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德國特約記者 陶短房 青木 于文 甄翔】加拿大新一屆聯邦眾議院選舉結果29日初步明確,現任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獲得最多席位,反對黨保守黨承認敗選。外界注意到,卡尼在勝選演講中大篇幅提到美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他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了“驚人的譴責”。“特朗普總統試圖擊垮我們,從而使美國能夠占有我們。但這永遠都不會發生。”卡尼稱,“我們已經從美國背叛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但我們絕不應忘記其中的教訓。我們將打贏這場貿易戰。”本次加拿大大選的選情在3個月內上演“驚人逆轉”,原本在民調中落后20多個百分點的自由黨逆風翻盤、起死回生,被認為“多虧了特朗普”。英國《衛報》評論說,加拿大選舉結果說明,加拿大人反對所謂美國將加并為其第51個州的狂想,也反對美國對加拿大實施經濟戰爭。美國Vox網站稱,特朗普一手掀起了“加拿大獨立國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族主義反美浪潮”。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認為,自由黨扭轉選前的不利地位反敗為勝,這就是加拿大對美國吞并威脅和關稅戰的回應。
加拿大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聯邦眾議院選舉中獲勝。圖為當地時間29日凌晨,卡尼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的自由黨競選總部向支持者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戲劇性的逆襲”
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在28日舉行,各黨派爭奪343個席位。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加拿大選民應選出“一個有力量和智慧的人”,只要成為美國“珍愛的第51個州”,加拿大的稅率就可減半,軍力將被“免費提升至世界之巔”,“汽車、鋼鐵、鋁、木材、能源及其他產業規模翻兩番,且零關稅”。此前被稱為“加拿大版特朗普”的保守黨黨首普瓦列夫爾在社交平臺上回應稱:“特朗普總統,別插手我們的選舉。加拿大永遠自豪、擁有主權和獨立,我們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卡尼也稱:“我們是加拿大,這里由我們當家做主。”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的數據更新,截至本報29日晚截稿時的計票結果顯示,自由黨以168個席位領先,可能需要與其他小黨聯合組閣。保守黨以144個席位繼續位居第二大黨。普瓦列夫爾承認敗選,并承諾與自由黨政府合作,以應對美國。報道還稱,預計普瓦列夫爾本人將失去在議會長達20年的席位。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政治學教授貝蘭說,對自由黨而言,這是一次“戲劇性的逆襲”。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所長莎奇·庫爾告訴路透社,自由黨獲勝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除了保守黨,選誰都行”;二是特朗普的關稅;三是前總理特魯多的下臺。今年年初,特魯多在黨內外的反對聲浪中辭職,從未擔任過政府公職的卡尼繼任自由黨黨首,并在3月就任總理。《紐約時報》稱,遠離特魯多政府、曾經擔任英國和加拿大央行行長的卡尼讓加拿大人相信,他是有能力硬剛美國威脅的人。
“我選擇從政是因為我覺得我們這個國家需要作出重大改變。”卡尼在勝選演講中稱,“正如我幾個月來一直警告的那樣,美國覬覦我們的土地、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資源,甚至是我們的國家。這些可不是無足輕重的威脅。”卡尼稱,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們與美國的舊關系,一種建立在穩步推進一體化基礎上的關系,已經結束了,以美國為基礎的開放全球貿易體系,加拿大自二戰以來一直依賴的體系,一個雖然并不完美,但幾十年來幫助我們國家實現繁榮的體系,已經結束了。這是我們面臨的新現實。”
卡尼稱,當他與特朗普坐下來會談時,討論的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未來的經濟和安全關系。他稱:“除了美國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選擇,來為所有加拿大人創造繁榮。我們將加強與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可靠合作伙伴的關系。”
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多國領導人迅速對卡尼的勝選表示祝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我期待與加拿大在雙邊和G7框架下密切合作。我們將捍衛共同的民主價值觀,促進多邊主義,并倡導自由公平貿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9日在回答加拿大自由黨勝選和中加關系的問題時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中方在中加關系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中加關系。
加拿大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族主義反美浪潮”
德國《明鏡》周刊29日稱,加上這次,加拿大自由黨已經連續第四次贏得議會選舉,這在七國集團國家歷史上并不常見。美國的干預徹底顛覆了加拿大的選情,加拿大人團結起來,與鄰國的對抗也讓加拿大人產生了新的民族認同感。
美國媒體批評特朗普讓美國失去了加拿大這個盟友。Vox網站29日發文稱,美國總統將加拿大變成“第51個州”的言論不僅讓自由黨起死回生,而且破壞了美國的一個關鍵聯盟。在加拿大大街上,隨處可見草根階層抵制美國商品的標志,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61%的加拿大人正在抵制美國制造的商品。報道稱,特朗普一手掀起了加拿大獨立國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族主義反美浪潮。文章稱:“從政治上講,這是特朗普的一個巨大烏龍,如果他從未說出‘第51個州’這個詞,他會在渥太華交到一個朋友。相反,他現在擁有了卡尼—— 一位長期批評美國全球經濟主導地位的人。”
Vox網站的評論認為,美國總統不僅給他自己帶來了麻煩,也給美國帶來了麻煩。通過毫無意義地對抗一個關鍵盟友,他正在破壞美國霸權的基本架構。美國并不單獨制定全球政治條款,而是創造一個全球統治體系,這個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盟友的熱情支持。“如果這些盟國的政客通過承諾與美國決裂來贏得選舉,那么該體系的基礎就開始崩潰。”文章引述渥太華卡爾頓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史蒂夫·賽德曼的話說,“過去,美國總統的受歡迎程度決定了各國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美國——因此,美國在不久的將來不會得到太多幫助。這種情況持續多久尚不清楚,但這比小布什或特朗普1.0時代更嚴重。”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將產生全球影響
西方媒體29日試圖賦予卡尼一個新的頭銜:對抗美國總統的全球旗手。路透社稱,卡尼將發揮對抗特朗普的全球領導作用。作為第一個擔任七國集團中兩個國家央行行長的人,卡尼在競選期間對美的強硬言論受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密切關注。報道稱,澳大利亞將于5月3日舉行大選,主要政黨一直密切關注加拿大的選情。英國工黨政府也面臨低支持率問題,民調機構YouGov的政治分析主管英格利希稱:“如果工黨希望恢復在公眾中的地位,那么對特朗普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可能會有所幫助。”
英國《金融時報》29日發文稱,卡尼的勝利將在加拿大以外的地方引起共鳴。意大利政治家桑德羅·戈齊表示,卡尼的勝利是“民主對抗華盛頓不可接受的帝國主義行為的第一次勝利”。同樣,加拿大保守黨的命運逆轉也將受到其他國家右翼政黨的關注,這些政黨現在可能對與美國的密切聯系更加謹慎。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這可能只是一廂情愿。《金融時報》稱,渥太華大學教授、特魯多的前顧問羅蘭·帕里斯表示,“公眾現在支持他,但政治支持往往是一種不斷減少的資源,卡尼的許多承諾需要多年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還有專家提醒,領導“叛亂分子”反美,是任何加拿大總理都無法承擔的角色,加拿大與美國經濟和供應鏈已深度融合,“離婚”根本不可能。
路透社引述專家評論認為,加拿大的經濟體量注定了卡尼不可能獲得像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那樣的全球影響力。卡尼在競選時承諾帶領加拿大度過危機,但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個巨大挑戰。美聯社稱,除了與美國的貿易戰和與特朗普的冷淡關系外,加拿大還需應對生活成本危機。加拿大75%以上的出口銷往美國,美國關稅威脅嚴重損害加拿大經濟。
延伸閱讀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28日深夜,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的初步結果出爐,由馬克·卡尼帶領的自由黨在選舉中獲勝。
數據顯示,自由黨獲得了最多的席位數,為163席(由于計票結果需要重新審核,因此各黨所獲席位數量在目前階段會有微調),由于沒有達到絕對多數,加拿大媒體預計自由黨暫時無法獨立組閣。盡管如此,馬克·卡尼預計仍將作為新任總理領導加拿大的下一個四年。
卡尼及夫人觀看大選開票直播
自由黨支持者慶祝
此次大選是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席位由原來的338席增至343席后的首次大選,注冊選民數超過2850萬。根據加拿大法律,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將成為執政黨,其黨首將出任總理。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挑起貿易戰,并多次公開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就在4月28日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當天,特朗普還再提“吞并”加拿大一事,鼓動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稱,加拿大選民應選出“一個有力量和智慧的人”,只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珍愛的第51個州”,就可將加拿大稅率減半,將加拿大軍力“免費提升至世界之巔”,讓加拿大“汽車、鋼鐵、鋁、木材、能源及其他產業規模翻兩番,且零關稅”。
身為自由黨黨首的卡尼生于1965年,曾擔任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行長。除了強調處理經濟問題的經驗使他成為“與特朗普打交道的最佳人選”外,卡尼還多次在競選活動上表示“加拿大和美國的傳統關系已經結束”。
根據加拿大法律,聯邦眾議院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按正常程序,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應在今年10月舉行。但3月23日,剛剛接任辭職的特魯多成為加拿大新總理的卡尼宣布解散議會并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
特朗普“神助攻”
加拿大自由黨“逆襲”
據新華社報道,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政治學教授丹尼爾·貝蘭說,對自由黨而言,這是一次“戲劇性的逆襲”。
自由黨籍的交通部長克里斯蒂婭·弗里蘭告訴加拿大電視網(CTV):“去年12月時,所有人都認為自由黨沒戲了,但今晚(的結果顯示),很明顯我們將組建新政府。”
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所長莎奇·庫爾告訴路透社,自由黨獲勝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除了保守黨,選誰都行”;二是特朗普關稅;三是特魯多下臺。
加拿大前總理、自由黨前黨首特魯多執政時期,被輿論批評將自由黨帶回“政治荒野”。在他任內,自由黨支持率長期低于反對黨保守黨。自由黨在今年年初的民意調查中支持率落后保守黨20個百分點,保守黨則“磨刀霍霍”,期待在大選之年重掌政權。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發動充滿霸凌意味的“關稅戰”并屢屢挑釁加拿大主權,讓加拿大人的關注點從近十年自由黨的執政表現轉移到如何應對“特朗普2.0”版本的南方近鄰。加拿大主流民意認為,相較于保守黨,卡尼領導的自由黨更可能延續強硬回應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在勝選演講中,卡尼強調加拿大在面臨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威脅時保持團結的重要性。他重申,加拿大和美國之間自二戰以來形成的互利關系已終結。“我們已經從美國背叛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但我們絕不應忘記其中的教訓。”
“美國覬覦我們的土地、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資源,甚至是我們的國家。”卡尼說,“這些可不是無足輕重的威脅。特朗普總統試圖擊垮我們,從而美國能夠占有我們。但這永遠都不會發生。”
加拿大民眾:希望政府在關稅上保持對美強硬立場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問一名選民,本屆選舉有何特別之處,他直截了當地回答:“特朗普。”
美聯社評述,自1988年以來,對外政策從未像現在這樣在加拿大大選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頗具諷刺意味的是,1988年大選的主要議題是關于加拿大與美國的自由貿易。
據央視新聞報道,很多加拿大民眾表示,希望新政府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在對美關稅方面保持強硬立場,維護加拿大的利益。
圖為受訪的加拿大選民
加拿大選民 韋伯恩:我對未來政府的希望是,首先,它不是一個保守的政府,能夠幫助加拿大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減少省際貿易壁壘,不應該存在任何壁壘,并且保持對民眾的關注,比如關心工作受到影響的民眾。
加拿大選民 奧姆克爾:我們的新政府應該把加拿大人放在首位,當然,要利用更多的資源,如果這意味著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與歐洲、中國、日本或其他新興市場建立伙伴關系,我們的政府需要在貿易和關稅方面保持強硬態度,維護加拿大的利益,保護加拿大家庭。
總臺記者 張森:在美國貿易戰和主權威脅之下,這一屆聯邦大選不僅僅是政府換屆那么簡單,新一屆政府將面臨如何調整加拿大的貿易結構、調整加拿大的經濟發展方式乃至保護加拿大主權等多重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