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恒 通訊員 李泓銳/文 視頻剪輯
4 月 29 日下午,鄭州市第十四初級中學演播廳內青春洋溢,由共青團鄭州市委、鄭州市教育局、鄭州市少工委主辦的 "賡續文化薪火 青春挺膺擔當" 主題活動在此舉行。400 余名師生通過莊重的離隊入團儀式、溫馨的 14 歲集體生日及非遺文化傳承體驗,在儀式教育中感悟青春使命?!堕W光如你》《追風趕月的人》等音樂暖場,學生們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舞動青春風采,點燃氛圍,為整場活動拉開動感序幕。
青春啟航:離隊入團鐫刻成長印記
莊嚴的國歌聲中,活動正式開啟。二七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馬遂鑫在致辭中寄語青少年:"從少先隊到共青團的跨越,是成長更是責任,希望你們以文化為帆,以擔當為槳,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 隨后的少先隊員離隊儀式中,一百余名超齡隊員面向隊旗莊嚴敬禮,正式告別少先隊時光。
入團儀式環節,新團員們佩戴團徽、緊握右拳,在團旗下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共青團鄭州市委副書記楊振杰在寄語青年中說到:“希望你們記住,紅領巾的紅色,是永不褪色的信仰;團徽上的麥穗,是扎根大地的擔當。愿你們以青春之名,書寫“強國有我”的答卷;以14歲為起點,奔向星辰大海的遠方?!?/p>
青春綻放:十四歲生日見證責任覺醒
"小學校長班主任寄語視頻展播" 成為集體生日環節的暖心亮點,解放路小學、銘功路小學、沙口路小學的老師、校長們通過鏡頭回憶與學生的成長點滴:"十四歲是夢想發芽的年紀,愿你們帶著紅領巾的初心,在共青團的旗幟下勇敢追夢。" 初中教師代表則以 "青春三問"——"是否記得入隊時的誓言?是否準備好肩負團員的責任?是否愿意為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引發學生對成長的深度思考。
文化尋根:非遺傳承厚植家國情懷
在 "文化尋根" 主題團日中,河南省金石拓印非遺傳承人馮萬鵬現場講解金石拓印和殘疾人事業的溫暖鏈接,手中的拓片工具在石碑上輕輕摩挲:"這些斑駁的文字,是千年文明的密碼,更是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學生代表結合參觀鄭州非遺館的經歷發表感悟:"當我們穿上漢服演繹朱仙鎮木版年畫故事,當我們親手拓印《詩經》名句,突然懂得‘賡續文化’不是口號,而是每一次用心的傳承。" 隨后,河南墜子、太極拳等非遺項目展演將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活動結束后,新團員王同學表示:"戴上團徽的瞬間,看著身邊同學在非遺體驗中專注的眼神,突然明白‘挺膺擔當’就是從學好每一項傳統文化技藝開始,從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 此次活動通過 "儀式 + 文化" 的創新融合,為青少年扣好人生 "青春第一??圩?,讓文化自信與責任擔當在儀式教育中深深扎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