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雨
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近6年時間為790名失蹤被拐人員找到了回家路。2021年7月,綿陽市公安局設立胡祥雨工作室。經過幾年運行,該工作室已聯動全國各地志愿者、7000余個尋親家庭,形成了反拐團圓“警民共治”新格局。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胡祥雨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近6年時間,胡祥雨為790名失蹤被拐人員找到了回家路。面對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他表示,這份榮耀是鞭策,更是新的起點。“我將繼續扎根基層,用有溫度的工作成就百姓的團圓夢。”
從警犬專家變身“打拐英雄”
1999年,胡祥雨從中國刑警學院警犬技術專業畢業后,來到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犬隊工作。在與警犬長達20年的朝夕相處中,他勤學苦練、用心鉆研,從普通訓導員逐步成長為全國警犬技術專家、全國刑事技術青年人才。
2019年,胡祥雨從警犬隊轉崗擔任刑偵一大隊教導員。在參與偵辦相關打拐案件時,一個個失蹤被拐兒童與親生父母團聚的場景,讓他備受觸動,更加堅定了他做好打拐尋親等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的決心。
胡祥雨至今還記得,尋親多年無果的女孩小高是他助力成功的第一個人。
收到小高發來的求助信息和DNA血樣采集卡后,胡祥雨第一時間完成血樣入庫,迅速確定一名親緣關系人,并向其居住地云南昭通警方發送跨區域協作通報。3個月后,經公安機關、村社干部、志愿者三方共同努力,最終確認了小高親生父母的信息。
“胡叔叔和尋親志愿者影響了我一生。”小高誠摯的熱淚和激動的話語,讓胡祥雨深刻體會到群眾尋親成功后的喜悅及對民警發自肺腑的肯定,也讓他更加堅定地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
借助民力讓團圓邁上“快車道”
2021年7月,綿陽市公安局設立胡祥雨工作室。2023年,胡祥雨工作室被公安廳命名為“省級團圓工作室”。隨著一個個離散家庭團聚,胡祥雨的“名氣”越來越大,向他求助的尋親群眾也越來越多,工作量隨之不斷增大。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胡祥雨工作室經過幾年的運行,已聯動全國各地志愿者、7000余個尋親家庭,形成了反拐團圓“警民共治”新格局。胡祥雨建立的“團圓綿陽——我們在行動”微信群,先后招募和聘任1000余名志愿者,廣泛發動和借助民間及網絡力量開展宣傳、線索收集初查、樣本采集等工作。
現在,胡祥雨的手機里有6500余個尋親微信好友、200余個尋親群組,平均每天會接到數百個(條)尋親求助電話、微信和短信。同時,胡祥雨工作室還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緣夢公益等愛心組織開展互動,對尋人線索共同開展分析,共同開展尋親工作。
從2019年找回失蹤被拐人員26名,到2024年找回195名……不斷攀升的團圓數字,溫暖了一個個家庭,背后是胡祥雨和他的團隊孜孜不倦地艱辛付出。
胡祥雨說,警察不僅是執法者,更是服務者,職責不僅僅是打擊犯罪,更要用有溫度的方式,把工作做到人心里,努力實現離散家庭和諧團圓,讓愛更好地回家。
岳波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