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存在價值無需贅述,這個承載協調國際矛盾推動各國合作發展使命的機構,長期在促進國際法落實、保障全球安全、推動經濟改革、維護基本人權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
現實情況卻讓這個國際組織陷入窘境,本應維護全球秩序的組織因最大資助方拖欠十億美元會費陷入財政危機,公信力持續下滑。
多重壓力下,聯合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財政赤字與信任危機交織的困境讓外界開始擔憂其能否繼續有效運轉。
美國作為聯合國最大的出資方為何會拖欠資金?是有意還是無意?
此事引起全國廣泛關注,不少網友留言道:拖欠資金不繳費的干脆踢出去。
聯合國的誕生與各國繳費情況
要理解聯合國如今的困境,得從它出生那天講起。
1945年二戰剛結束那會兒,滿世界都是斷壁殘垣,五十多個國家在廢墟堆里商量著成立聯合國,想著讓各國有個固定地方說事,別動不動就掀桌子干仗。
這組織打開始就管著調解國際糾紛的活計,指望大伙能平心靜氣把地球收拾太平。
1945年聯合國成立
錢從哪兒來?主要靠會員費撐著,各國按規矩定期上供。自愿捐贈數額有限,類似非營利性俱樂部依靠會員繳費維持運轉。
分攤比例寫在組織章程里,每三年各國代表重新核算分攤比例,美國原本最高承擔25%,2000年規則調整后上限鎖定在22%,下限定為0.01%。
有錢的想多掏不行,窮弟兄們也不能白蹭,沒有國家能完全免交會費。這套算法擺明面上,誰該掏多少心里都有本明白賬。
現在看看這些年各國繳費的情況。
今年三國賬本擺出來看,中國扛著15.254%的份額掏4.46億美刀,俄羅斯1.866%的份額,出5600萬美元,老美頂格22%當仁不讓坐頭把交椅。
規矩定得漂亮但架不住有人耍滑頭,明明該帶頭的老美三天兩頭拖欠會費。
美國作為聯合國創始國多次調整會費額度,1945年成立初期承擔了40%的會費比例。
1953年額度驟降至4830萬美元,八十年代公開質疑分攤機制,1984年退出教科文組織并單方面設限,要求常規預算占比不超過20%。
里根總統離任時拖欠金額累積至3.08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常規預算的78%。經歷911事件后美國加快清償欠款,但2017年特朗普政府再度質疑22%的承擔比例。
最近三年出現明顯滯納,2024年8月欠款規模突破十億美元關口。
中國1971年重返聯合國時承擔4%的會費額度,隨后數年維持在5.5%上下。
八十年代比例持續走低,1995年觸及0.72%的歷史低位。
新世紀以來逐步提升貢獻度,2013年支付1.31億美元對應5.148%的占比,2016至2018年升至7.921%。
2019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二大出資方,2023年實際繳納4.4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2億元,預計2024年承擔比例逼近15%。
俄羅斯作為常任理事國2023年繳納3.5億美元,盧森堡1945年承擔的0.05%會費比例創下最小成員國記錄。
日本憑借八十年代經濟騰飛超越蘇聯成為第二大出資國。
盡管多數成員國持續繳費,聯合國近年面臨持續財務壓力。
2023年實收會費較往年明顯縮減,2024年日內瓦總部已采取限制水電、暫停招聘等措施維持運轉,日常運作漸受影響。
美國拖欠賬單的背后藏著政治博弈的密碼。
每當巴以沖突的硝煙彌漫或伊拉克戰場的黃沙揚起,華盛頓的外交官們便捏著支票本討價還價。
當年四成會費的支票撐起初創機構的天穹,如今這份擔當化作籌碼壓上賭桌。
當安理會的表決器響起反對聲,紐約總部的會計系統便收到延遲到賬通知。
大洋彼岸的東方古國默默履行著藍色文件夾里的承諾,支票上的郵戳永遠標記著當期日期。
中國的大國擔當和俄羅斯的會費堅持
自1971年恢復聯合國席位以來中國沒拖欠過會費,經濟吃緊那些年還主動提高分攤比例。
聯合國官員在發布會公開稱贊中國是可靠合作伙伴,2019年我們提前結清當年全部款項這事被重點表揚過。
2024年中國分攤費用漲到32億居全球第二位,經濟總量和國民收入增加直接推高會費繳納額度。
穩定繳費為中國贏得更大國際話語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多次表達感謝,有代表在非正式場合說過真心話,認為中國是關鍵時刻靠得住的朋友。
這32億不僅體現財政貢獻,更折射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實際作用。
不拖欠不扯皮的做法讓我們站穩腳跟。
再看俄羅斯雖然面臨經濟壓力但仍在盡力履行義務。
俄羅斯2024年會費比例定在1.866%,換算下來是5600萬美元。俄烏沖突后西方制裁讓經濟陷入困境,但繳費記錄比美國可靠。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停繳會費將動搖國際話語權,俄羅斯不可能放棄大國地位。
聯合國批準39億對烏援助引發莫斯科強烈反應,俄外交部公開質疑組織中立性,暗示可能延遲繳費。
美俄兩大國若同時拖欠會費,將導致聯合國財政體系承受雙重壓力。
常年依賴會員國繳費維持運作的機構,正面臨美國欠款超8億美元的基礎困境,莫斯科若加入欠費行列可能引發連鎖效應。
會費問題對聯合國的影響
聯合國日常運轉依賴成員國繳納會費,近年多國拖欠導致其深陷十年來最嚴峻的財務困境。
日內瓦總部2019年10月甚至被迫停運自動扶梯,縮短辦公時間并裁減人員,整個機構運轉如同捉襟見肘的普通家庭。
美國累計拖欠的10.9億美元巨額缺口直接導致維和行動與人道救援等關鍵項目陷入停滯,財政部門多次敦促卻屢遭推諉。
特朗普執政時期將拖欠行為公開化,直接影響全球安全事務的正常開展。
當中國2024年繳納32億美元、俄羅斯支付3.5億美元時,這兩個按時履約的成員國成為維持運轉的重要支撐。
雖然中俄兩國繳納金額不及美國應承擔的22%預算比例,但持續穩定的資金注入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
面對最大出資國長期拖欠形成的資金黑洞,單靠其他國家的有限支持終究難以維系這個國際組織的正常運作,全球治理體系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財政壓力。
啟示
聯合國雖然毛病不少,但它始終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這個平臺能在重大國際事務中反映多數國家的利益訴求,維持和平穩定。
身為頭號經濟體的美國沒有理由拖欠會費,這種行為不僅傷害自身信譽,還給別國樹立反面典型。
破解困局需要國際社會形成合力。
聯合國秘書長
華盛頓必須終止把會費當籌碼的慣性思維,北京與莫斯科要繼續發揮穩定器作用,其他成員國也該摒棄搭便車心態。
193個成員國若能凝聚繳費共識,聯合國才能真正聚焦維和行動、人道救援等核心使命,擺脫捉襟見肘的財政窘境。
參考資料:
1.聯合國總部因缺錢將關閉一通道,去年還曾“拉閘限電”,美國成最大“老賴”,欠會費高達28億美元——極目新聞
2.外交部:美國成為聯合國的“老賴”——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