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食管有腫瘤時會引起吞咽困難從而影響進食,只要能吃能喝,就不想去醫院。有的患者當時還以為是感冒或其他原因,堅持幾天就好了;有的患者開始沒有征兆、吃飯不受影響,一旦出現癥狀就已經不是早期癌了......
食管癌的警示癥狀
越早識別,治愈機會越大
早期食管癌的表現
●吞咽哽噎感:進食時感覺食物通過緩慢或有短暫停滯,出現哽噎感覺,尤其是吃干硬食物如烙餅、饅頭、紅薯時明顯,食管內好像有氣體阻擋一樣,常被誤認為“咽炎”或“吃飯太快”。不經治療可自行消失,隔一段時間又再次出現,頻率逐漸增加,程度日漸加重。
●胸骨后疼痛或燒灼感:進食時胸骨后悶脹不適、隱痛、刺痛,多在下咽食物時出現,可能與腫瘤刺激及食管黏膜糜爛潰瘍或痙攣有關。病變在食管中上段時,疼痛在胸骨后,病變在下段時,疼痛在劍突下或上腹部,易與胃炎混淆。開始癥狀輕微、發作時間短,之后反復出現和加重。部分患者誤以為是“胃食管反流”或“心臟病”,但癥狀與進食關聯性強。
●食管內異物感:吞咽時胸骨后(食管走行區域)有異物貼附感,吐不出、咽不下的感覺,空咽時也可能出現。
●咽喉干燥與緊縮感:有部分患者出現咽部或頸部發干發緊,吞咽不利,有時伴有咽部輕微疼痛。
中晚期食管癌的表現
●進行性吞咽困難:是食管癌的最典型癥狀,也是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但卻已經是中晚期表現。開始在進食固體食物(如饅頭、米飯)時明顯困難,需細嚼慢咽或用水送服,隨后逐漸發展至吞咽軟食(如面條、稀飯)困難,晚期能進流質(如牛奶、米湯),甚至飲水困難,嚴重時唾液都無法下咽,滴水不入,需頻繁吐黏液。也有部分患者的首發癥狀不是吞咽困難,或者晚期時吞咽困難也不很嚴重,與食管癌的類型有關,縮窄型較重,潰瘍型較輕。
●疼痛:前胸或后背的持續疼痛是晚期食管癌常見癥狀,不同于早期的咽下疼痛,程度較重,呈持續性鈍痛、灼燒感,常與病變部位一致,進食時加重,受食物稀稠影響,吃固體食物疼痛出現較重較快。腫瘤侵犯賁門或胃時,出現類似胃痛的癥狀。
●反流與嘔吐:因食管梗阻,食物無法進入胃部出現反流,進食后不久即嘔吐未消化食物(無酸味,區別于胃食管反流)。有的患者出現夜間反流嗆咳,平臥時食管潴留物流入氣管,導致嗆咳、吸入性肺炎(發熱、咳嗽、膿痰)。
另外,食管癌晚期還有轉移癥狀(淋巴結腫大、聲音嘶啞、骨痛、黃疸等)、全身消耗(惡病質、脫水、貧血、低蛋白血癥)等。
食管癌高風險人群
的判斷方法
是不是出現進食不暢、吞咽困難及疼痛就要懷疑食管癌呢?不一定,還要排除“梅核氣”(常見于合并神經官能癥的女性)、食管異物、食管炎、食管良性狹窄等。那么,如何判斷是不是食管癌高風險人群呢?要記住以下提示:
根據國家衛健委印發的《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年齡≥45歲,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項者:
●居住于食管癌高發地區(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界定,以2000年中國人口結構為標準的年齡標化發病率>15/10萬)。
●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級親屬中有食管癌病史。
●熱燙飲食、高鹽飲食、腌制食品、吸煙、重度飲酒等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賁門失弛緩癥、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狹窄等疾病。
●有食管的癌前病變診療史。
食管癌的預防方法
食管癌的預防關鍵在于早篩查、早診斷和早治療,高風險人群應該定期進行篩查。
食管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推薦內鏡學檢查,病理學是診斷食管癌的金標準,需行內鏡下活檢。可根據當地醫療條件,選擇普通白光內鏡、色素內鏡等。食管癌高風險人群原則上每5年進行1次內鏡檢查。建議所有患食管癌及其癌前病變患者及早接受規范化治療,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
除需注意上述警示癥狀和高風險人群定期篩查外,針對危險因素的一級預防也可顯著降低食管癌發病風險,包括避免進食過燙食物(如65℃以上的熱飲)、避免暴飲暴食、快飲快食、減少腌制、熏烤、霉變、油炸食品攝入、戒煙限酒等。
食管癌的早期癥狀通常較隱匿,容易被忽視,但及時發現對提高治愈率至關重要。請牢記,食管癌越早發現,治愈的可能性越大,要時刻關注自身健康,高危人群定期篩查,及時排查及時治療!/健康科普
作者:慢病中心 王寶華、王寧
審核:吳靜
編輯:劉曉璐、張林林
監制:姚建義、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