榜,學校位居全國第80名。整體來說,屬于中下游211高校水平。
從歷年高考錄取分數線來看,中央民族大學文科錄取分數線區間在580分-605分之間,理科錄取分數線區間在575分-620分之間,也只是屬于中等偏上211高校水平。
中央民族大學同樣在積極探索新專業,比如學校已經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統計學等理工類專業。
文科里面同樣有很多優質專業值得關注,比如學校發展得比較好的法學、漢語言文學(雙學位)、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
以中等211高校的分數線,最終能拿到985本科的文憑,這樣在將來就業和深造方面的優勢都更為明顯。比如現在很多世界500強或者是國企,要求學生本科畢業于985高校。
比如中央民族大學2024年的保研率為18.61%,2025年保研率則達到20.38%。雖然在985高校里面屬于倒數,但是在211高校里面能排名前五。
總體來說,報考中央民族大學主要看專業,能選擇中等偏向的專業,并非是少數民族類專業,還是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