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的一天,4名重癥偽膜性腸yan患者因為高燒、脫水和腹瀉不止被推進了醫(yī)院,在抗生素療效甚微的情形下,眼見病人垂危,美國醫(yī)生Ben Eiseman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將處理后的病人家屬糞便,灌進了患者的腸道…..奇跡的是,病人竟真的好轉(zhuǎn)了!
圖注:在口服抗生素早期,Ben Eiseman醫(yī)生考慮引入正常菌群來對抗患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腹瀉
放在過去,這或許讓人驚奇,可如今再用糞便移植的思路打開看則不足為奇:上述患者腸道菌群嚴重失調(diào),“借屎一用”本質(zhì)上是借來了健康的腸道菌群!那如果,借“屎”能救腸道,那它是否也能救救失憶的“腦子”?
畢竟,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雙向交流系統(tǒng)(即腦-腸軸),在抑郁[1]和帕金森病[2]等jb中角色突出,而腸道菌群正是其中的核心“情報員”之一。對此,最近這篇由國外學者發(fā)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表示:能[3]!
鼠鼠:借人之菌,扶我之腦
為了考察人類腸道菌群對小鼠記憶力的影響,研究人員將來自健康年輕志愿者的糞便,以每周2次,連續(xù)3個月的療程喂給了正值中年的小鼠。為排除干擾,移植前這些小鼠的腸道菌群已提前被抗生素處理。移植前后,研究人員分別采集了相關(guān)樣本并對小鼠進行了認知行為測試。
圖注:實驗流程示意圖(抗生素處理能盡可能地減少宿主原有的腸道菌群,以便讓移植的菌群更好地定植)
在吃完人類便便后,這些小鼠的記憶力出現(xiàn)了三種情況:積極組無效組以及消極組。有趣的是,吃便便之前,積極組(記憶力變好)小鼠的記憶力原本是最差的,而記憶力變差組小鼠本來記憶力最好。如此來看,來自人類的便便確實能讓小鼠的記憶力發(fā)生改變
圖注:吃便便前后小鼠空間工作記憶表現(xiàn)(左及中圖分別為單只變化和不同組別的平均變化)
不過說白了,便便也只是腸道菌群的外在代名詞。既然吃便便能改變記憶力,那吃后對不同記憶力表現(xiàn)的小鼠來說,它們的腸道菌群一定有區(qū)別:
來自小鼠的糞便微生物組樣本揭示,所有組小鼠的糞便微生物組成和豐富度都在吃過便便之后增加了。吃便便以前,小鼠糞便微生物主要為擬桿菌門和厚壁菌門,吃便便后疣微菌門增加并使其他兩種微生物變少了。
圖注:吃便便前后,不同記憶力表現(xiàn)小鼠的糞便樣本中微生物的特征
胃腸道微生物組樣本進一步揭示,不同記憶力表現(xiàn)的小鼠之間,胃腸道微生物在物種豐富度和均勻度,以及物種總數(shù)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
圖注:反映物種間進化關(guān)系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圖(上)和反映物種傾向于同時出現(xiàn)或相互排斥的共現(xiàn)網(wǎng)絡圖(下)也揭示:不同記憶力表現(xiàn)小鼠的腸道微生物存在差異
以微生物組成具體來說,在門水平上,厚壁菌門的相對豐度降低(積極組為28.943%,無效組為43.796%,消極組為49.618%),而疣微菌門的相對豐度增加積極組為42.974%,無效組為29.403%,消極組為16.264%),且這種變化趨勢在積極組中尤其明顯
圖注:吃便便3個月后,門水平上微生物組成的變化
變聰明,原是這位神“菌”在助攻
發(fā)現(xiàn)沒?不管是小鼠的糞便還是胃腸道微生物樣本,都顯示一類名為“疣微菌門”的細菌出現(xiàn)了增殖。什么?沒聽過?不打緊,你只要知道,咱的老熟人Akk菌,正出自該菌“門派”!
圖注:Akk菌,是菌疣微菌門中最著名的細菌之一
那記憶力變好和Akk菌會不會有關(guān)系呢?
研究者發(fā)現(xiàn),吃便便后記憶力變好和變壞的小鼠腸道里,有5種細菌的豐度變化十分明顯。其中Akk菌和Olsenella profusa菌在記憶力變好的小鼠腸道中增加顯著,Kineothrix alysoides菌和其他2種細菌在記憶力變差的小鼠腸道中明顯增加
圖注:吃便便后小鼠腸道菌群中5種細菌變化顯著
考慮到Turicibacter sanguinis等厭氧菌并不常見,Akk菌較之豐度高,且只有Akk豐度的增加與宿主記憶力改善呈明顯的正比關(guān)系。因此,研究者斷言,盡管5種細菌都和小鼠的記憶力有關(guān)聯(lián),但Akk菌是其中唯一真正與小鼠記憶力改善密切相關(guān)的細菌
圖注:不同微生物門的豐度與認知表現(xiàn)變化之間的關(guān)系
所以,不難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記憶力變好與Akk菌的增加有關(guān),而記憶力不變或變差可能是Akk菌的增加效應還不明顯,不足以引起記憶力改善。換句話說,純吃便便難免同時引入多種微生物,包括那些對認知功能有潛在危害的細菌,這可能會抵消Akk菌的益處
為進一步驗證上述結(jié)論,研究者單獨引入Akk菌(包括了Akk的兩種菌株GMB 0476和GMB 2066),觀察了它對有認知衰退風險老年小鼠的干預效果!
事實證明,在3個月的口服實驗中,兩種Akk菌株均能提高老年小鼠的記憶力,且GMB 2066菌株(記憶能力從基線的61.8%增加到66.8%)的效果比GMB 0476菌株(從61.8%增加到65.7%)更好。足見,在不受其他微生物“干擾”的情況下,Akk菌的確有改善記憶力的本事。
圖注:兩種Akk菌株均能逐漸提高老年小鼠的記憶力
潛在機制?與大腦“肥料”分子有關(guān)
Akk菌具體通過什么方式改善記憶力的,研究者也進行了探討:
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是一種在哺乳動物體內(nèi)廣泛分布的蛋白質(zhì),在大腦中尤為豐富,被視為大腦健康的“肥料”。BDNF能促進大腦神經(jīng)元的生長、連接和生存,是學習和記憶形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分子。
圖注:BDNF就像是大腦的“神奇生長素”
研究顯示,Akk菌可能正是通過增強海馬區(qū)BDNF的表達來提升認知力的。在實驗中,喂食兩種Akk菌株的老年小鼠,其大腦海馬區(qū)的BDNF表達水平均顯著升高。其中,菌株GMB 2066喂食組的BDNF表達最強(熒光更強),對應的記憶能力也最好。
圖注:兩種Akk菌株均能增加大腦BDNF的表達
這與之前的行為學測試結(jié)果高度一致,BDNF表達的變化可能正是Akk菌改善記憶力的關(guān)鍵通路
至于Akk菌如何具體影響B(tài)DNF表達的,基于經(jīng)典的“腦-腸軸”理論,目前一些初步的發(fā)現(xiàn)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NO.1 減輕yan癥的影響
yan癥會抑制BDNF的表達[4]。
Akk菌能維護腸道屏障,減少脂多糖(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能激活yan癥)的泄漏,并降低系統(tǒng)性yan癥[5],已被證明能通過減輕神經(jīng)yan癥和促進神經(jīng)發(fā)生改善帕金森病[6]。通過緩解yan癥,Akk可能恢復BDNF的表達。
圖注:Akk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的腸道屏障功能和內(nèi)源性dm素(如2-棕櫚酰甘油,能調(diào)節(jié)腸道屏障功能和yan癥)水平的影響
NO.2 委派代謝產(chǎn)物“發(fā)力”
Akk菌也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代謝物,影響B(tài)DNF的表達。
BDNF水平與抑郁癥發(fā)作息息相關(guān)。在重癥抑郁癥中,Akk菌顯著上調(diào)了腸道菌群代謝活動相關(guān)產(chǎn)物β-丙氨酰-3-甲基-l-組氨酸的水平,并加速了外源性藥物依達拉奉的代謝,間接恢復了海馬區(qū)BDNF等的表達,從而起到了一定抗抑郁效果[7]。
圖注:BDNF失調(diào)與抑郁癥有關(guān)[8]
此外,Akk菌產(chǎn)生的丁酸等短鏈脂肪酸也可能通過迷走神經(jīng)或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腦部,間接刺激BDNF表達的上調(diào)[9,10]。
盡管目前,Akk改善認知的具體機制仍未完全揭曉。但派派相信,隨著研究漸入佳境,未來在“Akk菌-腸-腦”這條軸上,清晰描繪出它助力大腦變聰明的路徑只是時間問題。屆時,通過精準調(diào)控腸道菌群來改善大腦功能,將變?yōu)榭赡堋?br/>
此外,以往大多數(shù)研究腸道菌群與認知的,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對老年癡呆等jb的改善上面。而本研究則將目光投向了自然衰老的小鼠,并證明Akk確有使人變聰明的潛力。想在“未病”之時就提前為大腦加油提效,Akk菌,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 TIMEPIE ——
號外!時光派第六屆衰老干預論壇火熱籌備中!集結(jié)哈佛、劍橋、北大、巴克研究所等40+學者與行業(yè)領(lǐng)袖,于9月20日-21日空降上海,衰老干預特別課程:洞悉長壽行業(yè),搭建合作平臺丨生物極客閉門會議:聚焦抗衰實踐可復制性丨抗衰科技博覽會:五大方案,產(chǎn)學深度交融。千人”長壽盛會“,期待有你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