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最近的一個樓市,如果你沒有買房的話,那么可以說是贏麻了,因為2025年5月1日起,也就是明天,會新實施《住宅項目規范》,這里面就有提到房子的隔音、層高以及電梯問題。而這些恰巧就是之前,買房子反映的最普遍的一些問題,隨著政策的出臺,會得到有效改變,同時讓人的居住體驗也是直線上升。
在諸多條例當中,很多人最感興趣的其實還是電梯問題,這個是現代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設施。按照新實施的《住宅項目規范》,里面明確提到4樓以上新建住宅必須設置電梯,這已經成為了硬性條件。
4樓以上如果都設置電梯的話,對于老年人,還有行動不便車的出行,都會很有幫助,而且這個規范,還有統一了電梯的轎廂尺寸,確保擔架等救援設施能夠進入電梯,提升了應急救援能力。可以說這次的規范,會讓未來入市的房子,變得更加人性化。
那么這也讓人引發了思考,對于新建的住宅小區,各種利好,那么對于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的老房子,應該怎么辦呢?
是不是新規的出現,這些房子,就失去了價值,甚至會被人們拋棄呢?要知道老舊小區的居民,仍然還面臨這上下樓不便的一個問題,那么老舊小區的改造也應該要重視起來才對,實施上,這次兩會就已經提出了,對老舊小區的改造,要全面推進其發展。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其實也有相關的政策出臺,畢竟涉及到民生問題,而且隨著老齡化的出現,老舊小區的改造,其實也迫在眉睫。
沒電梯的老房子,可以找到相關部門,加裝電梯。
新政策已經出臺,對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項目給予財政補貼,減輕居民的經濟負擔。
另外在2025年《指導意見》中,也為老舊小區電梯加裝提供系統方案!比如出現的“樓層系數法”公平分攤,“雙三分之二”提效,補貼50%、審批45天,標準化電梯縮工期,低樓層獲補償等等方案。
事實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一個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需要政府、企業、居民等多方共同參與和努力。通過政策扶持、資金籌措、電梯類型與位置選擇、居民溝通與費用分攤以及施工與后期維護等多方面的努力。不過在筆者看來,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問題,而這次政策的出臺,也很好的解決了這個事情。
雖然老房子,時間比較久了,但是國家并沒有忘記,所以沒買房子的,以后住的房子,會變得更加的宜居,而已經有了房子的,甚至只是老房子,在新政策的出臺之后,人們的生活便利性也會得到大大改變,而且周邊的設置也會越來越好,因此,即使是老房子,沒有電梯也不用慌,可以通過多個途徑來加裝電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