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美《國家利益》發表了一篇關于美國對全球發起關稅大戰的“檄文”,認為美國已經無法避免與中國的脫鉤,但這卻不一定是壞事,這是重建美國制造業的最后機會,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美國需要有心理準備!
美國不是沒有與中國脫鉤的嘗試,從特朗普1.0時代開始,美印就協商好美國打擊中國制造業,印度接手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制造業,印度將成為美國可控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但這個計劃失敗了,現在美國擼起袖子親自上陣,到底是否能重建起美國的制造業?
美國家利益雜志:美國無法避免與中國的脫鉤
《國家利益》的這篇報道把美國的調子定的相當高,幾乎就是救世主的形象,但是現在遭到了全世界的背刺,美國必須團結一致,奮力拼搏才能度過這個難關!這論調,連特朗普估計都不好意思這么說,只有十年腦血栓的作者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
- 美國承擔了全球消費重任;
- 是世界儲備貨幣的發行者與最后的避險市場;
- 美國吸收了全球過剩資本,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 美國幫助中國7億人擺脫了貧困,承擔了天文數字的債務;
- 如果沒有美國,世界還不知道變成什么樣;
報道還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旨在扭轉一個局面,也就是中國在美國“沉睡”時系統性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對美國經濟發動了攻擊,目前美國已經面臨非常大的危機,再也沒有必要用美元“資助”一個“強制的、軍事化的”工業發達的中國。
中國利用這些優勢扭曲了全球貿易、壓迫并犧牲了中國家庭的利益。對于美國來說,中國策略導致美國貧富分化嚴重,民眾跟不上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現在的美國已經岌岌可危,如果再不解決這種平衡問題,美國的市場經濟可能將面臨崩潰。
《國家利益》:美國必須實施工業再平衡和金融制裁
報道稱,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美國面臨著平衡再工業化和金融措施雙管齊下,首先美元霸權是一個非常有力的武器,但中國正在利用沒有自由兌換在大規模貶值貨幣;同時美國以及盟友們犧牲了一代創新與知識產權,導致了美國實力被嚴重削弱,繼而美國趨于社會不穩定和極端的民粹主義。當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與恐怖主義作戰時,中國正在利用竊取的知識產權挖美國的墻角。
美國必須醒來,對全球加征關稅只是起點,我們還必須為美國工人階級家庭提供有意義的支持,投資于教育,恢復貿易技術,建設關鍵基礎設施和關鍵行業!美國銀行必須增加對構成制造業基地的小企業和中低端市場行業的信貸,同時為國內制造商提供充足的市場流動性和合理的資本成本,必須為后代的美國人確保一條通往經濟繁榮的道路。這需要承擔一些風險,這意味著美國與中國的脫鉤是無法避免的!
倒打一耙:作到死了還要讓中國背鍋,不過中國打算遂了美國的心愿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曾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負責政策的代理和副助理部長,目前是保衛民主基金會的伊萊恩·德贊斯基和AI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的投資董事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Damon Pitler,這倆都是極端反華的MAGA黨。美國為什么會變成這樣?這倆貨完全是倒打一耙!種花家給出佛祖角度的極簡答案:
美國最明顯的有兩大優勢,第一是制造業優勢,二戰結束時候美國的制造業產能占全球60%以上;第二個是美元優勢,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到石油美元體系,美元都是全球貿易主要貨幣,到目前為止,美元依然是全球貿易主導貨幣,但制造業卻已經衰落了,那么問題來了,美國的制造業是怎么衰落的呢?
朝鮮戰爭美國不僅輸了,而且還因為后勤需要、轉移了大量工業體系扶持了日本這個強勁的對手,結果日本從戰敗的廢墟上短短十幾年時間就升級成工業國,而這個時間美國進入二戰后的第二場戰爭越戰,美國濫伐貨幣,國內經濟一落千丈。而日本卻依托極其低廉的人力成本優勢,在汽車、半導體等產業上打的美國找不著北!
1970年代到1980年代,金本位的布雷登森林體系崩潰,被石油美元替換,美國開始收拾日本,廣場協議就是在這之后落實的。同時痛定思痛,降低成本的全球化方案提出,即美國與西方發達國家掌握制造業的最高端,包括研發、高端制造、品牌體系等最賺錢的產業鏈,讓欠發達國家承擔低端產業鏈,比如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勞動力密集的產業,美國和西方國家不是活雷鋒,他們的目的是收割欠發達國家。
為了防止欠發達國家從全球化獲益并升級到高端制造,美國和西方設計了從產業升級、準入標準、環保門檻、戰爭威脅與金融收割等五道關卡,確保美國能在最高端產業鏈上收割欠發達國家。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中,只有中國依靠前瞻性的超級戰略規劃到果決的經濟戰略,再到各領域的反擊,特別是芯片與文化輿論領域的成功崛起,還有國運級的機遇和軍事科技的崛起,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逆襲成了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另一個是美元霸權的衰落,一邊是美國仰仗著美元作為全球貿易主要貨幣的地位濫發美債,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發行了36.6萬億美債,每年支付的利息超過1.1萬億美元,然而美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不超過5億美元,但花銷卻超過6.8億美元,別說還本金,利息都付不出了。另一邊是美國利用美元地位利用美元潮汐用金融手段收割全球,各國好不容易掙了點錢,結果被美元潮汐一朝全部給收割走了。
所以《國家利益》報道稱美國用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吸收全球過剩資本、幫助全球經濟發展都是混蛋說法,美國確實對全球經濟又貢獻,但現在只是個徹頭徹尾的的吸血鬼!目前中國以接近18萬億GDP位居老二,制造業產能占全球1/3,美國制造業已經衰落到16%,并且在未來10~15年內會低至10%~8%,這個結果已經讓美國的制造業地位旁落。
目前全球對美國的美元地位恨之入骨,一直都試圖用一個更能公平貿易的貨幣代替美元,但到現在為止,美元的地位依然無法撼動,因為美元除了商品貿易貨幣外,還有一種是金融屬性,這個屬性讓美元在全球無孔不入,目前依然任何一種貨幣能代替美元!
中國主動脫鉤!美國缺制造業,中國缺人民幣金融屬性
4月2日,特朗普對全球發動了關稅大戰,全球各國都跪了,原本美國認為中國會第一個跪,結果中國反擊了,一連串的大招狠招打得美國完全招架不住!事實上從2018年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時開始,中國已經在準備和美國打一場貿易戰了,在特朗普第二次當選后,中國就積極的在準備,在4月2日特朗普發動關稅戰時中國早就已經準備好,而美國則太過狂妄根本沒準備。
這次中國并不打算放過美國,因為天下苦美國久矣,中國也苦美國久矣,從1996年臺海危機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再到2018年中美貿易戰,中國受夠了,2018年以來,中國制造業從量變到質變,軍事與高科技上屢屢取得突破,已經有底氣承受從貿易戰到熱戰的任何模式戰爭。這次貿易戰不打到美國趴下,中國是絕對不會收手的。
中國正在有序并主動推進與美國的實質性脫鉤,原因也很簡單,目前的中國制造體系依附于美元體系,只要這個這個存在,中國制造業與全球貿易體系形成良性循環永遠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選擇就是去耦合,并且美債隨時都會暴雷,如果美國爆發主權信用危機,中國的外匯儲備、全球供應鏈、投資系統也將受損。
中國要做的包括升級工業體系,加上強化金融主權,同時在全球南方統一大市場深化合作,去美元化交易體系發展,另外在控制上游產業鏈的大部分關鍵性資源,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將中國發展模式發揚光大,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案例與在中國可控的體系內科技共享。
美國目前只剩下一個美元優勢,盡管美債和美元霸權收割折騰的全球死去活來,但美元依然具有金融屬性,并且美元的貨幣金融屬性是全球化的,這也是美元避險以及金融投資等重要功能。近些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可圈可點,但在金融屬性上遠遠落后于美元,所以中國必須要走自己的路子,那樣才能真正做到中華經濟圈的完美循環!
到現在美國應該已經看出中國的意圖了,特朗普已經幾次胡言亂語中美正在談判,而中國也已經兩次否認中美并沒有進行談判,為什么特朗普會如此慌張?原因是美國要是不出手,那么其他國家就算找到破綻也很難動手,但現在美國已經全身而出,全身上下破綻全露。最致命的方向已經被中國拿捏,各國都試圖與中國合作以取得對美談判的籌碼,美國要原本要聯合各國對付中國,現在反而被中國聯合對付美國!
特朗普2.0時代:美國是否能重建起制造業?
美國再次偉大的核心理念就是制造業回歸美國,特朗普總第一個任期開始美國就已經在實施,而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發動的關稅大戰則是制造業回歸計劃的再一次升華,我們先不討論這次美國是否能成功,但至少上一次與印度合作準備分流中國低端制造業到印度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從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開始,印度就押寶中國會在中美貿易戰中慘敗,屆時美國吸收中國的高端制造,而印度則趁機吸收中國的中低端制造業,這就是印度取代中國制造的計劃,為此在印度配合美國封鎖制裁對抗中國,在中國周邊制造各種事端,在與中國有關的國際組織里各種搞事。
- 印度從經濟和軍事上雙管齊下配合美國給中國制造障礙,經濟上停止中印交流、切斷留學生互派,禁止中國的APP,啟動中印貿易戰,甚至還在在印度洋上查扣中國商船;
- 軍事上加入美日澳印四方合作,組建軍事同盟對付中國;同時在邊境線上陳兵數十萬挑釁中國;協助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搞事,甚至還多次與日本合作,還試圖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
印度寄希望于美國干翻中國,跟在美國后面可以分到一杯羹,但結果很清楚,特朗普走了拜登來了又走了,印度還是那個鳥樣,中國已經鳳凰涅槃重生了,中國制造2025就在這8年里取得了重大突破,軍事高科技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也是中國與美國打貿易戰的真正底氣。
現在的印度哭著喊著要中印合作,希望中國正視印度的國家、安全訴求!印度真是太不要臉了,印度已經慘敗,就怕中國報復!但是有用嗎?其實也談不上有用沒用,中國現在還騰不出手來收拾印度,因為特朗普回來了,搞了個關稅大戰對付中國,所以瞬間印度覺得自己又行了!
4月23日,美國財長貝森特稱與印度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協議,印度本不需要那么著急,連美國的走狗日本都在拖時間,印度為什么要那么急?極有可能就是印度再次押寶美國將在這次對決中贏得未來,印度又想做接收中國產業的清秋大夢了!截流印度河,刺激巴基斯坦,搞亂中巴經濟走廊,拖累中國,十有八九就是美國授意下的結果。
美國親自下場:制造業有可能回流嗎?
首先第一個問題,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別的國家能工業化嗎?上文已經有說明,從1970年代末開始的全球化以來,全世界只有中國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五道關卡下突出重圍。為什么中國能成功?因為中國有一個超級戰略規劃的領導層,還有果決的經濟戰略,還有國運級的機遇和軍事科技的崛起,你認為其他國家還能復制嗎?
當然美國與其他國家不一樣,至少美國不會卡自己,但是美國制造業回流依然不會成功,直接原因美國的制造業土壤已經沒有了!過高的成本將會讓美國制造完全沒有競爭力,另一個是美國的工程師與熟練的產業工人早就沒有了,因為操作金融資本來錢更快,大量優秀人才早已從業金融業,或者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美國的制造業離開太久了,這樣的地區要重建制造業,除非幾十年如一日的高關稅政策,請萬能的上帝讓特朗普再當二十年美國總統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