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盟黨正式公布了該黨出任內閣成員的名單,基民盟(CDU)意外地將“外行人士”妮娜·瓦爾肯(Nina Warken)提名為新一任聯邦衛生部長。然而,瓦爾肯并不會有太多時間來熟悉業務。就在她獲提名的當天,兩大主要法定醫保機構——DAK和AOK——便拉響了最高警報,警告稱德國的醫療體系正面臨財政崩潰的風險。
DAK醫保公司負責人安德烈亞斯·斯托姆(Andreas Storm)向媒體表示,他緊急呼吁新部長瓦爾肯在夏季休會前推動立法,穩定醫保和護理保險的財務狀況。他強調:“健康和護理領域正遭遇聯邦德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問題已不容拖延,否則未來18個月內,醫療體系的部分領域將面臨崩潰風險。”
斯托姆進一步要求,瓦爾肯必須在夏季休會前推出一項針對法定醫保和社會護理保險的臨時穩定法案。他補充道:“瓦爾肯的任命是個意外,她此前與健康政策幾乎沒有任何交集。”
此前,AOK聯邦協會也已敦促采取快速行動。協會主席卡蘿拉·賴曼(Carola Reimann)表示:“首批有效措施必須立刻啟動,以穩定法定醫療保險和社會護理保險的繳費水平。”她指出,在此之后,政府才能著手進行更全面的財政改革工作。
▲候任衛生部長瓦爾肯,圖源:picture alliance / photothek.de
在法定保險陷入財務困境的同時,私人醫保的重要性卻在不斷上升。來自私人醫保協會(PKV)的一份未公開研究顯示,盡管私人投保者僅占德國總人口的10.4%,但他們在門診醫療服務的融資中貢獻了21.4%。相比之下,上一年這一比例為20.4%。
私人醫保協會主席托馬斯·布拉姆(Thomas Brahm)即指出:“私人醫保每年為每家醫生診所平均帶來超過7.3萬歐元的額外收入。如果沒有這些資金,很多醫生診所將難以維持當前的人力與技術配置,這對所有患者都有益處。”
此外,數據顯示,2023年,私人投保者在牙科服務領域的融資占比達22.6%,在藥品領域為13.1%。根據研究,2023年因私人醫保產生的總額外收入達到了144.6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8億歐元,增幅達14.2%。這部分增收主要源于私人醫保支付的費用通常高于法定醫保,且受限較少。
(歐洲時報德國版紫蒿編譯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