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壇這幾天熱鬧得狠,共同民主黨大佬李在明,剛以89.77%的超高票率橫掃黨內選舉,穩(wěn)穩(wěn)鎖定總統(tǒng)候選人寶座,民調里更是把對手甩得老遠,青瓦臺的大門好像已經為他敞開,可這戲還沒唱完。
最高法院的司法判決像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讓李在明翻車,與此同時,代總統(tǒng)韓德洙居然打算辭職,親自跳進選戰(zhàn),保守派還在憋著勁兒想翻盤,6月的大選之前,這場政壇大地震還得震多久,李在明能笑到最后,還是保守派殺出重圍?
文案|編輯:清
韓國政壇最近的焦點全落在李在明身上,這位共同民主黨前黨魁在4月27日的黨內選舉中,以89.77%的得票率碾壓對手,拿下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這數(shù)字可不是隨便冒出來的,它直接刷新了自1987年以來民主黨系派別總統(tǒng)候選人的最高紀錄。
換句話說,李在明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把共同民主黨的氣勢推到了頂峰,黨內競選的結果一出,首爾的街頭巷尾都在傳:李在明這回怕是要帶著在野黨直接殺進青瓦臺了。
李在明的政治履歷和個人風格讓不少選民覺得他“接地氣”。從城南市長到京畿道知事,他主打的經濟政策和民生議題,戳中了不少人對現(xiàn)狀的不滿,尤其在尹錫悅政府執(zhí)政后期,經濟放緩、物價上漲,民眾對執(zhí)政黨的信任度一路下滑。
最新民調顯示,李在明的支持率穩(wěn)穩(wěn)站在48.5%,比排第二的對手高出整整35個百分點,無論是面對保守派的誰,他都像是一座翻不過去的大山,共同民主黨內部也因為他的勝利士氣大振,黨內其他派系幾乎沒了聲音,全都開始圍著他轉,準備迎接6月的大選。
但李在明的成功不只在數(shù)字上,他的競選口號和公開演講總能點燃支持者的熱情。他承諾要讓經濟更公平、讓普通人過上好日子,這些話聽起來簡單,卻精準抓住了選民的心,加上他在社交媒體上的活躍表現(xiàn),年輕選民對他的好感度也在蹭蹭上漲。
可以說,李在明現(xiàn)在不只是共同民主黨的旗幟,更成了韓國政壇的風向標,只要他能穩(wěn)住這股勢頭,6月3日的總統(tǒng)選舉,青瓦臺的大門八成是為他開的。
可李在明的總統(tǒng)路,偏偏有個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是司法問題。上個月,首爾高等法院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案件做了二審,判他無罪,這判決一出,共同民主黨上下松了一口氣,因為這意味著李在明暫時保住了參選資格。
但韓國檢方可沒打算就這么放手,他們迅速上訴,把案子推到了大法院,也就是韓國的最高法院,據(jù)消息人士透露,最高法院很可能在5月給出最終判決,這判決的結果,簡直就是懸在李在明頭頂?shù)囊话褎Α?/p>
如果最高法院維持無罪判決,李在明就能順順利利繼續(xù)競選,憑他的民調優(yōu)勢,勝算極大,可一旦被判有罪,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韓國法律規(guī)定,公職人員若被定罪,將被剝奪參選資格。
李在明要是栽在這兒,不光是他個人的政治生涯可能就此終結,共同民主黨的整個競選計劃都會被打亂,畢竟黨內其他候選人根本沒有他這樣的號召力,臨時換人幾乎等于把總統(tǒng)寶座拱手讓給保守派。
這樁司法案件的復雜性還在于它的政治背景,李在明的對手們,尤其是保守派陣營,一直把這案子當成翻盤的最后希望。韓國檢方的動作也讓不少人懷疑,這背后是不是有政治力量在推動。
畢竟李在明過去幾年一直是保守派的心頭大患,他的政策主張和執(zhí)政黨的路線南轅北轍。如果他真的因為司法問題出局,韓國政壇的格局可能會在一夜之間被重塑。接下來的一個月,最高法院的動向無疑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與李在明的勢如破竹相比,執(zhí)政黨國民力量黨這邊卻像是被逼到了墻角。民調數(shù)據(jù)毫不留情:李在明的支持率遙遙領先,而保守派陣營的候選人加起來都湊不出他一半的票,國民力量黨內部也亂成了一鍋粥,候選人還沒定下來,黨內競爭已經白熱化,根據(jù)最新消息,黨內的總統(tǒng)候選人將在5月3日正式敲定,但眼下最有可能的兩個:代總統(tǒng)韓德洙和前雇傭勞動部部長金文洙,各有各的麻煩。
韓德洙作為代總統(tǒng),原本只是個過渡角色,可最近總理室傳出風聲,他很可能在5月1日或2日宣布辭職,親自下場競選,他的團隊已經開始動起來了,部分幕僚甚至辭職去幫他籌備競選班子。
但韓德洙的問題在于,他的公眾形象偏向“技術官僚”,缺乏李在明那種能點燃選民熱情的個人魅力。加上他作為代總統(tǒng)的這段時間,政績平平,支持率始終上不去,黨內不少人覺得他未必是最佳人選。
相比之下,金文洙的勝算看起來更大一些,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是13.4%,雖然跟李在明差得遠,但在保守派候選人里已經算高的了,金文洙的資歷和政策主張更能吸引保守派選民,尤其是那些希望延續(xù)尹錫悅政府路線的群體。
他的競選團隊也在加緊布局,試圖把保守派的支持者團結起來,但金文洙面臨的挑戰(zhàn)也不小:保守派內部還有其他候選人,比如洪準杓和韓東勛,分走了不少票源。如果國民力量黨不能盡快統(tǒng)一陣線,6月的大選他們可能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保守派的策略很明確:拖到李在明的司法判決出來。如果最高法院判李在明有罪,共同民主黨就會陷入混亂,金文洙或者其他候選人就有機會趁虛而入,但這種策略的風險也很大,畢竟司法結果誰也說不準,國民力量黨現(xiàn)在只能一邊準備競選,一邊祈禱奇跡發(fā)生。
韓國總統(tǒng)選舉的結果,不只是決定誰坐上青瓦臺,還可能改變整個國家的政策方向,如果李在明最終當選,共同民主黨上臺,韓國的外交政策很可能會迎來一波調整。尹錫悅政府這幾年一直走“親美”路線,無論是在軍事合作還是經濟政策上,都跟美國綁得死死的,這種策略雖然鞏固了韓美同盟,但在東北亞的復雜局勢下,也讓韓國跟周邊國家的關系有點緊張。
李在明和共同民主黨顯然有不一樣的打算,他們的政策主張更強調平衡外交,可能會在保持韓美關系的同時,試著修補跟中國和朝鮮的關系,比如李在明過去就多次提到,要通過經濟合作和對話來緩和半島緊張局勢,這種思路如果落實,可能會讓韓國在地區(qū)事務中扮演更主動的角色,而不是一味跟著美國的步調走。
如果國民力量黨能奇跡般翻盤,繼續(xù)執(zhí)政,韓國的政策大概率會延續(xù)現(xiàn)在的路子,保守派一直把韓美同盟當成外交的基石,金文洙或者韓德洙上臺,都不會輕易改變這個方向,但問題是,保守派的執(zhí)政能力已經遭到不少選民的質疑,經濟問題和內政矛盾讓他們在選戰(zhàn)中處于下風。
接下來的一個月,韓國政壇的每一步都可能影響未來的政策走向,最高法院的判決、候選人的最終確定、選民態(tài)度的變化,都會讓這場選舉的懸念持續(xù)發(fā)酵,6月3日投票日到來之前,首爾的政壇注定不得安寧。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