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30日上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會上介紹臨沂市鄉村振興“四雁孵化”工程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為更好地保障“四雁孵化”工程成效,臨沂市制定出臺了支持“四雁人才”創業就業的七條新舉措,也稱“金七條”。具體如下:
一是城鄉人才政策均等化。結合青年社區、農民工周轉房和高學歷人才公寓等項目,將符合人才政策的“四雁”納入住房政策覆蓋范圍,與城市高學歷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對擇業期內博士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和全日制“雙一流”本科畢業生,在臨沂市農村創辦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或到涉農企業及其他“兩新”組織就業的,符合人才政策的“四雁”分別給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貼3000元、2000元、1000元補貼。由符合人才政策的“四雁”在屬地申報,所需資金由受益財政按比例承擔。
二是職業化培育四雁人才。將高職學院作為培育“四雁人才”的主陣地,在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鄉村振興學院分別設立“頭雁人才”后備定向班和“鴻雁人才”定向培育班,每年通過單獨考試招生、綜合評價招生等形式各招錄50人,入校前簽訂5年回村服務協議,在上學期間減免相關費用。畢業后定向回村參與鄉村振興,并列入縣區(開發區)“沂蒙四雁”人才庫進行跟蹤培養、儲備使用。
三是提級培訓。對“四雁孵化”工程中的鴻雁人才孵化培育(全市每年3000名)進行提級培訓,由市農業農村局“四雁工程”辦公室統一組織方案、統一聘請師資、統一安排教學、統一現場實踐、統一跟蹤問效。
四是破解“小項目用地”制約。堅持工農融合,對四雁人才投資新建的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農產品分揀、冷鏈、初加工等鄉村振興項目,用好農業產業項目評審認定機制,優先保障項目用地。其中農產品初加工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的70%執行。
五是政治激勵。定向從“四雁人才”中發展黨員,每年從鄉鎮發展黨員總量中拿出至少5%的名額定向用于“四雁人才”,并優先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參與評選百優“沂蒙四雁”、百佳“沂蒙強社”和齊魯鄉村振興人才。
六是經濟激勵。建立“經濟增量提成”制度,將四雁人才的經濟報酬與村集體經濟增量收入掛鉤,對帶領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從當年度村集體經營收益增量中拿出不高于20%的資金(獎勵資金總量不超過近3年村集體平均經營性收益增量的2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頭雁”人才。同時對擔任職業經理人或直接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四雁人才”,根據協議合同,以分配提成、發放績效等方式兌現經濟激勵。
七是全面落實“增信降息延期”政策。借助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政策,對被納入縣區(開發區)“沂蒙四雁”數據庫的鄉村人才,在3年支持期內享有“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優惠政策,即在同等條件下,貸款額度比普通群眾高出10%,貸款期限延長至3年,貸款利率參照當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浮不超過30基點(一個基點等于0.01%)。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雪霏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