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討論關于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情況的報告。
上海現有15所高校、64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分別占全國總數10.2%和12.6%。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迭代周期大幅縮短。在此背景下,如何擔負“雙一流”建設的使命和挑戰?
辦學動力不能依靠榮譽驅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快速推進,能否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終看能否形成與之相匹配的人才之基。9年來,上海1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服務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級展現新作為。
學科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5年3月,我市高校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前千分之一、前萬分之一學科分別為39個和3個,較2016年分別增加30個和2個,增幅分別為330%和200%,均來自“雙一流”建設高校,工程學、材料科學等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大幅提高。高校現有博士在校生6.25萬人、碩士在校生20.67萬人,分別較2016年增加110%和80%,其中“雙一流”建設高校培養了全市92%碩士和94%博士。
高校創新策源功能不斷凸顯,國際影響也在持續擴大。上海高校牽頭建設18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4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舉辦97個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其中由“雙一流”建設高校舉辦的機構和項目數超過50%。
一些委員談到,高校辦學要更加契合社會、產業發展需要。葉青委員認為,要把辦學的動力轉變成為科技發展服務,為產育人,尤其是為未來新興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代表們建議,啟動以人才培養改革為切入口的“一校一策”綜合改革。推動服務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使命責任成為高校辦學新的榮譽體系,指導各高校編制實施以人才培養改革為切入口的改革方案,牽引高校專注做強獨特的服務能力和貢獻能級。同時,建立以人才培養適配度和以就業質量為重點的辦學評價新體系。
毛祥東委員談到,基礎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往往來自“十年磨一劍”的長期探索,這也意味著長周期、高風險。“過于量化的考核指標,不利于支持高校科研人員投身高風險、高價值、長周期的基礎研究。”代表們認為,應該適當調整考核方式、優化人才評價機制,為基礎研究創造更寬松的環境,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鶩沉下心來做科研。
科研組織范式待迭代更新
這些年,上海高校創新策源功能不斷凸顯。“雙一流”建設高校牽頭重組23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016年以來年均獲“國自然”立項數超4500項,約占全國8.5%、全市90%;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科學》《自然》《細胞》等頂刊發表論文數約占全市65%,高校牽頭獲全市約70%的國家科技進步“三大獎”。
新一輪科技革命特別是AI技術的突飛猛進,對“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科創策源功能和學科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戰。
“面對人工智能浪潮,高校曾經討論過‘哪些專業會被滅掉’,大家認為,存在了一兩百年的專業大概都能繼續存在下去,比如哲學這類學科就不會被人工智能滅掉,但是存在20年、30年的專業,有可能就沒有了。”陸靖委員認為,真正要辦成一流大學,核心不在于辦多少專業,學校體量有多大,而是有沒有具競爭力的東西,這需要進一步明晰高校辦學定位,優化學科專業布局。
“科研組織范式尚待迭代更新。”市教委主任周亞明說,科學智能(AI4S)時代對“觀察—假設—實驗—驗證”傳統實證科研范式提出了新挑戰,高校科研亟待適應“以數據和知識萃取生成理論假設—邏輯論證—實驗檢驗”等新范式變革,著力產出顛覆性的創新成果。
為應對科技革命挑戰,“雙一流”高校也在積極調整。在復旦大學,通過整合全校力量,跳出學科框架,一次性建設了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創新學院、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等六大新工科創新學院,重塑新工科門類。上海交大的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被拆分成四個新學院,與一年前成立的人工智能學院一起,為新一輪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供人才支撐。
一些代表認為,在國際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的培育愈發重要。目前,高校單兵式、作坊式的科研組織形態也亟待改革,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大兵團”科技攻關模式亟待推廣,有組織科研攻關體制機制尚待構建。
“要進一步推動實施國家和區域重大需求牽引的有組織科研攻關。”代表們建議,一方面,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打造基礎研究高地,集聚以40歲以下自主創新能力潛力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聚焦高價值、高風險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長周期研究,給予穩定支持、優厚待遇,實施長周期評價。同時,要打破學科、院系、校際壁壘,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挑大梁”。
原標題:《科技革命加速推進,如何擔負“雙一流”大學的使命與挑戰》
欄目主編:張駿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海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