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之聲網訊 (永吉法院 馮倩)作為永吉縣人民法院的一名員額法官,我還同時兼任永吉縣特殊教育學校法治副校長的職責。
3月,春光正好,學生剛剛返校。我又來到了特教學校,步入熟悉的講堂,孩子們早已在座位上雀躍地張望向我招手,這已經是我第四次來這里進行普法講座了。
這一次的普法內容有生動的案例,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家暴法》和民事責任年齡方面知識點的普及。互動環(huán)節(jié)穿插著一些趣味小問答,孩子們連續(xù)搶答著問題,熱烈的鼓掌并積極的參與其中。那一刻,關于法治愛的教育完成了最動人的閉環(huán)。
講堂結束后,校長很動容地帶領孩子們歡送我們,并說:“感謝永吉法院做的這份公益,讓每個生命都能在關愛中生長”。我也順勢邀請老師和孩子們今后也可以來到我院進行實地參觀,感受真實的庭審現場。
記得那是2022年11月的一天,我第一次走進永吉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熱情的帶領我和助理參觀了校園的教學區(qū)和生活室,教室里設有特色教具和康復器械,還有很多精美的手工藝品。
校長向我介紹學校在校生的情況,學生多數都是身體殘疾或智力障礙無法正常上學的孩子,不像普通學校可以按照年齡分班、教學,這里則是根據行為能力、智力發(fā)育程度分班管理。
孩子們大部分來自永吉縣的各個偏遠鄉(xiāng)鎮(zhèn),很多是留守農村的老人在照看,生活貧困且半自理狀態(tài)。校區(qū)實行每周住宿制,趕上寒暑假學生們返校后,生活老師都要給他們的個人衛(wèi)生做徹底清潔,往往在學校得到的護理比家里更細致干凈。教職工們的任務就是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教會這些孩子自理能力以及基本的生存技能,如簡單的廚藝,安全用火用電的常識守則,并教授一些編織、繪畫、樂器、刺繡等手藝活。
幾年下來,這里的孩子們對我越來越熟悉,也愈發(fā)親近,我每次去都有回家看看的心情,不失為一場雙向奔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