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然放大招,主動向美國“獻礦”,又是稀土又是鋁,這是唱的哪一出?難道美俄這對老冤家要握手言和,一起挖礦發財了?
稀土是高科技產業的命脈,美國一直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這回普京主動送上門來,美國能不心動嗎?
普京的這波操作,明擺著是想跟美國做交易,緩解一下被制裁的壓力,順便發展一下俄羅斯的稀土產業,可問題是,美國會輕易上鉤嗎?
稀土合作真的假的?
烏克蘭東部那個頓巴斯地區是不太平,炮火連天硝煙彌漫,但這地方除了戰火,還埋著個寶貝,那就是稀土。
稀土這種東西現在是高科技產業的命根子,誰掌握了稀土,誰就掌握了未來科技的主動權。
為了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美國早就盯上了頓巴斯這塊“風水寶地”,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烏克蘭的稀土儲量預估高達200萬噸,開發潛力巨大。
可惜這塊地現在被俄羅斯控制著,美烏想合作開發稀土,就一個難字,就在這緊張時刻,普京突然提出可以跟美國合作開發稀土,連頓巴斯地區也包括在內。
有人分析,普京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的目的,或許是想借此機會挑撥美烏關系,讓美國放棄支持烏克蘭,從而達到孤立烏克蘭的目的。
如果美國真的跟俄羅斯合作開發頓巴斯地區的稀土,就明擺著是站隊俄羅斯了,這么一來美國和烏克蘭的關系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
也有人覺得普京是真心想合作,畢竟俄羅斯因為頻繁被西方國家制裁,加上戰事纏身,經濟上壓力還是很大的。
如果能跟美國在稀土領域開展合作,不僅能緩解經濟壓力,還能提升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何樂而不為呢?
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的經濟受到重創,2022年GDP更是萎縮了2.1%,如果能通過稀土合作換取美國部分制裁的解除,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場及時雨。
更深一層來看,和美國合作開發稀土,還能提升俄羅斯在稀土產業鏈中的地位。俄羅斯雖然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不管是開采還是加工,產業鏈都沒有那么完善,和中國的差距較大。
如果能引進美國的資金和技術,對俄羅斯稀土產業的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普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估計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這個舉動,絕對會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和稀土產業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破冰的敲門磚
除了稀土這張牌,普京還有后手,那就是鋁,這不是一般的鋁,而是關系到美俄兩國經濟命脈的戰略資源。
美國對鋁的需求量非常大,每年都得從國外大量進口,這時候普京大手一揮,說可以每年向美國供應200萬噸鋁,這對美國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只是這突如其來的“大禮包”,讓人不禁疑惑,普京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就在2023年,美國可是對俄羅斯的鋁材加征了200%的關稅,這擺明了是要給俄羅斯的鋁產業“穿小鞋”。
現在普京卻主動示好,要給美國供應如此巨量的鋁,這轉變也太快了吧?這難道是在釋放某種信號,暗示兩國關系要破冰?
更讓人意外的是,普京還提議跟美國在西伯利亞合作開發水電和鋁生產項目,這個地區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可以為鋁的生產提供清潔能源。
如果這個項目真的落地,那規模絕對不容小覷,這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還能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對雙方來說都是互利共贏的好事。
當然,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畢竟美俄兩國之間的關系一直都很復雜,說是“積怨已久”也不為過。
就算是在鋁產業上達成了合作,也不代表兩國關系就能立刻回暖,畢竟橫亙在兩國之間的,還有烏克蘭、網絡安全、軍備控制等一系列難以解決的難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普京此舉也可能是為了緩解俄羅斯自身的經濟壓力,如果能夠通過鋁產業合作換取美國放松部分制裁,對俄羅斯來說可能是雪中送炭。
總的來說,普京的“鋁牌”策略,既是為了爭取經濟利益,也可能是在試探美國的態度,為兩國關系的未來發展尋求新的可能性。
突破中國稀土管制?
普京拋出的“稀土和鋁”合作倡議,背后暗藏著多重戰略目標,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很有可能是想要打破中國在稀土領域的管控。
長期以來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控制著全球大部分的稀土產量和加工能力,這讓一些國家,尤其是美國,擔心過度依賴中國稀土供應會有風險。
普京很有可能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主動提出與美國合作開發稀土資源,包括位于俄羅斯控制下的頓巴斯地區的稀土礦藏。
如果美俄能夠在稀土領域達成合作,就會有助于增加全球稀土供應的多樣性,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從而削弱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定價權和影響力。
實現這一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羅斯的稀土產業發展相對滯后,處理技術和中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就算是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和資金支持,也很難轉化為實際的市場競爭力。
和美國的合作可以幫助它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合作能不能順利進行以及最終效果怎么樣,還有待觀察。
如果美俄合作能夠順利推進,也很難完全繞開中國的影響,中國在稀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擁有強大的實力,尤其是在稀土加工和提純方面,技術水平全球領先。
美國即便是從俄羅斯獲得了稀土礦石,也可能需要依靠中國的加工能力才能轉化為可用的材料。
因此如果美俄真的合作了,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稀土供應的多樣性,但也很難完全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此外中國也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對稀土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并推動稀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么看來,普京的“稀土牌”能不能真正打破中國的稀土管控,還有待觀察,這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包括美俄合作的進展、俄羅斯稀土產業的發展速度、中國應對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全球稀土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等。
結語
普京“獻礦”的舉動,看似大方,其實精明得很,他打的算盤,可不是簡單地賣點礦,而是想借此機會撬開美國的制裁大門,順便發展一下自己的稀土產業
美國心里肯定也在盤算,這“礦”值不值得挖,這合作有沒有風險,至于能不能突破中國的稀土管制,還真不好說。
稀土可不是挖出來就能用,還得經過復雜的工序,就算美國拿到稀土礦,也得找中國幫忙加工,這繞來繞去不還是得通過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