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傳遞這座城的溫暖,為您心目中的2025年“上海好護士”點贊~

0
分享至

為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和宣傳全市在臨床一線表現突出的護士,持續提升護理隊伍精湛技藝與人文溫度,激發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全力推進健康上海建設,今年3月起,本市開展了2025年“上海好護士”尋找推選活動。

自推選活動啟動以來,各區衛生健康委、辦醫主體及委屬單位踴躍參與。經審核遴選,共產生了30位入圍候選人。

市衛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健康上海12320”和上觀新聞APP即日起將同步展出30名“上海好護士”候選人的風采,并于即日起至2025年5月5日期間接受廣大市民點贊評議。


“上海好護士”候選人簡介

(按姓氏筆畫排序)

01 丁士英


丁士英,女,44歲,中共黨員,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丁士英同志始終堅持以“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為職業信念,深耕臨床一線25年。新冠疫情爆發時作為上海市第一批醫療隊員逆行援鄂,“火線”入黨。大上海保衛戰時參與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的籌建與管理,高效完成任務。工作之余長期義務為6名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門護理服務。近五年來,帶領團隊開展新技術6項,完成課題3項,申請專利3項,發表論文有7篇,有效提升臨床護理內涵和質量。

02 王子辰


王子辰,男,38歲,群眾,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手術麻醉供應片區科護士長,主管護師。王子辰同志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從事護理工作15年來恪守“生命至上、精益求精”的宗旨。2019-2020年赴六院海口分院援建期間作為手術室副護士長推動手術室護理人才梯隊建設,構建“五位一體”智慧教育體系,協助當地手術護理團隊規范微創手術標準化配合流程。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地震后作為上海六院醫療隊成員參與醫療救援行動,在高海拔、高難度的惡劣環境下,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護理技術,圓滿完成抗震救援任務。

03 王彥


王彥,女,44歲,民進,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外科總護士長,副主任護師。王彥同志深耕外科及危重癥護理26年,創新靜療技術體系,組建多學科團隊引入超聲引導穿刺,建立血管評估-路徑規劃-并發癥防控全流程質控;開展下肢PICC技術,解決上肢血管衰竭患者輸液難題;構建ERAS護理模式,使胃腸手術患者24小時出院,造口并發癥率降至10%。主導護理質控升級,質量居上海首位。抗疫期間主導籌建4所方艙醫院,支援新疆方艙、喀什定點醫院70余天,編寫管理規范;建立分層培訓體系,牽頭推動教學改革,助力區域技術同質化。

04 王蓓旎


王蓓旎,女,51歲,中共黨員,上海市兒童醫院,外科科護士長兼心臟中心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王蓓旎同志以卓越的專業能力成為心臟術后患兒“生命守護者”,帶領團隊建立完善護理體系,推動多項護理專項技術發展。她用細膩關懷和溫暖成為患兒“心靈治愈師”,開展優質護理項目,搭建護患信任橋梁。作為團隊“領航者”,她推動術后快速康復等技術發展,推進手術室信息化建設與精益管理。2022年3月帶領護士支援上海公共衛生中心,陪伴患兒及家屬度過特殊時光。她用專業與愛心,詮釋著醫者仁心與責任擔當。

05 王蔚瓊


王蔚瓊,女,54歲,中共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血透室護士長,副主任護師。王蔚瓊同志1996年起專注血透護理,35年來堅守臨床一線,專業能力過硬。2008年參加汶川抗震救災,獲全國衛生系統護理專業“巾幗建功標兵”。她深耕血透領域,完成華東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穿刺術。創新運用非藥物治療改善腎病患者并發癥,多項護理改進項目獲上海市品管圈大賽優秀獎。她注重人文關懷,定期舉辦腎友會,于細微之處給患者帶去溫暖。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SCI論文3篇,專利2項,參編多部學術專著。

06 尤春芳


尤春芳,女,59歲,中共黨員,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大外科總護士長兼骨科一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尤春芳同志堅守一線臨床護理工作40余年,推行外科加速康復圍術期管理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創立骨科足踝人性化服務項目。2022年上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她帶領170名護士歷時60天輾轉三個醫療點,同年8月又參加上海援瓊醫療隊。片區多次獲得市級先進、科研課題、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等項目;發表20余篇論文,編寫4部著作,獲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她始終弘揚醫護工作者“敬佑生命、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用善良溫暖每位患者心靈,用汗水踐行南丁格爾誓言。

07 毛靜玉


毛靜玉,女,42歲,中共黨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管通路護理門診護士長,主管護師。毛靜玉同志從事靜療護理工作二十年來,她始終守護腫瘤患者的“生命通道”,踐行白衣天使的初心使命。她是中華護理學會靜療??谱o士,過硬的穿刺技能,為腫瘤患者治療保駕護航;通過技術創新,設計護理用具,榮獲實用新型專利;完成全國首例可追蹤及定位的經外周穿刺中心脈導管的技術,提升患者體驗;不斷精益求精,她持續改進工作流程,帶領團隊建立 “血管通路信息化管理系統”及“血管通路全程化管理的新模式”;堅持科普先行,她創建 “復旦腫瘤醫院血管通路中心”公眾號,惠及萬余人。曾獲“復旦大學優秀護士”“復旦大學十佳護士”“復旦大學護理學院優秀帶教老師”等榮譽稱號。

08 朱麗


朱麗,女,41歲,中共黨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介入中心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朱麗同志擔任上海市護理學會介入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護理學會放射介入護理專委會委員兼秘書、JBI fellow等學術職務。她帶領團隊年完成介入手術超35000例,24小時保障胸痛中心綠色通道高效運行;作為專科培訓基地負責人,為全國培養心血管介入護理骨干300余名。學術成果豐碩,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專著4部,參與制定行業共識10項,獲授權專利4項(轉化率100%)。曾獲“2019年醫苑新星優秀學員”、“第十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等榮譽,彰顯其臨床、教學與科研全面發展的能力。

09 劉靜


劉靜,女,40歲,群眾,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腦卒中??谱o士,副主任護師。劉靜同志作為閔行護理領域的創新先鋒和健康科普的踐行者,獲評“閔行區學科骨干人才”“閔行區健康科普英才”。她是國內首個“中風120工作室”核心成員,牽頭開設閔行區首個腦卒中護理門診,主導出院準備服務及個案管理模式在全院22個病區推廣,創建“院前篩查干預-院中清單式教育-院后精準隨訪”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模式,惠及5萬多家庭。她深耕科研與技術創新,獲6項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主持課題14項,發表論文14篇;積極培養人才,指導研究生及社區護士輪訓。她創作百余部健康科普作品,通過“學習強國”“今日閔行”等平臺傳播,覆蓋人群超百萬。

10 許雅芳


許雅芳,女,47歲,中共黨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許雅芳同志從事神經系統罕見病臨床護理工作25年,帶領團隊開發2個罕見病患者慢病管理平臺,并利用業余時間上門為患者提供護理指導。舉辦上百場罕見病科普公益活動,獲益人數超過50萬人次。積極開展新技術,獲批國家級腸內營養管置管培訓基地。牽頭撰寫全國首個重癥肌無力護理專家共識,為臨床護理提供了規范化指導。曾獲上海市“醫苑新星”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計劃——青年護理人才項目優秀學員稱號,并入選上海青年護理人才專業技術和管理能力培訓班。

11 孫櫻韜


孫櫻韜,女,40歲,中共黨員,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孫櫻韜同志從事護理工作18年,她秉承“仁心為本,專業為魂”的理念,致力于心胸疾病及肺移植患者的護理工作,帶領護理團隊開展“人文關懷”+“快速康復”+“科普宣教”的護理模式,為患者實施有精度、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護理服務。曾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最美護士”等榮譽,主持、參與各級課題6項,發表SCI及核心論文6篇,參與專利設計1項,參編書籍1部。

12 李冬梅


李冬梅,女,49歲,中共黨員,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綜合系統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李冬梅同志作為一名有著21年黨齡的共產黨員,2003年,戰斗在醫院SARS發熱病房;2008年,奔赴汶川,投身抗震救災醫療援建工作三個月;2020年除夕,作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北三重癥監護病區擔任護理組長,日夜奮戰67天。先后榮獲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護士長、上海中醫藥大學三八紅旗手、浦東新區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真誠奉獻,時刻踐行黨員的初心使命,用最質樸的情懷給予患者最溫暖的照護。

13 楊悅來


楊悅來,女,45歲,中共黨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手術麻醉科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楊悅來同志深耕圍術期護理領域26年,同時兼任中華護理學會麻醉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她以專業、創新與仁愛詮釋圍術期“隱形守護者”使命。以跨學科視角搭建“圍麻醉-手術-重癥”全鏈條管理體系,為患者筑牢安全防線。以國際視野推動學科規范化,構建“氣道管理為特色”的危急重癥護理培訓體系,為全國麻醉護理專業化樹立“上海范式”。

14 邱群


邱群,女,55歲,中共黨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肛腸外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邱群同志三十六年堅守臨床一線,榮膺個人三等功。開展術前“造口定位技術”破解造口滲漏難題,使并發癥下降30%,獲評上海市首批特色護理技術;構建“三級聯動造口護理模式”,打造陽光之家講堂,組建造口志愿者隊伍,累積幫助患者萬余名;以師者仁心培育300余名造口專科護士,技術輻射34個省市的百余家聯盟單位,團隊榮獲上海市“巾幗特色護理創新工作室”。她用“玫瑰園丁”的丹心點亮南丁格爾的明燈,讓更多造口患者一路“腸”安。

15 閔輝


閔輝,女,44歲,中共黨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房助產士長兼LDR病房護士長,主管護師。閔輝同志扎根臨床助產工作22年,開創性地建立LDRP一體化家庭化分娩服務模式榮獲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醫療創新服務品牌。她始終堅持將創新技術與循證實踐深度融合,積極推廣各類助產適宜技術,從根本上優化產婦的分娩體驗與臨床結局。由她主導的“改良式鳥巢護理”項目,入圍上海市醫務職工科技創新“星光計劃”優秀項目。本人入選上海市“醫苑新星”青年護理人才培訓資助計劃,并榮獲上海市優秀護理人員先進個人稱號,所在團隊獲上海市護理質量改進成果獎。她還深度參與國家衛健委對外援助培訓項目,兩度奔赴埃塞俄比亞,參與建立了Tirunesh北京醫院“高級助產實踐中心”,將中國先進的助產技術與人文關懷理念傳播至廣袤非洲大陸。

16 沈花


沈花,女,43歲,群眾,上海市同仁醫院,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沈花同志扎根臨床護理一線二十載,始終秉持“以患者為中心,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帶領團隊開展腦卒中吞咽障礙一體化康復,運用創新思維對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開展康復護理,以專業守護生命,用創新重塑尊嚴。作為上海市護理學會康復護理見習基地及長寧區老年康復護理基地教學負責人,推動區域康復護理標準化建設及團標全面實施。主持科研課題4項,發表論文12篇,獲實用新型專利5項,主編教材1部。

17 宋燕


宋燕,女,54歲,群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鏡中心護士長,主任護師。宋燕同志深耕消化及消化內鏡護理35年,是上海內鏡護理領軍人。牽頭制定我國首部內鏡護理團體標準,提升早癌檢出率。精研關鍵護理技術,為復雜疑難患者提供安全手術條件。創建“樂高式”質控模式,保障年30余萬例內鏡診療安全。2017年援建西藏日喀則,實現技術“造血”,以實際行動踐行援藏精神8年。獲獎項與榮譽10余項,發表論文近20篇,SCI 3篇,授權專利3項,轉化1項。

18 張兵


張兵,男,40歲,群眾,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張兵同志深耕急診十八載,以“磁性管理”重塑人文急救生態。創新優化“一站式”智慧急救體系,打造兼具速度與溫度的現代急救標桿。他以臨床痛點驅動科研,主持市、區級科研項目7項,發表核心論文10余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入選上海市護理學會優秀青年人才育苗計劃。作為碩士生導師,構建“臨床-科研-教學”三維培養體系,為護理學科發展注入創新動能。創建標準化傷口造口護理門診,年診療量突破千例。牽頭搭建“醫院-社區-養老”三級聯動網絡,推動分級診療與養老護理服務協同發展。依托國際造口師專業優勢,建立全病程管理模式,實現從填補空白到引領示范的跨越式發展。

19 張焱


張焱,女,46歲,群眾,華東醫院,老年科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張焱同志用青春編織守護的網,在老年危重癥病房躬身耕耘了二十八載春秋。她帶領團隊在老年護理的“無人區”進行技術創新,注重失能老人的體位管理,研發聽力認知康復體系,創建了“樂享老年”品牌,將老年友善護理的溫度延伸至社區。面對危機,張焱總是白衣執甲,堅守在一線。一萬零二百二十次日升月落,青絲化作雪線丈量時光,她卻始終捧著最初那盞南丁格爾之燈,在生命最后的驛站,為白發歲月點燃永不熄滅的微光。

20 陸葉


陸葉,女,46歲,中共黨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陸葉同志深耕手術護理近二十載,以匠心守護20余萬例手術患者安全。她本人屢次臨危受命,抗震救災、援非抗埃、抗疫前線等均有她堅毅逆行的身影,現正在條件艱苦的海外執行為期一年的特殊保障任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7篇、核心期刊論文11篇,獲專利2項,編寫專著多部,創新成果惠及廣大患者。她擔任上海市智慧專委會委員,曾榮膺“感動校園十佳人物”,以赤子之心踐行南丁格爾誓言,彰顯醫者仁心與大愛情懷。

21 陳丹萍


陳丹萍,女,41歲,中共黨員,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陳丹萍同志心系結核病患者,深耕臨床護理一線22年,帶領團隊創新護理方法,優化流程,確保患者全程規范治療,年服務患者2萬余人。她注重人才培養,負責實施中國防癆協會結核病臨床護理培訓項目,為我國結核病護理人才培養做出積極貢獻。她創建結核病護理科普大講堂,定期在社區、學校推動結核病防控。先后入選上海市青年護理人才培養資助計劃,榮獲國際護士會“領導者之光”。在新冠疫情期間,她勇于擔當,先后參與上海、海南疫情防控工作。

22 范榮


范榮,男,45歲,中共黨員,上海市崇明區精神衛生中心,男病區護士長,主管護師。25年堅守,范榮同志始終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理念守護患者。他曾徹夜守護搶救患者,多次夜間協助就醫、墊付醫藥費,無償代購物資超千次,帶領團隊將患者滿意率不斷提升。作為精神科護理領域的“護士先生”,他創新引入手工藝、經絡操等康復活動,改善患者身心狀態,同時培養護理骨干20余人。公益路上,他累計獻血2000ml,參與“962525”心理熱線服務超500人次、400小時。曾獲“美德瀛洲身邊好人”“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在特殊護理崗位點亮生命之光。

23 姜玉霞


姜玉霞,女,48歲,中共黨員,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姜玉霞同志堅守護理崗位28 年,“以專業守護健康,用初心踐行責任?!边\用 5E 管理模式,協助家庭醫生團隊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積極推進 “一專多能”護理人才培養機制,建立“一人專長、全院共進”學科目標,優化流程實現服務標準化、同質化,帶領團隊全面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為居民提供家門口一站式服務,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社區護理能力,彰顯新時代護理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24 姜金霞


姜金霞,女,43歲,中共黨員,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門急診片區科護士長,主任護師。姜金霞同志始終扎根急診這片與死神博弈的戰場,憑著精湛的專業技術、無私的奉獻精神和溫暖的人文關懷引領團隊為年均35萬急危重患者撐起生命的綠蔭。主持市科委等省部級市局級課題15項,發表SCI論文38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12篇,專利5項,主編副主編人衛出版社研究生教材等專著7部,培養研究生31人,其中11人獲得上海市級及同濟大學優秀畢業生、優秀研究生干部。獲上海市衛健委醫苑新星青年醫學人才并以優秀結業、第八屆中國醫院管理獎華東賽區優秀獎、同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護理質控中心成果獎、醫務工會創新發明銀獎銅獎、同濟大學護理學院領軍人才等榮譽。

25 敖莉


敖莉,女,41歲,中共黨員,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敖莉同志深耕臨床近20載,擁有國際傷口治療師及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雙資質。開創了嘉定區首家足病護理門診,首創糖尿病足對口引流等多項新技術,累計救治重癥患者400余例,保肢率高達99.5%,牽頭社區高危足篩查惠及4000余居民。主持多項科研課題,為區域培養傷口聯絡員52名、護理骨干32名,助力醫院護理學科三次獲評區重點學科。創新開展敘事醫學實踐,連續多年赴青海久治開展醫療援助,推動企業共建與社區健康服務,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26 袁勇勇


袁勇勇,女,42歲,中共黨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護士長,副主任護師。袁勇勇同志建立“皮膚護理治療學”,開設國內第一個國家級皮膚護理繼教項目、護理專病門診、??谱o士培訓基地、護聯體。主持國家衛健委項目,開展精準護理,獲發明專利2項并轉化,單篇SCI論文最高影響因子11.0。在ICN、第七屆美國世界護士大會等國際會議專題報告,獲“上海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生”(碩士和博士學位)、“上海市青年護理人才”稱號?,F為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護理學組副組長、中華護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27 徐紅璇


徐紅璇,女,54歲,群眾,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士,主管護師。徐紅璇同志從事護理工作34年。2024年11月26日,尿毒癥患者張先生未按時來院做透析,護士徐紅璇電話聯系無果后,果斷報警,警察破門發現張先生因腦溢血昏迷,經120及時送往醫院搶救后脫離生命危險。徐紅璇的細致、專業以及“急患者之所急”的責任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她曾榮獲楊浦區中心醫院2021年、2022年優秀護士。

28 曹程秀


曹程秀,女,50歲,無黨派人士,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門急診科科護士長兼神經內科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曹程秀同志致力于慢病與安全管理研究,積極投身健康知識科普事業。自編自導的科普作品“小針筒大作用”榮獲市級雙項科普獎,為健康理念的傳播貢獻力量。致力于降低胃腸管非計劃性拔管率,將其從0.54‰降至0.05‰,相關操作法榮獲2022年上海市先進操作法。她重視護理內涵建設,運用科學方法解決臨床難題,帶領團隊6次參與QCC比賽,屢獲佳績。2024年,她援滇至昆明市東川區人民醫院,通過提升導管固定規范率、血糖監測完成率等舉措,促進了區域協作。

29 龔文艷


龔文艷,女,44歲,中共黨員,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產科病區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龔文艷同志堅守臨床一線22年,帶領團隊護理患者超3萬人次,照護產婦2萬余人;作為母乳喂養權威專家開設門診,服務2000余人次;她開拓創新,在圍產期靜脈血栓管理成果顯著,發表核心期刊論著5篇,參編專著2部、獲專利授權1項,牽頭編制醫院《圍產期靜脈血栓風險評估表》,惠及3萬余名孕產婦,助力醫院通過國家級VTE防治認證;作為臨床教師,她帶教培養護理人才150余名,開展各類健康科普、義診活動,惠及5000余人次,以實際行動踐行宋慶齡“全心全意為婦女兒童服務”宗旨。

30 瞿海紅


瞿海紅,女,52歲,中共黨員,上海市浦東醫院,護理部主任,主任護師。瞿海紅同志深耕護理領域三十余載,以創新思維構建“浦醫護聯體”三級聯動服務體系,開創性地打通醫院-社區??谱o理協作通道,通過資源下沉、技術幫扶實現區域護理服務同質化發展。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她臨危受命牽頭隔離病區管理,建立科學防控體系,實現四個“零感染”目標。秉持大健康理念,她深入云南永平實施精準幫扶,助力當地護理質量提升項目榮獲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二等獎。作為學科帶頭人,主持完成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30篇,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她以科研創新持續推動護理學科發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護理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以上是30名候選人簡介

快來為你心目中的TA打call

一起點贊“上海好護士”

為上海醫務同行加油

投票規則

? 網絡投票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5月5日23:55。

? 每位用戶在投票期內只能投票1次,每次投票最多能選20個選項

? 本活動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及配圖來源: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健康上海 incentive-icons
健康上海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899文章數 98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康马县| 南涧| 靖远县| 同江市| 亳州市| 桐庐县| 安远县| 东平县| 扶绥县| 彩票| 绿春县| 拉萨市| 玉山县| 义乌市| 宁城县| 体育| 贡山| 武穴市| 靖宇县| 芷江| 绥宁县| 铁力市| 拉孜县| 汉源县| 偃师市| 台湾省| 德阳市| 杭州市| 吴堡县| 台前县| 西盟| 凤阳县| 临夏市| 古丈县| 宁武县| 宜章县| 桦川县| 利川市| 鄂温|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