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景區,機器狗進行登山測試。(圖/新華社)
戴上VR(虛擬現實)裝備,在虛擬景區中開啟奇妙的探險之旅;走進博物館,在數字交互過程中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跟隨舟楫視角,一鏡盡覽大運河兩岸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五一”假期臨近,全國多地旅游景區連日來紛紛宣傳旅游特色、展示科技賦能帶來的新玩法、新體驗。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開始融入科技元素,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也為景區的服務和管理帶來了創新與變革。
科技賦能旅游,為游客帶來更多更炫的新體驗。今年“五一”假期,當漫步在夜晚的重慶洪崖洞,借助于全息投影技術,你會看到街道上突然“冒出”的古代商船,船帆揚起、燈火通明,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一個虛實交融的奇幻世界;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鎮,你將會偶遇穿梭在街頭巷尾的智能“機器狗”,這些科技感十足的“新員工”,不僅能進行景區巡視、擺拍互動,而且能進行表演、陪同逛街等,讓古北水鎮瞬間“賽博朋克”;在陜西的一些博物館,戴上VR眼鏡后,你會立刻看到“活靈活現”的兵馬俑,當古老的文物有了全新的生命力,歷史文化的魅力也撲面而來,將冷冰冰的文物變成了能互動的“小伙伴”。科技賦能旅游,就像給傳統旅游產業裝上了“超級引擎”,帶來全新的產品、場景和體驗。美國《旅行與旅游世界》網站評價,中國“旅游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將在改變游客體驗城市的方式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追求沉浸式、技術驅動的旅行者提供更多機會。”
智能系統為景區服務管理帶來便捷與高效。科技正在促使很多旅游景區的服務與管理變得更加智能化。今年“五一”假期,智能票務系統,讓你可以通過手機購票,無需排隊等待;智能停車系統,能自動引導你找到停車位,節省找車位的時間;智能安防系統,則為景區的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正在通過人工智能(AI)來提高服務管理的質量。今年以來,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武功山、楊岐山,廣西遇龍河,重慶三峽龍脊等景區已先后接入DeepSeek大模型,優化了智能交互、場景服務和伴游體驗。例如,黃山AI旅行助手通過微調DeepSeek基礎模型,并搭載黃山知識庫系統,顯著提升了回答游客咨詢的準確率。這種精準的服務,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也為景區帶來了更高的運營效率。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教授俞昊評價稱,不久的將來,消費者將更多通過人工智能代理來規劃旅行。這種開源模式將為中國旅游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在國際旅客行程定制、個性化服務及產品預訂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
技術支撐為科技成果轉化開辟新路徑。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勢頭良好,相關技術不斷優化升級,為景區智能導覽、智能客服等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機器人技術領域,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機器人技術不斷發展,使得商業化機器人性能可靠,能在旅游景區承擔不同的工作任務。這些科技成果在旅游景區的廣泛應用,證明了中國科技發展已逐漸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推動了各個產業的變革與升級,旅游景區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展望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旅游市場的持續發展,科技與旅游景區的融合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游客帶來更多驚喜,也為中國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發展開辟新的路徑。新西蘭天維網不久前報道稱,中國文旅融入科技活力,人工智能、機器人服務為游客帶來了全新體驗。尤其是“外骨骼機器人”在中國景區得到應用,它猶如人體外置骨骼,能幫助游客緩解旅途的勞累,從而優化旅行體驗。英國《衛報》曾評價稱,中國正加速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科技成果不僅增強了國內信心,也為全球科技格局帶來了深遠影響。
科技元素的融入不僅提升了游客體驗,也促進了景區管理現代化,推動了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隨著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景區將變得更加智慧、開放和具有吸引力,讓人們在探索自然與文化之美時,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震撼。(海外網評論員)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