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農村食品市場秩序,保障群眾飲食安全,近期,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市場監管局集中力量,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集中整治行動。
“三個行動”一體推進,防范生產制假。隱患排查堵漏洞。摸清全區312家食品生產小作坊最新最全主體數據、行業現狀和風險隱患,靶向施治,筑牢食品安全防線。訴求起底護民生。深入了解食品小作坊的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建立3張訴求清單、責任清單、處置清單。服務提升促發展。開展食品小作坊從業人員培訓,培養“明白人”;統籌食品安全專家、監管人員組建“幫幫團”,處理小作坊經營訴求;篩選并打造相同類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打造食品小作坊“領頭雁”。
“三個銷售”一網通查,整治流通售假。緊盯“保健會銷”。建立“群眾舉報—網格摸排—快速執法”響應機制,整治將普通食品包裝成“特效保健品”高價兜售違法行為,取締欺騙誤導消費的會銷點2個。緊盯“產品展銷”。與鄉鎮、社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參與農村展銷會備案申請、資料審查,主動開展風險檢查、現場指導,嚴防假冒偽劣、“三無”產品、過期食品等流入展銷會場。緊盯“三無傾銷”。通過“現場查驗+臺賬倒查”方式,以農村小超市、小賣部、流動攤販為重點對象,全面核查食品經營資質、進貨票據及臺賬記錄,重點排查來源不明、標識不清的“三無食品”及過期變質食品,查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6件。
“三個宣傳”一盤通講,推動全民治假。提升群眾意識入戶講。組織包保干部“進企業”、扶貧干部“進村社”、食安跑手“進市場”,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發放《農村食品安全手冊》1200余份,張貼“識假辨假”宣傳畫100張,著力提升農村群眾識假辨劣能力。緊盯職業打假當面講。結合“標簽瑕疵”“過期食品賠償”等典型案例,組織食品經營者專題培訓會2場,提升農村商戶和企業法律意識。清江鎮實行職業打假“專人對接+快查快處”,協助涉訴商戶妥善處理爭議4起,幫助商戶挽回不合理索賠2000元。突出問題約談集中講。對5家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標簽標識不規范、衛生條件不達標等問題的經營戶開展集體約談,督促經營主體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杜絕銷售“三無”、過期、“山寨”食品等行為。(洪小敏 楊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