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之后,特朗普政府便開始陷入泥潭之中,近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相繼對華示好,但沒想到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冷漠。
堂堂的“華爾街大鱷”貝森特何時受過這種委屈,當地時間4月28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
我認為現在應該由中國主動降溫并邁出第一步,因為他們對出口額是美國對華出口額的五倍,如果中方持續對抗下去,我們還有一套升級對抗方案,若局勢惡化,升級選項包括實施禁運。
可能貝森特跟特朗普在一起的時間太久了,這位曾經的華爾街大亨也開始朝令夕改了,要知道,貝森特在4月25日的經濟會議上,貝森特多次強調與中方對話的重要性,或許是中方沒有給予回應,貝森特面子過不去,便開始對華發出禁運威脅。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下的美國市場,雖然現在中美“關稅戰”打得火熱,中美貿易看似已經全面脫鉤,但從各大平臺以及視頻網站的消息來看,中國商品仍在以各種渠道進入美國,只是數量變少,價格增高而已。
中國光伏產品占美國市場份額60%;中國稀有金屬進口數量直接影響美國軍工產能;美國農民協會已經對特朗普發出嚴厲抗議,并且擔心美國農副產品出口暴跌;美國加州州長紐森親口表示中國商品對美國基層人民的重要性;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以及消費市場,類似特斯拉、蘋果、高通、英偉達等企業將遭受重創。
所以說,如果美國對華實施全面禁運,完全就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方案,不出2個月,與中國脫鉤的“痛苦效應”將全面爆發,尤其是美國中低收入家庭的感知尤為明顯。
那么對中方就沒有一點影響嗎?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中美脫鉤對中方沒有一點影響那肯定是不現實的,美國作為世界第一消費市場,一旦中美貿易脫鉤,中方大量海外業務將重新尋找客戶,對海外貿易也將造成較大影響。
但早在多年前,中方早已做好了對美全面脫鉤的準備,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后,美國主要對華出口的農副產品、天然氣等等均被其他國家所替代,而且中方明確表示:“完全無懼于美國打消耗戰,更不介意打長久戰”!
在中美博弈期間,巴西接手了原屬于美國的中國大豆訂單,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中亞等國家接手了原屬于美國的LNG(天然氣訂單),阿根廷、西班牙接手了原屬于美國的豬肉訂單。
在剛剛結束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就能明顯感覺到,雖然世界各國對美國的霸權仍保持敬畏態度,但他們更加需要一個穩定且具有活力的市場,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似乎已經有了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消費市場的勢頭。
不管如何,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對于全球任何國家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能做的就是對美國硬剛到底,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美國是否徹底取消單邊關稅,至于其他暗示、試探、恐嚇等任何手段都無濟于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