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商業觀察,作者:張晨陽、胡漢三,編輯:鄭曉慧,設計:戚桐琿,原文標題:《今年五一,比“反向旅游”更火的趨勢出現了》,題圖來自:AI生成
五一假期在即,又到了旅游旺季。
一邊,是#五一旅游景點搜索量暴漲#、#00后年輕人猛搜五一旅游#等話題熱議不斷,大家紛紛研究如何“請四休十”,尋找“冷門旅游目的地”;另一邊,是“到處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五一哪都不去”的吐槽。
究竟有多少人準備五一去旅游?大家又選擇了怎樣的旅游方式?
《DT商業觀察》和《第一財經》聯合發起了一份旅游調研,收集并分析了1243份問卷結果,發布《2025年輕人旅游趨勢報告》。
下面是我們的發現。
今年五一,43.1%受訪者有旅游計劃
調研中,只有43.1%的受訪者今年五一有旅游出行計劃,雖然看著不多,但這個比例已經比“報復性旅游”的2023年(32.4%)還要高。
同程、攜程、飛豬等OTA平臺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五一出行的人真的很多。
4月15日,同程旅行根據現有數據預測:2025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熱度或將達到2023年以來“五一假期”的峰值。
4月17日,攜程研究院發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預測報告》顯示:五一期間整體境內酒店搜索熱度與去年同期持平并在持續升溫,目前國內機票預訂量較去年顯著上漲。
此外,還有很多外國人涌入中國旅游,今年五一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73%。
對比疫情結束后的“報復性出游”高峰年2023年,我們發現,拋開五一假期,大家今年整體計劃旅行的次數變多了。
《DT商業觀察》在2023年五一前的旅游調研結果顯示,過去最多人計劃旅行1~2次(42.6%),而今年最多人計劃旅行3~4次(39.5%),打算旅行5~6次、甚至7次及以上的人群比例,都有提升。
五一熱門目的地TOP10,北京排第一
調研中,最多人五一想去北京、上海旅游,其次是重慶、成都、武漢等社媒熱度較高的城市。
計劃去北京、上海的受訪者,大多是奔著城市風光、知名地標或為了項目而去,比如去天安門看升旗儀式、參觀故宮,或是看看東方明珠、到上海迪士尼游玩,感受都市魅力。
而計劃到重慶、成都、武漢、長沙旅游的受訪者們,大多是為了當地的特色美食、夜景等,有兩位受訪者提到想去重慶嘗嘗最近很火的“榮昌鹵鵝”。
也有一些相對小眾的目的地進入了出行清單。有人計劃在五一前往仙本那(位于馬來西亞沙巴州),考潛水證。生活在石家莊的 @安之 則表示,五一出行想要“帶著老黨員家長和寶寶去看看中國雄安”。
在做出行計劃的同時,大家心目中也有了“出行搭子”的人選。
整體來看,大家最傾向于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玩,但男女各自最想一起旅游的人選排名,不太一樣。
女性選擇家人、朋友的比例更高,分別都比男性的選擇比例高出了10個百分點左右。
男性則把“戀人”排在了第一位(43.3%),略高于家人(42.7%)。
傾向于和寵物出行的比例雖然不高,但在調研中,已經有人開始為寵物“定制旅行”。
在北京生活的85后女生 @芥末 五一準備去山西旅游,原因是參加了“狗狗團,帶狗狗去玩”。
2025年最熱門旅游方式:“拼好假”
可能是在近兩年的“人擠人”旅游旺季中有過深刻體驗,現在,在時間和空間上“錯開人流”,是人們最想要嘗試的旅游方式。
在調研中,選擇“拼好假旅游”的比例最高,達到54.2%,其次是“反向旅游,去冷門目的地”,也有超4成人向往。
有博主在小紅書分享了“請4休11”的拼好假方式(請假5月6日~5月9日,最終獲得5月1日~5月11日共11天假期),教大家將假期的時長翻倍,甚至還附上了消除“請假羞恥癥”、給出請假話術的Tips,鼓勵“勇敢的牛馬”先享受假期。
反向旅游的人開始把觸角伸到了更“偏門”的地方。
在小紅書上,一條點贊超1.2萬的“冷門旅游地”推薦筆記中,出現了海拔4300米的“隱世村落”四川莫斯卡村、未被開發的火山巖群島福建四礵列島等。前者有藏民與土撥鼠和諧共生的奇特景象,后者有大海和斷崖的海島風光,引發不少人向往。
近郊度假、躺平式旅游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旅游方式。相比之下,“特種兵式旅游”逐漸成為過去時,甚至選擇“中轉式旅游”的占比都超過了它。
整體來看,大家不想在旅游中太累,或者為了打卡而打卡,吃吃美食、看看自然風光是大家最想在旅游中做的事。
不過,在“拼好假”和“反向旅游”之外,不同年齡段人群對于旅游方式和旅游項目的偏好出現了明顯差異。
不同年齡段人群都喜歡什么樣的旅游?
00后為興趣發電,求一個玩得盡興
最喜歡興趣旅游的,當屬00后。
他們愿意為了演唱會、漫展、徒步、滑雪等興趣愛好,專門奔向一座城市,相比其他年齡段,00后也更偏好去熱門影視劇取景地打卡、逛游樂場、參加文娛活動,比如逛漫展、參加音樂節、演唱會等。
現居浙江杭州的00后 @小秋,就擁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旅行經歷,其中之一是“因為追星跑巡演,混熟了首爾,也敢在日本獨行半個月”。
00后們大多精力充沛、熱愛嘗鮮,他們是選擇特種兵旅游、Citywalk最多的群體。
00后 @不想上班的陳哈哈,印象最深的是畢業旅行,“自己一個人從廣西賀州到廣州、濟南青島淄博,除了賀州到廣州是坐動車,其他都是坐火車硬座。總共坐了52小時左右的火車吧,第一次一個人長途行,住青旅,第一次到北方,見識到熱門的淄博燒烤,看到了美麗的青島,感受到山東人民的純樸熱情,品嘗了濟南的把子肉……旅行每到一個地方,我給很多朋友寄了蓋章的明信片,都是美好的回憶。至今還懷念青島的海風。”
此外,他們也是“中轉式旅游”的嘗新人群,27.8%的00后都想把轉機的中轉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
95后、90后偏愛躺平式度假,主打輕松愜意
當00后還在一天連軸轉8個景點、連中轉城市都不放過,95后、90后已經愛上了“反向旅游”和“躺平式旅游”。休閑養生、體驗酒店分別是他們更偏好的項目。
90后 @嚕嚕 印象深刻的旅行經歷就是“在神州半島的corona,吹著海風、聽著海浪聲,喝著小甜水無比愜意。突然店里切到了龍神道的《觀照心間》,間奏不斷重復的雷鬼版‘南無阿彌陀佛’讓精神上的癲狂和不羈指數放大。當時感覺整個人的靈魂都被蒸騰到夜空的云里。”
95后 @白菜“在南京的時候,沒有去太多的著名景點。只是找了個酒店住下來,每天和當地人一樣去買各式早餐,晚上散步找夜宵。聽著陌生的口音,走在自己城市少見的梧桐樹下,感覺每一處都是風景。慢慢悠悠地,感受另一個城市的煙火氣,感覺這樣旅游既不累,也散心,也值得回味。”
85后、80后把近郊當做度假村,工廠游進入偏愛清單
相比95后、90后主打的“悠然自得”,85后、80后開始帶著家人“近郊度假”,或者“原地旅游”,比其他年齡段更偏好的旅游方式是去參觀工廠、增加見聞。
上海85后 @Nancy 分享的旅游經歷是一次“西安游學團”,覺得“安排合理,內容豐富,邊玩邊學,老師們都很專業,有手作體驗,美食風景,大人小孩都玩得很開心”。
相比其他年齡段,80后偏好度最高的旅游項目則是寺廟祈福、吃齋飯,其次是工業參觀/體驗,也就是“工廠游”。
有受訪者表示,自己“去五臺山拜訪寺廟,增加了見聞”,也有人去過南京的寺廟,“祈福真的得到了好運”。
在小紅書,“工廠參觀”相關話題的瀏覽量達到284.8萬,討論5.2萬。一些家長開始將參觀高精尖大廠、大國重器的生產線,當做反向遛娃長見識的新方式。部分工業遺址,如深圳的“蛇口價值工廠”被當做城市景點來觀摩。
總的來說,年輕人更希望旅游能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講究活在當下、玩得盡興,即便是出乎意料的見聞經歷,都將成為寶貴的“養分”和記憶。
而越是年長的人群,越傾向于節奏舒緩的出游項目,比如到當地逛園子、去特色市場購物,體驗最尋常的人間煙火氣。
旅游酒店選擇,智能家居對00后吸引力最大
作為旅游中的重要一環,研究酒店已然是一門旅游顯學。
整體來看,中端和經濟型酒店是大部分受訪者的選擇,全季是此次調研中受訪者最喜歡的酒店品牌(27.8%),漢庭、亞朵緊隨其后(分別是22.2%、20.6%)。
高端奢華酒店中,只有希爾頓酒店擠進了前十。
不過酒店的價格高低,不一定能影響大家的實際體驗和收獲,幾十塊錢一晚的青旅也能讓心懷遠方的年輕人低成本感受到出游的快樂。
在調研中,00后@小任同學分享了自己旅行途中隨機住青旅的經歷:“本來我們的旅行座右銘是一天睡好點,一天對付下,結果在青旅大堂碰到了幾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順手就掏出了我的小桌游,非常友好但激烈地玩耍到了清晨,小憩一會后坐高鐵返回完美度過假期。非常充實且刺激!”
但對不少受訪者來說,如今的酒店不只是“落腳睡覺的地方”,而是演變成一個多功能休閑地。
其中,“餐廳/自助餐”和“免費接送機、景區接送”是最能吸引人們的服務。
對于00后、95后和90后來說,“洗衣烘衣房”很重要,超過3成00后和95后都會被酒店的“智能家居”吸引,但這兩個設施在80后那里吸引力很弱——智能家居比不上水上樂園、洗衣烘衣房不如健身房。
85后和80后可能考慮到開車或者家庭出行,比較關注“免費停車、充電樁”。溫泉泡湯、游泳池和兒童樂園,對他們的吸引力也會高于00后、95后等年輕群體。
附本次調研中的人群畫像。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們旅行中住酒店的體驗,不僅體現在地理位置、周邊交通等基礎配置,也更多體現在充電樁、按摩等滿足功能和情緒價值的細分服務上。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次調研的全部結果。
對于當下的人們來說,旅游是給日常生活的一場精神SPA:近到跟家人來一場原地度假,開啟精神快充;遠到以拼好假的方式前往遠處,尋找未知的詩意和想象。
盡管每個人出行的理由各異,但相比“到此一游”的打卡,大家逐漸轉向更適合自己的“主題探索”——有人為興趣出發,有人追隨地道的城市風味,有人獨自漫步于文化古跡,也有人為家人的舒適,尋找更妥帖的出行線路、更貼心的酒店服務。
旅行也不再是僅限于節假日才能規劃的事情,在日常周末去近郊徒步、到附近城市看演唱會品嘗特色美食等等,也是一場治愈身心的旅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旅游不需要多么隆重的準備,也不需要被賦予多大的意義。就像作家毛姆所說,“一個人能觀察落葉,鮮花,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DT商業觀察,作者:張晨陽、胡漢三,編輯:鄭曉慧,設計:戚桐琿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92841.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