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
由國家數據局主辦,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承辦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經濟分論壇在同日舉行。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董事王其鑫發表了主題演講。王其鑫表示,2024年國內的具身/人形項目融資突破100億元,在可展望的未來,人形機器人會走進千家萬戶。
王其鑫認為,以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在技術路線上的發展可分為三步。第一,建立第一視角下靈活的具身認知系統;第二,實現高度自主的決策規劃能力;第三,實現目標驅動與物理世界的精確運動交互。
AGI的實現是非常有可能的
王其鑫介紹稱,目前宇樹科技的產品分為消費級和行業級的機器人。
“消費級的機器人就是普通消費者可以買回去(使用),比如幫你取外賣、取快遞,跑步幫你背個水,買菜幫你背包,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售價也會比較便宜,在天貓、京東就可以直接下單購買。”王其鑫表示。
王其鑫稱,宇樹科技主要的銷售來源其實是工業端。“我們工業級的四足機器人,它可以在電力巡檢、消防救援、園區安防等領域提供服務。一般應用場景都是一些有毒氣、輻射或者是特別惡劣的環境里,為人類減輕負擔。”王其鑫稱。
對于目前AI(人工智能)的發展,王其鑫認為會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弱AI階段,指的是只能做一些單一領域工作的人工智能系統,比如谷歌的阿爾法狗(即AlphaGo)圍棋系統。”
“下一個階段是強AI,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強AI階段,強AI除了在特定領域有一些應用,可以做到很智能的程度,同時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具備比較廣泛的智能能力。雖然說現在沒有達到強AI階段,但是我們看到這兩年AI大模型發展得比較火熱,AI大模型的非提前預設‘涌現能力’,是我們邁向強AI的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王其鑫稱。
王其鑫繼續說道:“最后一個階段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是指AI能夠完全模仿人類的智能行為,比如說它可以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改進、自我調整等,目前來看只能在一些科幻作品里面看到這樣的概念,但是AGI的實現是非常有可能的,實現它的途徑之一必然是具身智能。”
王其鑫解釋,具身智能是融合了身體感知、環境交互和運動能力的綜合性概念。具身智能非常強調身體在智能行為當中的重要性,即必須要有一個智能體通過身體來感知周圍的環境,比如具有視覺、嗅覺、聽覺等,獲取到了環境信息之后,再做出一些決策和改變,進一步跟環境進行交互,從而進行學習。
“具身智能在生活里面有很多應用案例,只不過(目前)都比較初級。”王其鑫舉例稱,比如醫療機器人,它可以縫合一個生雞蛋,它是在感知到包裹蛋液的非常脆弱的外皮之后,還可以完美地把它縫合起來。
“比如說服務機器人,我們宇樹的機器人去年在泰山清運垃圾。比如說工業機器人,我們看到汽車工廠里有很多機械臂,可以幫助(人類)減輕工作負擔,這都屬于具身智能的范疇。自動駕駛汽車同樣屬于這個領域,比如說它現在已經有非常強的感知能力,能夠適應道路的變換、識別人行馬路等,這些其實都是具身智能的應用案例,只不過目前還不是特別高級的具身智能。”王其鑫表示。
實現具身智能分三步走
“(業內)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我們(國家)在具身智能領域其實是并不弱于發達國家,因為我們有非常完善的產業鏈,所以說我們在這一方面其實并不差。尤其是美國硅谷精英,他們并不太愿意去做硬件產品,他們更喜歡做軟件,這就是我們的機會。”王其鑫表示。
“其實國內在具身智能領域已經有很多新公司涌現出來了,比如,僅2024年就有百億元的融資,要知道這里面大部分的公司其實都是初創企業。”王其鑫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李南 攝
王其鑫認為,人形機器人應該是具身智能最好的形態之一。如果想要用人形機器人實現具身智能,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要產生認知。舉一個例子,國外一個研究團隊基于宇樹的人形機器人做的一個全身(實時控制)的遙控操作系統,這個技術方案我們也已經開源了一部分,它可以幫助機器人迅速認識我們周圍的環境。”王其鑫表示。
“第二步是讓機器人具有決策能力。卡內基梅隆大學基于宇樹提出WoCoCo框架,解決了人形機器人順序接觸任務執行難題。這個框架可以有效幫助機器人迅速完成決策,比如,機器人可以在跳箱子的過程中自動決策自己的路線。”王其鑫表示。
王其鑫繼續說道:“第三步就是交互。斯坦福大學基于我們人形機器人發表的一篇論文是(關于)跟蹤和模仿人類,可以看到我們的機器人可以認知到很多細節問題。比如在開柜門的時候,它可以拉到柜門的門把手;在疊衣服的時候,它可以準確地交互到衣角、衣袖,完成疊衣服的過程。”
王其鑫也介紹了宇樹科技的技術路線。“我們首先會基于人類的行為視頻,或者是動作捕捉數據等,來構建我們人形機器人(所需要的)海量行為數據庫,通過并行仿真和訓練平臺可以很好地實現基于強化學習的端到端的運動控制技術,這都是要基于我們數據平臺來實現的。”王其鑫表示。
展望未來,王其鑫認為,具身智能的實現需要兩到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可能會先應用在工業領域,比如一些特種行業、制造行業等,讓機器人去做一些復雜、沉重的事情。在邁向民用階段之前可能還會有一個商業階段,比如零售業、康養業可能會讓機器人先做一些工作,最終我們一定是希望人形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來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幫助。”王其鑫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