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中國文化報》社主辦、山東省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學術支持的“當代徐霞客 走讀大運河”——《大運長河》胡孟祥新書發(fā)布會在京舉行。發(fā)布儀式上,《中國文化報》“運河走讀計劃”同時啟動,助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寫下新篇章。
胡孟祥,筆名曉耕,1944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現劃歸河北臨西)。作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著有傳記文學《韓起祥評傳》《魯藝春秋》,與他人合著《偉大的長征》、理論專著《胡孟祥說唱藝術論集》,還主編了“東方說唱藝術系列叢書”等多部叢書。此次推出的三卷本《大運長河》,是作者耗時二十余載,走訪運河沿線,拜訪近兩百名文化名人,搜集大量一手資料編寫而成。書中既梳理開鑿疏浚的歷史脈絡,也記錄沿岸風土人情與時代變遷,詮釋了“行走+閱讀”的文化傳承方式,被譽為“用生命書寫的運河史詩”。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編、《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葉飛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文化報》始終以記錄文化發(fā)展、傳播文化價值為使命。《大運長河》不僅是胡孟祥個人的心血結晶,更是為運河文化的傳承與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撐。
“大運長河”主題八連版長卷
據了解,為更好地傳播運河文化,《中國文化報》同步推出“大運長河”主題八連版長卷,通過文字、圖片特別是運河沿線藝術名家的書法繪畫及肖像郵封等珍品,立體展現運河文化的深厚肌理和時代意韻。此次活動以“行走文學”為切入點,串聯學術研究、文旅實踐與大眾參與,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注入新動能。正如胡孟祥所言:“運河的故事,需要更多人用腳步續(xù)寫。”如今,這條千年水道正以嶄新姿態(tài),在新時代煥發(fā)出蓬勃的文化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