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到成功!”4月29日8時30分至11時,經過150分鐘、22次血液體外循環,上海石化熱電部黨委書記馬曉偉完成了163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捐獻,他高興地說:“10年的期盼,今天終于圓了夢想?!敝链?,馬曉偉成為全國第20007例、上海市第712例、金山區第68例、上海石化第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整個捐獻過程,馬曉偉始終保持著清醒頭腦,忍受著身體的部分不適,不停地捏著小球運動著手掌,保證血液正常穩定循環。“我腦海中始終在想著,一個生命在等待著我,這是精神動力所在。”剛剛完成捐獻的馬曉偉坐在病床上,伸出大拇指為自己點贊,然后輕輕撫摸了一下還似乎帶著他體溫的造血干細胞袋,深情地說:“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有所付出,付出是幸福的。救人一命,值得。”這袋造血干細胞,將由工作人員立即護送前往北京,挽救一位患白血病的9歲女孩的生命。
2月18日,馬曉偉接到上海市紅十字會電話,被告知配型成功,征詢他的捐獻意愿。“聽到這個消息,心情很激動,我覺得自己終于可以了卻夙愿。”馬曉偉在5年前也曾成功配型,但因受捐方身體原因,最終放棄捐獻,留下了遺憾。因此,當面臨第二次機會,他毫不猶豫回答“同意捐獻”。
當馬曉偉把期待了10年的配型成功的消息當作“喜訊”匯報給公司并通知家人時,得到了大家的積極支持。有了強大的后盾支持,馬曉偉迅速調整生活作息,“把自己像大熊貓一樣保護起來”,讓捐獻能夠順利進行。
受益于日常愛好長跑、騎行等運動,馬曉偉保持了良好的體能。42歲的他,在后續的高分辨率匹配體檢中,一路順利過關。
4月25日至28日,馬曉偉在醫院先后注射了9次“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俗稱“動員針”),促進干細胞釋放到外周血液中?!斑@個過程,身體有些不適,但是在可承受范圍之內?!痹诮涍^4天的身體動員后,4月29日,馬曉偉終于迎來他期待了10年的人生中的這件大事。
10年前的2015年,在“點燃生命的希望”金山青年造血干細胞捐獻集中入庫的上海石化專場活動中,馬曉偉加入了造干捐獻志愿隊伍,現場采集的6毫升樣本,在中華骨髓庫留下了“生命種子”。
上海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1996年上海市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成功,至今712例,其中上海石化員工7例,占了接近百分之一的比例,這充分證明了央企的擔當和責任。
原標題:《150分鐘,這名上海石化人圓了造血干細胞捐獻10年夢》
欄目編輯:楊玉紅 題圖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通訊員 胡擁軍、新民晚報 葉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