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萬物生長。走進山西呂梁山腹地的興縣康寧鎮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內,羊肚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菌棚地里,小心翼翼地從土壤中捧出“菌中之王”,這是康寧鎮試種羊肚菌的首個豐收季。這一個個珍稀菌菇不僅是美味食材,也是養生佳品,更是帶動農民增收的“金鑰匙”,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呂梁山區的特色致富路。
在標準化大棚內,暖意與泥土氣息撲面而來,一幅產業興旺的美好景象映入眼簾,形似蜂巢狀如羊肚的菌帽飽滿鮮嫩,工人們手指揮舞間精準采收,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康寧鎮黨委、鎮政府為推動鄉村振興,結合本地實際,與河北省農科院合作,啟動羊肚菌產業項目,并邀請羊肚菌專家賈乾義教授為當地農戶傳授羊肚菌生產技術,目前使用“晉北旱作栽培法”試驗種植面積已達30畝。
基地技術專家劉玉英介紹:“羊肚菌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和多糖,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腸道功能。基地共有30個羊肚菌大棚,共占地50多畝,去年11月播種,現在已到出菇和采收階段。從當前情況看,羊肚菌長勢良好,預計每畝產量能達到1000至1500斤。”
羊肚菌試種成功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為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從大棚搭建、菌種培育、營養包制作,到種植、采摘和銷售,整個產業鏈帶動周邊50余名村民參與,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雙贏。
康寧鎮安家莊村68歲的任冬梅是個種地能手,去年農業園區運行以來,她便成了全鎮首批“持證上崗”的產業工人,負責羊肚菌的培育、種植、采摘,每月能掙2800元的勞務費用。任冬梅笑著說:“過去靠天吃飯,收成沒保障?,F在成了產業工人,旱澇保收,收入穩定,日子更踏實了。”
在產業發展中,康寧鎮大力推廣羊肚菌標準化生產技術,引導農民科學種植。首次種植的成功,為基地發展增添了動能,注入了信心。劉玉英表示:“試種后發現,興縣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羊肚菌的生長環境。今年秋天,我們計劃將種植推廣到其他鄉鎮,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
羊肚菌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黨建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康寧鎮鎮長王建偉表示:“羊肚菌的試驗種植獲得成功,給我們全鎮產業發展增添了信心。下一步,我們將聚力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擴大種植規模,在產業全鏈條做好增收文章,讓‘山珍’走出黃土高原,助力更多農戶共享產業紅利,把羊肚菌種植打造成為康寧鎮的特色招牌產業。”
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縣縣委書記喬云表示,羊肚菌撐開的不僅是致富傘,更是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春天與希望。而產業振興又是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下一步,我們要以綠色原生態有機產品為定位,全力打造羊肚菌特色品牌,從“種得好”跨越“賣得好”,推動興縣羊肚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楊海峰、張勇)
來源: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