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湛江馮才權,新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通訊員/鴻飛
日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2025年257名新會員名單公布,徐聞縣海鷗學校美術、書法教師馮才權榜上有名。
馮才權于文藝師法領域,主攻書法創作、民間美術研究及理論探索與評論,頗有建樹,而分別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及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為中國文聯主管的13家協會中的3家會員,誠為難能可貴。
據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于2014年5月,現有全國個人會員2835名,團體會員32家,下設9個專委會。以培養文藝評論人才,推動文藝評論理論創新,促進文藝評論事業繁榮發展為主要職能。11年間,中國評協以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為職責,推動“做人的工作”與“引導創作評論”有機融合,打造了《中國藝術發展報告》《中國文藝評論》雜志及“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等行業評價項目和平臺。
馮才權在半生的文藝追求中,歷經南北坎坷拜師學藝,而抱恙刻苦研攻;傾力集藏古今書畫經典碑帖,而伏案秉燈勤練;醉心于東西方美術史與書法演變的梳理修讀,而浸潤于個人藝術實踐的全過程。逐步形成了“強化共性,弱化個性”“客觀而真實”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觀。他撰寫了《崇高的美學范疇研究》《美育的當代使命與實踐體系建設》《正大書風與書法美育的時代價值》《談數字鄉村背景下的文藝評論》系列文藝評論作品,分別發表或連載于湖北《文學教育》,黑龍江《青少年書法報》(少年版)及河南《大河美術報》,記錄了他堅定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及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史為文藝創作立場,而扎根鄉土,以文藝服務于大眾的縮影。
學以致用,報效鄉梓。現為初中美術高級教師的馮才權,默默無聞于鄉村學校的三尺講臺。他堅持18年,把書法、美術進課堂當成以美育人之己任,而推行公益書法傳承工程,開展了系列大型活動76次,使學生3萬余人次受益。
目前,徐聞縣海鷗學校分別被湛江市教育局遴選為湛江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美術),廣東省教育廳遴選為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書法/篆刻)及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書法/篆刻)。
作為該校美術、書法獨立主持人的馮才權,每天皆一如既往地親自任課,手把手、零距離地指導學生系統學習書法、美術,讓“做好堂堂正正中國人,寫好端端正正中國字”的初心,能閃爍于毫素水墨間,并期望“文藝點亮人生”的精神文脈,可賡續于薪火相傳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