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為“嬋寶小助理”“全妹福利號”等多個賬號,使用全紅嬋賽后接受采訪和家人直播的畫面,用AI合成相應的聲音,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以“全紅嬋家建別墅”“全紅嬋為觀眾送上福利”等話題吸引觀眾,博取流量。
視頻里呈現全紅嬋受訪的畫面,內容卻被AI篡改為介紹土蜂蜜、駱駝奶粉、洗衣凈等商品,并推薦觀看者點擊商品鏈接購買。評論區有用戶被合成視頻欺騙,表示“支持全紅嬋,值得購買。”
社交媒體上的合成視頻帶貨截圖
4月29日,全紅嬋父親告訴記者,有人用AI偽造一家人聲音賣蜂蜜,他們也沒有辦法。“幫我辟謠一下,我沒有賣這東西,什么蜂蜜才十幾塊錢一斤,拿糖來搞都搞不到。”
據悉,全紅嬋的父母長期靠種植水果維持生計,全紅嬋的大哥全進華是一名三農主播,帶貨湛江本地的特產水果,全紅嬋的母親也時常入鏡,全家人直播帶貨曾引發不少網友的質疑。
對此,全進華在采訪中表示:“我現在在自媒體上發發視頻,主要是想帶動‘三農’產品進行銷售。為什么做這個呢?一是我媽媽身體不好,做這個比較自由,可以兼顧照顧長輩。二是我們這邊種有很多水果,特別是菠蘿,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滯銷。因為種得太多,行情波動較大,沒人來收的話,水果就爛在地里,所以我想幫一下他們。”
他說:“雖然我還不是個(流量)很大的博主,也不一定能賣出很多東西,但我希望盡自己能力幫助家人、村里乃至湛江以及其他地方的農產品進行銷售。”
此前曾有多位明星被AI侵權
2024年4月,北京互聯網法院宣判全國首例“AI聲音侵權案”,明確認定在具備可識別性的前提下,自然人聲音權益的保護范圍可及于AI生成聲音。法院認為,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錄音制品中的聲音構成侵權。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建議“加強‘AI換臉擬聲’違法侵權治理”,并表示他本人也曾是“AI換臉擬聲”的“受害者”。
早前短視頻平臺上曾出現大量“雷軍AI配音”的惡搞視頻,涉及堵車、調休、游戲等熱門話題,雷軍兩會期間回應,“一開始我還覺得這是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但是隨著內容越來越多,網友們也都在投訴。”為此,他呼吁盡快出臺相關治理措施。
同樣,全國政協委員靳東也回應了AI換臉導致的詐騙問題,并表示“一些喜歡我影視劇的觀眾,被AI換臉視頻騙得很慘,這個性質非常惡劣,希望能建立更好的規則。”
此前,有網友向演員劉曉慶反饋有人在視頻號AI生成視頻假冒她。劉曉慶轉發并配文:“天哪,我點進去看了一下,畫面是我,聲音很像我,但不是我!這是怎么做到的?大家以后不會搞不清楚哪個才是真的我了吧?我在各個平臺都叫劉曉慶!”
4月18日,張馨予發文表示:“近期發現有品牌AI復制我的聲音,未經授權編造剪輯廣告視頻,還有減肥藥廣告,我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惡劣。在此說明我從來沒有推薦過任何減肥藥,有商家利用Ai技術非法剪輯投放廣告,我一定追究到底。”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稱,通過AI技術冒用他人聲音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而商家利用AI篡改專家說辭進行直播賣貨既侵犯了專家有關聲音的人格權益,也可能損害了專家的名譽權以及肖像權。
同時,這種打廣告的行為也涉及虛假廣告宣傳,如果所賣商品沒有宣傳效果還構成消費者欺詐,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有可能面臨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責任以及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還涉及刑事犯罪。
“平臺有權依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電子商務法》以及平臺規則履行監管義務,對違法商家采取封禁賬號、限流等處理措施。如果未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導致損害擴大的,對擴大部分與不法商家承擔連帶責任。”付建表示。
來源:封面新聞、九派新聞、新京報、荊楚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