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特朗普展示簽署的一項行政令圖源:視覺中國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在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正式開啟自己的第二個任期。從一則又一則行政令,到一條又一條政策公告,特朗普政府正以驚人的速度影響美國乃至全球。
“美國的黃金時代到了。”特朗普以此作為其就職典禮的開頭,他在就職演講中花了大篇幅抨擊了此前的美國政府,并承諾“美國優先”。但從最新民調結果來看,創下80年來新低的執政百日支持率已經表明,美國民眾似乎并不滿意他的表現。
自上任以來,從肆意揮舞“關稅大棒”到強推移民驅逐計劃,從大幅裁撤聯邦雇員到大量關停政府機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行動引發眾怒。據新華社報道,在其執政百日之際,美國抗議活動已經常態化,而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國內面臨的訴訟已達211起。
1
再三強調“美國優先”
美國人卻不買賬
對于特朗普在就職典禮上給美國民眾畫的“黃金時代”大餅,民眾似乎并不買賬。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執政百日支持率僅為39%,創下過去80年來美國歷任總統的最低執政百日支持率。
▲特朗普圖源:視覺中國
目前奧巴馬、拜登、克林頓這三位民主黨籍前總統已經針對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種種政策給了“差評”。過去100天,特朗普政府可謂是進行了一場“魯莽的實驗”,其推出政策的速度和混亂已經導致了極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動蕩,世人恐怕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自我引發的動蕩。
2
暴力遣返移民
拉美人的“美國夢”成“美國噩夢”
再次入主白宮當天,特朗普即開始大幅調整美國移民政策,如宣布廢除“出生公民權”等。同時,還向拉美國家暴力遣返了大批移民,讓懷揣著“美國夢”來的拉美人戴上手銬腳鐐,讓他們的“美國夢”變成“美國噩夢”。包括美國民權聯盟在內的多家組織已經針對美國政府的移民政策提出了多項訴訟。
3
“政府效率部”陷爭議
馬斯克惹“一身騷”
就職當天,特朗普就簽行政令組建名為“政府效率部(DOGE)”的顧問委員會,以期對聯邦政府發起大幅改革,大幅削減聯邦開支。該組織的“領頭羊”便是在特朗普競選期間為其砸錢的世界首富馬斯克。
▲特朗普和馬斯克 圖源:央視新聞
“政府效率部”推動了數萬名聯邦雇員被解雇,“裁后召回”現象頻頻上演,場面相當混亂。而自馬斯克當上“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后,特斯拉市值跌掉近7000億美元,其個人身價蒸發1500億美元。
4
曾經美歐好兄弟
如今歐盟傷最深
特朗普上任未滿一月時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副總統萬斯直言,歐洲當前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其內部。重要的是,特朗普對萬斯這番發言的評價是“非常出色、廣受好評”。3月,包括萬斯在內的多位美國白宮高層私下“交流”,又稱歐洲盟友是“依賴美軍庇護的寄生蟲”,對此特朗普也表示了認同。
▲按照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說法,歐洲當下正處于“分水嶺時刻”圖源:ICphoto
對于特朗普政府上下的鄙視態度,歐洲官員們情緒激動,歐盟隨后宣布了金額總計約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試圖擺脫“安全附庸”地位。
5
俄烏問題從“上任后24小時解決”
到一拖再拖
在去年競選期間,特朗普就自信滿滿地承諾“上任后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100天過去了,美俄烏三方罵也罵過,吵也吵過,談也談過,美國的“穿梭會談”卻收效甚微。特朗普政府在充當俄烏中間人調停多次未果后,特朗普本月25日給自己“圓場”說:“(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我那是開玩笑的。”
▲4月26日,在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烏總統澤連斯基與特朗普會晤 圖據視覺中國
分析認為,特朗普在烏克蘭危機中的態度和政策,從最初的樂觀過頭到經歷與殘酷現實的妥協,其背后反映出美國在解決俄烏問題上,正陷入困境。
6
“語出驚人”摻和中東事務
內部深陷“泄密門”
自今年2月以來,特朗普便多次“語出驚人”地表示,希望由美國“接管”加沙地帶并負責該地區重建,加沙居民應遷至埃及、約旦等周邊國家。3月,美政府內部遭曝光一系列“泄密門”事件,讓大家驚悉:包括美防長赫格塞思在內的一眾美政府高層竟然就在一個群聊里商議對胡塞武裝的作戰計劃。
泄密事件更像是美國政治體系積弊的冰山一角——當黨爭博弈擠壓專業判斷,當“推特治國”壓倒理性決策,當短期選舉利益凌駕于國家長遠戰略之上,霸權根基的裂痕注定會從最脆弱的環節顯現。
7
全世界“要地”
但“四處碰壁”
特朗普就任總統后,頻頻揚言要拿下加拿大、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遭到三地的強烈抵制。不僅如此,特朗普日前甚至還表露出想要“霸占”蘇伊士運河的想法,其聲稱:“美國船只應獲準免費通行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
不過,三國從政府到人民,都對特朗普的“野心”表達了“絕不可能”的回應。巴拿馬總統表示,巴拿馬運河通行費事務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掌控;加拿大民間掀起了一場自下而上抵制美國商品的浪潮;一頂由格陵蘭島創作者自制的“MAGA(Make America Go Away的首字母縮寫,意為‘讓美國滾開’)”帽子更是走紅網絡。
8
不整改就“斷糧”
成美高校“公敵”
今年1月上臺后,特朗普政府對多所美國頂尖高校發出威脅,聲稱如果校方不調整政策,將面臨削減資金的后果。因22億美元撥款被凍結,“硬剛”特朗普的哈佛大學4月21日宣布已對特朗普政府發起訴訟,隨后,來自100多所美國大學、學院及學術團體的校長于22日發表聯合聲明,反對特朗普政府針對美高等教育機構的做法。
此外,3月20日,特朗普還簽署行政令,推動關閉教育部,將教育管理權歸還各州。
9
關稅政策自食惡果
全球不得安寧
4月3日,特朗普簽行政令,宣布要在全球范圍內征收所謂“對等關稅”,美股期貨暴力跳水。白宮不斷傳出的真假消息,讓行業和投資者感到頭暈目眩,市場一片混亂。“對等關稅”政策的回旋鏢,正中美國自己的軟肋——債務。被視為傳統避險資產的美債和美元地位動搖,美債收益率的狂飆,讓特朗普政府“化債”的目標遭重創。
▲4月19日,人們在美國紐約街頭參加抗議活動 圖源:新華社
“全球貿易戰”還打擊了美國農作物和肉類的海外需求,農場主、畜牧主、小企業主深受其害。
10
不顧氣候危機
重啟“退群”模式
上任首日,特朗普便宣布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終結了拜登政府時期的“綠色新政”,并宣布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特朗普政府“開倒車”的主張,讓美國進一步喪失環保這一普世價值觀,為保證美國油氣產業的超額利潤,將污染成本從工業企業轉嫁到全世界人民身上。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綜合 央視新聞、中新網、環球網、新華社等
編輯郭宇 責編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