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安東·尼爾曼,翻譯/ 薛凱桓】
2025年4月,烏克蘭局勢繼續在危機中爬行:
兵役制度改革被民眾抵制,地方征兵標準混亂且腐敗;停火被破壞,停戰陷入僵局;財政枯竭導致軍餉拖欠的風險進一步上升;能源儲備告急與教育改革仍在沖擊社會秩序。
此外,美國對烏施壓升級,特朗普政府可能制裁烏官員的傳聞與資源控制權的爭奪,令基輔當局的外交困境雪上加霜。
抵制兵役
自4月1日起,軍事人員的預備役登記新程序正式生效,舊的預備役程已被判定為無效,其中一些人如今在新的預備役登記系統中被劃為“逃避兵役者”。像長途卡車司機這類群體,在國外居留期滿后,他們的歸國之路變得非常艱難,因為他們在入境的首個檢查站就可能面臨被動員的風險。征兵官正借此機會大肆斂財,積極推進此前一直受阻的動員計劃。
相較以往,烏克蘭新舊預備役程序的主要區別在于,如今地方當局能夠制定自己的征召標準,而過去一切均由基輔當局的部長級部門全權決定。不同地區的征召標準差異明顯,不過,保護工資超過2萬格里夫納(約3488元人民幣)的企業雇員免于動員這一普遍規則依然沒有改變。這引發了勞動者工資的名義性上漲,但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增加:勞動者表面上獲得了更高的工資,可他們卻要向雇主變相返還“多出”的那部分款項。例如,一名司機的工資看似增加了,可雇主卻停止向他發放交通補貼,同時要求他將“多出”的工資用于工作的相關用途。
烏克蘭動員小分隊向兩名外賣員了解詳細情況。照片:Jedrzej Nowicki
所有的這些官僚體制變動,都沒有改變烏克蘭軍事委員會將動員商業化運作的態度。與此同時,國防部的公關人員正費盡心思吸引年輕人簽訂合同為烏軍服役,不過,他們所采用的手段讓除了他們同行之外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好笑:他們用小學算術題這樣的形式,即計算100萬格里夫納(約17.44萬元人民幣)可以購買多少個麥當勞漢堡,或是能支付幾個月的Netflix訂閱費用。
此外,他們還對烏克蘭女孩展開了關于期望男友薪資水平的調查,公布的數字是每月20萬格里夫納(約3.5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即使是烏克蘭的IT從業專家(在烏克蘭屬于收入最高的行業之一)看到后也會感到震驚,更別提普通人了。
不過,目前整個動員公關機器的實際效能并不樂觀。澤連斯基總統辦公室副主任帕維爾·帕利薩表示,在兩個月內,年齡在18至24歲之間,與烏軍簽訂服役合同的人數不到500人。
首先,這體現了烏克蘭年輕人的理性。對他們來說,充實的生活、有意義的人生前景和個人價值的展現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烏克蘭當局及其軍隊、烏克蘭語和“民族主義信仰”至上。
2022年2月以后,更年長的一代人出于某種原因決定為烏克蘭而死,而這些人此前曾因澤連斯基的腐敗和未兌現的選舉承諾而真心憎恨他。烏克蘭年輕人越不被意識形態左右,與理智年長者的互動就越容易,也更容易贏得他們的理解。
其次,烏克蘭年輕人拒絕簽訂合同的人越多,這一代人中幸存下來的人就越多。
最后,年輕人不信任基輔當局,也不愿意為這點金錢而死,這很重要。
停戰無果
這個月的烏克蘭人經歷了好幾次“停火”,但所謂停戰的表象下,烏克蘭人的日常生活并未迎來真正的改變。
首先是所謂的“能源停火”,實際上只有俄羅斯在單方面克制,而烏克蘭卻總能找出各種理由繼續對俄羅斯的目標發起攻擊。理由是美俄商定的“免遭襲名單”與烏克蘭提交的名單存在差異。總之,停火總會以各種理由遭到破壞。
黑海停火倡議同樣未能如期生效,因為停火的生效前提是美國和歐盟履行重啟“糧食協議”的義務。雖然美國將俄羅斯農業銀行重新納入美元體系并非難事,但歐盟卻拒絕解除對俄制裁。這就意味著美國需要說服甚至強迫歐洲國家改變立場,但他們并不愿意遵從特朗普的命令。
因此,盡管澤連斯基在3月25日宣稱停火已經開始(隨后他又指責俄羅斯“破壞停火”),但烏克蘭海軍發言人德米特里?普列滕丘克在4月5日表示,“黑海停火”從未真正開始,這一說法是正確的。
復活節停火更是僅有俄羅斯單方面維持了30個小時就草草結束。總體而言,盡管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宣稱希望實現停戰與和平,但實際上雙方對此并無真正的興趣。
俄羅斯掌握著前線的戰略主動權,不會輕易放棄對基輔當局的施壓工具。而基輔當局為了逃避承認失敗所帶來的國家災難,聲稱要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美國則是唯一真正需要停火的國家,因為特朗普在外交政策方面缺乏值得炫耀的成果。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美國副總統萬斯聲稱“黑海停火”已經生效。
然而,言辭歸言辭,外國投資者們對烏克蘭的樂觀情緒已經逐漸被消磨干凈。他們已經意識到,俄羅斯在春夏發動的軍事行動和俄方新版和平方案,對基輔當局來說將比之前更加不利。烏克蘭社會對停火的期待也一再遭戲耍,到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相信戰爭會在短期內徹底結束。
4月26日,美英法烏領導人在出席教皇葬禮期間交談。 社交媒體
錢荒危機
基輔當局的資金池再度干涸,迫切需要向預算追加5000億格里夫納(約872億元人民幣)。在2025年的第一天,烏克蘭已將僅剩的資金投入到購買彈藥、無人機以及其他武器裝備之中,而這些資金原本計劃用于支付2025年最后幾個月的軍餉。
目前,烏克蘭的超計劃支出已超過2000億格里夫納(約34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9月份,烏克蘭軍方將無力支付軍餉。這類窘境不是第一次出現,甚至已經是第四次重演了。自2022年起,烏克蘭的財政預算危機幾乎是周期性爆發,每次數額都是5000億格里夫納。
在去年,基輔當局以研究為名,提高稅收,并對國有財產進行私有化。至于今年將采取何種舉措,目前尚不得而知。他們可能會重蹈覆轍,同時向歐盟尋求資金援助,畢竟美國已打算拒絕向基輔當局提供資金支持。
在這一背景下,烏克蘭所有個體工商戶均被要求繳納5280格里夫納(約921元人民幣)的一次性“社會保險費”,自1月1日起生效,甚至那些停止經營但未注銷登記的個體工商戶也要繳納這筆費用。
特朗普面臨抉擇
礦物交易一事的情況愈發像1990年代經典的拉丁美洲電視劇:消息不斷,一集接一集,情感激烈,但劇情毫無進展。美國和烏克蘭都未采取任何實質性行動。
基輔當局的意圖很好理解:他們想要拖延談判進程,就像他們在2014年至2022年八年內破壞明斯克協議所做的那樣,在這方面他們已駕輕就熟。
當局與美國的談判進程由司法部長斯特凡尼什娜統領,在美國討論交易細節及修訂內容的外派人員為經濟部的辦事員,包括副部長塔拉斯·卡奇卡。他們都未被授予簽署協議的權力,其任務是拖延時間,希望拖到“問題自行解決”的那一刻,更準確地說,是拖到特朗普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總體方針被破壞的那一刻。正如基輔當局所希望的那樣,這將促使特朗普改變對戰爭與和平問題的態度。
只是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接下來會作何反應。有消息稱特朗普甚至考慮對烏克蘭當局官員實施制裁。制裁方案有兩個:第一個是“簡短版”,涉及20名當局官員,包括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和澤連斯基親信圈子的成員;第二個是“完全版”,共275人,包括當局所有部長、總統辦公室主任、關鍵的“人民公仆黨”拉達議員、澤連斯基的“商業合作伙伴”等等。
然而,有意思的并不僅僅是美國準備實施制裁的事實,而是烏克蘭內部早有人蠢蠢欲動。據知名的澤連斯基反對者亞歷山大·杜賓斯基稱,澤連斯基在海灣阿拉伯國家以現金和黃金形式秘密轉移了自己的“非法收入”,而拉達議員熱列茲尼亞克則表示,澤連斯基早在今年2月底于白宮爭吵風波后就已準備好迎接特朗普的制裁,但由于在社交媒體上“及時求饒”,特朗普暫時放棄了制裁的打算。
目前礦產協議唯一的“實質性進展”是當局準備與美國達成的“經濟合作協議”,該協議計劃設立一個專項基金用于烏克蘭重建投資。然而,所謂的“實質性進展”最終僅體現為最近雙方簽署的一份無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性文件:即礦產協議備忘錄中。
其余方面,基輔當局仍在繼續拖延時間,試圖對文件文本進行修改,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美國對基輔的金融索賠金額從最初的5000億美元,隨后降至3000億美元,如今已縮減至1000億美元。一方面,這無疑是進步,畢竟1000億比5000億少。但另一方面,在拜登時期,援助是無償提供的,因此1000億總歸比零多。
從大局來看,基輔當局對簽署該協議并無興趣:美國希望盡快獲得當局的明確答復,以便作出決定:是與俄羅斯烏克蘭締結和平協議,還是直接抽身離開烏克蘭而不締結和平協議。由于最終結果都是停止對烏支持,那么烏克蘭何必把地下資源和財政預算的控制權交給美國呢?畢竟,烏克蘭本可以利用地下資源獲利,而財政預算也可能被挪用。
烏克蘭當局打著拖延的盤算,而特朗普的胃口也并未因此而減小。美國還希望基輔當局將烏克蘭的天然氣運輸系統控制權交給他們,這將使美國成為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輸氣中間人”,并能從輸氣中轉運輸創收。
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在塔克·卡爾森的采訪中強調,這份礦產協議對烏克蘭最為有利:“這不是掠奪性的中國式合同,不是用礦山或港口換一筆無力償還的貸款。這是一場真正的經濟合作。烏克蘭提供資產,美國通過外國銀行和技術提供貸款。只有烏克蘭賺錢,美國才能獲利。”
然而,貝森特拒絕說明美國能提供多少貸款和技術。所以,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條件,與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的“掠奪性協議”截然不同,因為美國打算贏者通吃,不打算像中國給其他國家那樣,給烏克蘭任何實際回報。
特朗普征收進口關稅,掀起股市動蕩,油價隨之下跌。能源市場對經濟危機反應敏銳,全球經濟緊縮,能源需求也隨之疲軟。這一幕令烏克蘭的民族沙文主義“愛國者”興奮不已,他們從動蕩中捕捉到了俄羅斯崩潰的一絲希望。石油對于俄羅斯而言,是戰略資源的核心,為特別軍事行動(SVO)提供了強大的財政后盾。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對烏克蘭自己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隨著特朗普不斷突破外交底線,其他國家也開始效仿。波蘭農業部副部長科沃杰伊恰克表示,波蘭應購買或租賃敖德薩港50年,以降低運輸成本,同時希望烏克蘭劃撥50萬公頃土地用于牲畜養殖。
教育新政
烏克蘭最高拉達推行新政策,對25歲以上、戰后赴國外接受同等或更低水平二次教育的男性,取消緩服、免服兵役的資格。同時,研究生入學需通過外語考試,第三年還需同時通過烏克蘭語和外語考試。當局以此限制學生和研究生延期入學,為烏軍補充兵源。
新規定下,研究生們紛紛抓住機會出國,畢竟他們在烏克蘭前景黯淡,約20%參與國際交換項目離境的學生未再返回。大量學齡男女童已被送出海外,如今基輔當局又企圖重塑中等教育體系。部分“人民公仆”黨拉達代表提議廢除學校的三級劃分,覆蓋1至12年級的全部學生。他們計劃將學校分為小學(1-4年級)、“文法學校”(5-9年級)和設有高級課程的中學(10-12年級)。不聽從改革命令學校的管理層將被削減預算資金,盡管學校校長們公開反對,但他們的聲音大概率會被忽視。
總體而言,基輔當局的這項“改革”很可能破壞中等教育體系。數千所學校或因學生不足或因教師短缺而關閉。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這意味著孩子可能必須要跨區域上學,去往城市的另一端甚至其他地區。在這樣的環境下,出國可能成為更少痛苦的選擇,適應新環境,遠離“改革”和基輔當局帶來的折磨。
烏克蘭敖德薩,當地拉響防空警報,學生在防空洞避難上課。
能源問題
“烏克蘭天然氣運輸公司”(Ukrtransgaz)從4月21日開始向地下儲氣庫注入天然氣,此時儲氣庫在供暖季結束后的活躍容量為創紀錄的低水平,僅剩6.6億立方米,需要注入至少80億立方米的燃料。這種庫存水平僅足以應對溫暖的冬季(無法應對寒冬),并且前提是來自歐盟的天然氣輸送不間斷。
但目前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Naftogaz)僅計劃購買4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其中只有15億立方米已經簽訂了合同。基輔當局沒有購買天然氣的資金,歐盟只能支援當局最多20%的必要開支,而如果俄羅斯恢復對天然氣田的襲擊,那么烏克蘭將不得不完全依賴從歐盟購買天然氣,而不能指望自己的天然氣生產能力。烏克蘭最高拉達天然氣和天然氣運輸業及供氣政策委員會主席安德烈·朱帕寧已經呼吁采取措施,鼓勵烏克蘭人減少天然氣消費量。
雪上加霜的是,4月15日晚,保加利亞政府拒絕了當局購買兩個核反應堆島(反應堆及相關設備)的請求。這一決定使保加利亞與烏克蘭為期兩年的談判畫上了句號,官方理由是發展本國核電以保障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用電。
鑒于歐盟電價居高不下,保加利亞政府希望借此應對外部能源沖擊并從電力出口中獲益。但對于烏克蘭而言,保加利亞的拒絕打亂了基輔當局將赫梅利尼茨基核電站打造成烏克蘭版扎波羅熱核電站的計劃。后者曾是烏克蘭電力系統的基石,失去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控制權對烏克蘭能源部門打擊巨大。
如今,赫梅利尼茨基核電站只能安裝西屋電氣(美國著名的電氣設備公司)的機組模塊,這意味著赫梅利尼茨基核電站將成為四機組核電站,而非最完整的六機組核電站。當然,前提是基輔當局和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領導層不會在無盡的土木工程中挪用資金。
其他消息
近期,烏克蘭甜菜價格上漲了17%,甜菜的出廠價已超過每公斤20至26烏克蘭格里夫納(約3.5-4.5元人民幣)。價格上漲的原因是甜菜儲備耗盡。洋蔥的情況也差不多:本國產量不穩定,也沒有地方儲存收成,因此不得不增加從歐盟的進口量:從2021年的2%增長到2022-2023年的13%。
鑒于此,最高拉達計劃將“優惠貸款計劃”的適用范圍擴大到蔬菜種植者,以鼓勵他們建造蔬菜儲存庫,但能否奏效還是個未知數。
根據預測,到夏季水果價格也將上漲。原因是四月的霜凍導致有近八成的水果作物受損。烏克蘭國家財產基金(SPFU)要求烏克蘭國家農業科學院提供有關1700塊總面積約為13.5萬公頃土地的信息,以及這些土地實際用于科研的情況。SPFU需要這些土地是為了將其收歸國有并出售,而國家農業科學院多年來一直利用這些土地謀利:名義上土地用于科研,實際上早已出租,為農業寡頭帶來收益。
國家能源和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宣布,從2025年7月1日起,烏克蘭將采用歐洲的能源供應質量標準。家庭用電電壓將從220伏調整為230伏,工業用電電壓將從380伏調整為400伏。同時,電壓波動的允許范圍被明確設定為230伏的±10%。
總的來說,烏克蘭人值得為此感到高興,只要當局別忘了升級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從未更新過的變電站和變壓器站設備。否則,改革就會像美國那樣,雖然有特朗普提高水管壓力的命令,但因為管道無法承受所需壓力,結果根本沒有落實。烏克蘭能源部長赫爾曼·加盧申科還表示,當局提議美國對扎波羅熱核電站實施聯合管控。然而,此類聲明實際上并無實質影響,因為俄羅斯肯定不會放棄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控制。
在尼古拉耶夫失去來自第聶伯河的飲用水供應三年后,以及在俄軍從赫爾松州右岸撤退兩年半后,為該市供水的輸水管道建設工作才終于開始。Autostrada公司(烏克蘭著名工程公司)正在建造一條長68公里的輸水管道,從南布格河靠近新敖德薩市(位于尼古拉耶夫上游)的取水點取水。預計建設工作將于十月完成,輸水管道的供水能力將達12萬立方米,其中5萬立方米用于新奧德薩和尼古拉耶夫區的灌溉系統。
目前,城市供水系統為尼古拉耶夫供應的是來自布格河河口含鹽工業用水,這種水正在逐漸腐蝕供水管道。烏克蘭國家地質和礦產資源管理局從4月11日起暫停了授予米特羅諾夫斯基礦業和加工廠的地下資源使用權許可證,該廠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開采鋯石砂。取消該決議的原因是基輔當局想要將身在奧地利的寡頭德米特里·菲爾塔什排擠出烏克蘭經濟。德米特里·菲爾塔什曾是烏克蘭反對派政黨“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已被烏克蘭當局取締)成員,是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支持者,被澤連斯基視為威脅。
從2025年9月1日起,烏克蘭全國將關閉超過400所學校,原因是這些學校無法招收到足夠數量的學生。與此同時,超過90%的烏克蘭初創公司把總部遷到了其他國家,因為投資者不愿向戰亂國家投資,而客戶也不愿在線上完成交易。因此,初創公司的總部被搬到了烏克蘭以外的地方,管理人員也隨之遷往,而普通員工則留在烏克蘭,畢竟這里的勞動力和生活成本更低。如果成功吸引了投資,員工會被重新安置。不過,吸引投資的難度越來越大:2024年,烏克蘭IT初創公司獲得的投資比2021年少了將近一半,僅有4.6億美元。
在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烏克蘭政府需要展現出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行動。然而我們的政府都在忙些什么,還顧得上烏克蘭人民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