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四月初三日,民間傳說是“翊圣真君下降日”。在歷史長河中,各種傳統(tǒng)習(xí)俗有很多很多,很多傳統(tǒng)習(xí)俗都和歷史人物生前有福于百姓,逝世后被封為神有關(guān),相傳翊圣(黑煞)與天蓬、天猷、佑圣(真武)四位神將被稱為北極四圣真君,都是老百姓的保護神。今天農(nóng)歷四月初三,記住“吃三樣,做一事”習(xí)俗,平安順遂幸福來!
一、吃三樣
1、吃魚
農(nóng)歷四月初三,是一個除舊布新的日子,還是季節(jié)交替的時節(jié),飲食上要補充營養(yǎng),可以多吃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的食物,吃魚寓意年年有余,很適合祈福。
食材:鱖魚、生抽、老抽、香醋、蔥姜蒜、冰糖
做法:1、鱖魚洗凈晾干,姜蒜蔥切好。2、大火把鍋燒燙,加入油一碗,大火燒滾。3、魚皮擦干,下鍋炸,邊炸邊轉(zhuǎn)鍋,炸魚頭尾和邊緣。炸到底面焦黃就可以翻身了,火大油多就不會粘身。4、底面炸黃就下姜、大蒜頭,炸一下,澆醋、生抽、老抽、料酒,嗆一下魚,邊轉(zhuǎn)鍋,邊把湯汁澆在魚正面。5、加熱水漫過魚身一半,加冰糖。大火燒開,蓋鍋蓋,小火燜8分鐘,開鍋蓋,大火收湯汁,湯汁還剩1/3就可以把魚撈出了。6、鍋底的湯汁小火加蔥或蒜葉熱一下,澆在魚上,即可出鍋上桌。
2、吃雞
雞在日常生活中,它不僅是一種傳統(tǒng)食材,還是重要節(jié)日祭祀的供品,這很大程度取決于雞的吉祥寓意和古人對雞圖騰的崇拜。雞的肉質(zhì)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diào)方法,富有營養(yǎng),有滋補養(yǎng)身的作用。雞肉不但適于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zhì)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食材:雞、鹽焗雞粉、料酒、蔥姜、麻油
做法:1、雞洗干凈后,用干布或紙巾吸干水分。2、將鹽焗雞粉用香油調(diào)成糊狀,留五分之一做蘸料用,其余抹在雞的身體內(nèi)外按摩一會。腌制5-6小時以上,過夜最好。用清水稍微沖一下雞的表面后濾去水。3、鐵鍋內(nèi)壁抹點油,鍋底放入蔥和姜片,將雞放在蔥姜上面,加入料酒,蓋上鍋蓋小火焗15分鐘左右,時間根據(jù)雞的大小適當(dāng)調(diào)整。4、焗至用筷子可以在雞肉最厚的部位輕松戳下,無血水流出,冷卻后,斬件蘸料或撕碎雞肉后,用調(diào)味料拌和都可。
3、吃羊
羊被視為祥物的象征,古代祭祀活動把羊作為三大祭祀牲畜之一,用以作為人、天溝通的使者;羊還可作為美食,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食材:羊排、姜、蔥、鹽、花椒、料酒
做法:1、將羊排沖洗干凈,如果有時間用清水浸泡兩小時。2、將羊排放入鍋中,加入涼水和料酒開大火煮。3、水沸騰后撈去浮沫,撈干凈浮沫后不要關(guān)火,用筷子取出羊排,放入壓力鍋,取的時候可以在沸水里涮一下。4、加入蔥、姜片、花椒、香葉、鹽。如果用普通鍋,先不用加鹽,加沸水。5、上壓后計時15分鐘。普通鍋煮40分鐘至1小時,出鍋前10分鐘放鹽。6、挑出調(diào)料,撈出羊肉擺盤。大快朵頤。喜歡蘸料的可以用生抽、醋、蒜末調(diào)制碗汁。
二、做一事:飲食合理
農(nóng)歷四月初三,是一個季節(jié)交替的日子,氣候容易多變,早晚相對會比較涼,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性,不要吃太多涼性食物,同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這樣生活才能越來越順,日子也才能越來越紅火。
看風(fēng)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