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回到延安學習的宋時輪奉命參加一次會議,要求他交待當年跟蕭克互相掏槍的事。宋時輪發言之際非常誠懇,說:
這是誤會,也是誤傳,我跟蕭司令是有沖突,但僅僅是吵架而已。蕭司令說“我斃了你”,只是隨便說說,我不會當真,我也不會真的掏槍打他,他是我最敬愛的領導,我怎么可能開槍打自己的領導呢?
宋時輪平日為人傲氣,此刻說出帶著吹捧意味的話,惹得大家都笑。這段往事發生于1939年,地點在板城,故被稱為“板城事件”,也有人稱之為“宋支隊鬧事事件”。
經過幾年的調查,其實中央已了解到來龍去脈,此時有人在會上問出,也只是想看看宋時輪態度如何。既然宋愿意就著臺階下,眾人便不再深究,此事總算過去。
話說回來,雖然宋時輪語氣輕松,但仔細一想可沒那么簡單,他的發言中已經透露,當年兩人確確實實有過動槍的念頭或話語,局面肯定特別緊張。親歷此事的開國大校王志廉、呂展后來提及,也表明過危險之意。
究竟是什么事,讓兩位戰功卓著的上將有了想跟同志動武的想法呢?
一、冀東大暴動遺留的問題
要搞清楚兩人的矛盾,還要從冀東大暴動說起。
1938年春,日寇為進攻徐州,從華北抽調大量部隊南下,毛主席看出敵之空虛,準備派出得力干將,在冀東建立起以霧靈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4月1日,120師雁北支隊司令員宋時輪接到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前去平西與鄧華支隊匯合,之后共同開赴冀東。
5月25日,兩部成功會師并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隨即向冀東進發。當時冀東有李運昌等人做地下工作,還有高志遠等本土武裝配合,八路軍主力一到,立馬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暴動,波及范圍覆蓋了20多個縣、大量村鎮,參與人數超過20萬。
更可喜的是,當地還建立起一支由我黨領導的冀東抗日聯軍,人數超過了7萬。要知道這是在1938年,能掌握如此龐大數量的武裝,是極為輝煌的成績,同時期其他根據地都不能比。
但,一口氣吃成胖子絕非易事,新加入的7萬多人訓練、紀律、思想等方面參差不齊,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強大戰斗力。而冀東占據主要交通線,日寇必定會迅速反撲,八路軍需要解決如何立足的問題。
宋時輪是第四縱隊司令員,他力主集中兵力北出長城,在都山一帶創建根據地,黨委開會討論后同意了他的意見。
我黨早期由于人員、裝備等劣勢,優先會選擇往山區發展,宋時輪沿用的就是這套方法,想用地形來抗衡日寇的強大機動性。
可惜,都山的情況不同于南方蘇區,此處屬于偽滿邊境,日寇從九一八后就努力經營,戒備異常森嚴。
雖然有大山做依托,但群眾基礎并不牢固,第四縱隊得不到補充,很快就支撐不住,被迫回到平原。
等走到這一步時已是9月,正值華北平原高粱、玉米收成之際,若青紗帳一倒,部隊將更加難以藏匿,生存岌岌可危。
無奈之下,第四縱隊選擇了退回平西,由于士氣低落、日寇突襲等原因,部隊減員極其嚴重。據《宋時輪傳》所述:冀東暴動后改編的23總隊跑掉1000多人,39總隊3000多人全都跑了,最嚴重的一個晚上,有6000多人擅自離開。到最后,成功抵達平西的僅剩4000多人,十不存一。
中央對于這個結果非常驚訝也非常痛心,不過先前冀東大暴動的成功證明了當地的群眾基礎,中央不想放棄此地,就在1939年2月成立冀熱察挺進軍。
讓120師副師長蕭克擔任司令員,旨在建立統一領導冀東、平西、平北的冀熱察根據地。
宋時輪原先是開辟冀東的負責人,失敗后一心想打回去雪恥,中央卻選擇另派人來主持大局,宋心里或多或少會有些不痛快。這是宋、蕭兩人矛盾的起點。
而蕭克抵達平西不久,就將冀東抗日聯軍總司令高志遠處決了,更讓宋時輪氣憤。
高志遠是冀東本土人士,先前暴動能夠有那么大聲勢,離不開他的支持。但他及麾下的冀東抗聯都有很重的鄉土情結,來到平西后一直希望打回去,使得一些干部認為他有異心。
這時正好有人揭發高志遠企圖投靠日本人當漢奸,蕭克便將高志遠抓了起來。
宋時輪、鄧華跟高志遠一同戰斗過,很熟悉對方的為人,就去找蕭克求情,直言就算高志遠真的有什么問題,也可以送回延安學習。然而蕭克沒有理會,他回憶錄中專門寫了處理結果:
“召開公審大會,由公訴人楊春甫提出公訴,地下黨員陳飛等人提供證據,高志遠供認不諱。審理完畢,根據當時國民黨的法律以漢奸罪論處,執行死刑。”
到這一步,宋時輪跟蕭克都生成見,后來因為職務、權力的問題,更是直接爆發沖突。
二、彼此誤會,險些武力相向
蕭克雖然名義上是挺進軍司令員,但他從120師調過來時沒帶部隊,幾乎是光桿司令。挺進軍麾下倚重的武裝有三支:冀東抗聯、宋時輪支隊、鄧華支隊。
高志遠被殺后,冀東抗聯瞬間跑了大半,剩下的也基本人心惶惶,只剩兩個支隊靠得住。
在此背景下,宋時輪和鄧華都認為挺進軍的領導體制應是“一正二副”,蕭克出任司令員兼政委,宋時輪擔任副司令員,鄧華擔任副政委。再低一級才是參謀長程世才和政治部主任伍晉南。
但蕭克未設立副職,在他想來,原先自己是副師長,宋、鄧是團級干部,如果將二人升到只低自己半級的職務,有破格提拔之嫌,因此蕭克最終是讓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與兩個支隊平級,這導致宋、鄧很不滿。
從雙方的角度來看,都可以理解,蕭克是按原則執行,有的命令還是得讓中央來下達。但宋、鄧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開辟根據地,到頭還不如空降的輕松,那怎么可能沒想法?
鄧華性格沉穩,沒當面說什么,宋時輪就忍不了,多次提意見,搞得蕭克后來也有了火氣,翻出冀東撤退時的舊賬,雙方越鬧越大。
宋時輪想以退為進,說自己有胃病,申請回延安學習。本來他以為眼下蕭克還得靠自己,會適當讓步,沒想到蕭克一口答應,準備讓程世才接管宋支隊。
這可讓宋時輪傻眼了,雙方就這樣冷淡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感覺勢單力薄,便有意避開宋支隊和冀東抗聯,不斷南移。先是到福山口,后又轉至白澗村,最終落腳板城村。
如此動作,讓宋時輪更是狐疑。這時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又通知宋時輪去板城村開會,宋大驚,串起來了,都串起來了!
不久前晉察冀鋤奸部部長余光文才來到挺進軍,駐地設在板城村以北的趙各莊,并在趙各莊建了個大監獄,可關押百余人。
宋時輪認為,蕭克這是要玩“鴻門宴”,準備把自己就近關押在趙各莊,然后再派程世才接管自己的部隊。
一通亂浮想,讓宋時輪非常生氣,但上級要求開會他不能不去,支隊里的干部得知后,紛紛提議要帶著部隊去。
這里有段比較微妙的往事,即宋支隊的干部大多是原紅26軍的人,他們在陜北可是見過一些風浪的。一聽說鋤奸部,神經就被觸動了,生怕宋時輪遇到麻煩。
宋時輪認為他們說得很有道理,就浩浩蕩蕩地率部抵達板城村,為了給自己底氣,他讓麾下在村口架起機槍,接著才往會議地點走去。
進入會場后,宋時輪按照慣例把配槍交上,但很快就跟蕭克起了爭執。
蕭克要宋時輪向程世才交出領導權,宋時輪迅速回嗆。兩人越吵聲音越大,蕭克一激動就說出口頭語:“老子斃了你”,宋時輪當即回應:“老子先斃了你”。
聽到這種話,宋時輪的警衛員闖進會場,馬上把槍遞過去,會場內的鄧華、程世才、伍晉南等人手快,七手八腳奪走。
鬧成這個樣子,宋時輪會都沒開就走了,此后也不好再跟蕭克共事,就帶著部隊回到雁北,再輾轉抵達延安。
其實這些事情大多是自身的猜想,硬生生把問題搞嚴重了。一開始只要好好溝通,完全是可以順利解決的,奈何兩位上將性子都太直率,最終鬧成這一步。
宋時輪回到延安,好幾年沒能帶兵,因為這事做了不少檢討。蕭克則因為麾下兵力不足,沒能打開局面,最終挺進軍番號被撤銷。雙輸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