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董大小姐在這里,估計這里面的人都是有資源有背景的二代,這個門路一般人真不知道。
有人在張雪峰直播間問過,張雪峰作為報專業頭子都一臉問號,他都不知道,可見這種內部消息只在權貴之間傳播。
真是可怕啊,普通人連看病都要避坑,這下真的不敢生病了。
都說生命不可兒戲,人命關天的事自然要更加謹慎對待。在國內,醫學生的社會地位或許不算高,但他們的培養可以說是所有學科當中最為嚴格的,從培養年限就能看出端倪,本科就得5年打底。
之后歷經10多年的學業、規培實習,最后才能獲得處方權,這基本就是國內所謂“5 + 3 + 3”醫學生的現狀。然而再看其他人,比如董小姐之流,本科是經濟學專業,回國后跨考醫學,僅用4年時間就如坐火箭般拿到了醫學博士學位,這讓普通醫學生情何以堪?
有人甚至直接把這份名單稱作自己未來看病時挑選醫生的“避雷名單”,聲稱以后看病的人也得有點學歷方面的考量,還要看看醫生的第一本科學歷。像董小姐所在的那屆叫臨床長學制試點班,這個班級是什么性質?
大家一看醫生的畢業院校便一目了然。基本上可以這么理解,這些學生本科可能學的是經濟學,甚至是西班牙語、新媒體、園藝等專業,但人家是妥妥的學霸,在具備了相應的同等學力能力之后,就能半路出家,被我國最頂尖的醫學院錄取,再經過4年的培養,便可以醫學博士的身份畢業。
而且董小姐甚至能把2年規培壓縮成一年或兩年,大家心里對此不產生懷疑是不可能的。更別提這其中的個性化操作可比正統醫學生多得多了。董小姐進入協和內科碩博連讀,就算退一萬步講,這沒什么問題,可帶她的老師是骨科的大佬。
最起碼能不能保證像高考那樣完全不依靠關系和背景來錄取人才呢?像董小姐這樣的案例又有多少呢?
所以大家要好好保護身體,永遠不要把健康寄托于醫生,要具備主動獲取健康的能力,上工治未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