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學院的王辰校長,近日在給畢業生寄語時,突然發現自己那篇情真意切的演講稿竟患上了"文字蕁麻疹"——但凡提到"董襲瑩同學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這句,就渾身刺撓得慌。
這得從兩年前說起。2023年仲夏,王校長在《植根多學科的沃土長成醫學的參天大樹》一文中,深情回憶與"4+4"學霸們的座談場景。當時胡同學頂著北大地質學的光環侃侃而談,董同學則帶著哥大經濟學的背景熠熠生輝,活脫脫一幅"文理雙修,跨界成醫"的勵志畫卷。誰料兩年后,這畫里突然飛出只"學術啄木鳥",對著董同學的學歷背景就是一頓猛啄。
原來咱們這位董同學,據說竟是哥大隔壁巴納德學院的"隱藏款畢業生"。這倆學校雖是"一墻之隔的好鄰居",但巴納德學子領畢業證時,左手捧著哥大的燙金文憑,右手攥著自家學院的紀念章,活像買了份"學術雙拼套餐"。可到了王校長的演講稿里,這份"套餐"愣是被精簡成了"哥大至尊漢堡",害得網友們舉著放大鏡滿屏找"巴納德"的商標。
要說這修改文章的功夫,可比整容手術還精細。2025年4月25日深夜,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編輯老師對著屏幕運筆如飛,把"董襲瑩同學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這行字,硬生生改成了"比如剛才代表'4+4'同學發言的胡某某"。好家伙,這操作堪比給簡歷做"磨皮美白",愣是把鄰家小妹包裝成白富美。
這場風波堪稱學術圈的"羅生門"。有人調侃這是"哥大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畢竟巴納德學子雖與哥大共享圖書館和師資,但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獨立學院。也有人打趣:"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寫'常春藤聯盟某神秘院校',既保真又保險。"
不過話說回來,這刪改文章的功夫倒是給各高校開了個"新思路"。以后校長寄語是不是得備個"防杠備注":文中提到的學霸履歷,最終解釋權歸編輯部所有?要我說啊,學術圈需要的是真誠的"素顏照",而不是過度美顏的"證件照"。畢竟,真正的參天大樹,靠的是深扎泥土的根系,可不是涂在樹皮上的金粉。
最后奉勸各位學霸:與其在學歷上玩"文字躲貓貓",不如把功夫下在手術刀上。要知道,病人可不在乎主刀醫生是哥大還是巴納德,他們只關心術后能不能把"?"拉成"!"——這,才是醫學殿堂最硬的通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