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康之家·渝園,時間仿佛被重新定義——這里沒有代際的鴻溝,只有青春的脈搏與銀發的智慧交織出的溫暖樂章。“90后”“00后”的年輕面孔成為養老服務的生力軍,這些年輕人選擇將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養老事業”,是因為他們堅信可以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破解代際隔閡,重塑養老服務的溫度與深度。
生活管家文靜:用專業與溫度守護銀發生活??
“小文,早呀!”清晨的泰康之家·渝園,生活管家文靜和晨練的長輩們開心地聊著天。29歲的文靜是許多長輩心中的“貼心小棉襖”。畢業于浙江工商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她,自2023年6月渝園社區籌建時便加入團隊,她用專業服務和真誠關懷幫助長輩適應新的養老生活。??
文靜處理日常工作
作為獨立區的生活管家,文靜需要為40多位長輩提供全方位支持。“從房間調換到短期轉護理區,甚至餐飲、工程報修,老人們的任何需求都可通過我們對接。我們團隊也能實現閉環解決。”文靜笑著形容自己的工作像“樞紐”,是泰康之家1+N多學科照護模式中,1的角色,作為居民需求的對接和協調者,去協調N個專業部門資源為居民提供服務。
90多歲的L婆婆,出行需要使用輪椅。因為怕給大家添麻煩,她拒絕出房間和參加渝園的各種文娛活動。文靜得知后,并沒有急于勸導,而是主動上門,傾聽她的擔憂,發現了老人內心深處的孤獨與自我否定。在和L婆婆的聊天中,文靜發現她特別愛做手工。文靜立刻到網上找了很多手工教程,讓L婆婆觀看。如今L婆婆深深愛上了扭扭棒手工,還帶上渝園里的其他長輩們一起鉆研扭扭棒的各種編織手法。“現在每次看到婆婆,她都是笑呵呵的。她還常說‘肯定不走了,就要住在這里’。L婆婆的轉變讓我特別有成就感。”文靜笑著說。
文靜為渝園長輩服務
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文靜笑稱自己是一個i人,但為何選擇了這份以溝通為主的工作時,她坦言她喜歡助人的感覺,泰康之家·渝園服務團隊的專業細分化,讓自己有強大的助人后盾。“文娛活動師、康復師等角色各司其職,配合我們管家精準滿足各位長輩的具體需求。”在文靜看來,當代養老服務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渝園社區的1+N服務團隊中,95、00后占比較高,包括營養師、康復治療師等專業人才。正是憑借這份專業與熱忱,文靜獲評了2024年泰康之家優秀員工。
夜幕降臨,文靜習慣性地查看手機信息。屏幕上是L婆婆發來的扭扭棒新作品,一朵綻放的向日葵。“你看,她說要教其他老人做手工呢。”文靜的笑容里,映照著養老服務未來的變革方向——那里沒有冰冷的床位周轉率,只有人和人之間溫暖的相遇與成長。
護理師劉鳳:用專業與溫度照亮“記憶迷宮”
在泰康之家·渝園護理公寓九號樓,26歲的劉鳳每天清晨8點準時開始她的工作。作為樓層負責人,她管理著20多位特殊的“住戶”——從輕度到重度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年齡最大的96歲,最小的64歲。這位學習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年輕人,逐漸帶領團隊探索出一套與“記憶迷宮”共處的獨特方法。
劉鳳幫助渝園長輩“找尋記憶”
“剛開始確實很難。”劉鳳坦言,“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健忘。他們有的淡漠,有的則很暴躁。”她回憶最初接觸這類長輩時的困惑:一個簡單的吃飯指令可能需要重復數十遍,老人還會認為護理人員是在嘮叨他們,情緒抵觸護理人員的協助。
“其實我也想過放棄。”劉鳳回憶道,2021年,她加入泰康之家。在這里,劉鳳學會了更多和阿爾茨海默病長輩相處的方法。當長輩堅稱“房間晚上有陌生人”時,劉鳳會用認可的方式順著說:“好的,晚上我來幫您看看。”劉鳳解釋道,“這種情感共鳴能快速平復老人的不安情緒。”而“人生故事書”則是更有效的工具——團隊會根據家屬及長輩的回憶,為每位剛入園的長輩記錄其人生重要的經歷、習慣和喜好。每當翻閱自己的人生故事書,這些記憶被侵蝕的長輩們仍然會發出些許感慨。
劉鳳教渝園長輩剪紙
劉鳳的手機里保存著一個感人視頻:一位平時認不出女兒的八旬老人,在參加活動時突然認出了站在身旁的女兒,母女相擁而泣。“這種瞬間讓我們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她說。更讓劉鳳自豪的是,一位換了十多位保姆都照顧不好的阿爾茨海默病長輩,在入住渝園記憶照護區兩個月后,每次女兒帶她回家小住,她總要求盡快回渝園。“老人家是把這里當成了真正的家”。劉鳳笑呵呵地說。
作為15人護理團隊的負責人,劉鳳帶領的大多是95后年輕人。“職業規范培訓是我們的基礎。”她強調,“沒有專業培訓,面對長輩的挑戰性行為時根本無從下手。”團隊會詳細記錄每位長輩的精神行為癥狀“圖譜”,比如發現某位長輩每天下午3點暴躁是因為光線變化觸發了他情緒的變化。每天下午三點前,護理人員就會定時將長輩帶離光線變化的地方,讓他情緒穩定。
“阿爾茨海默病最終都會走向臥床。”劉鳳專業地解釋著病程發展的每個階段,“但是專業的照護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緩疾病的進展,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在她管理的樓層,家屬群的感謝信息和表揚信已經多到記不清具體數量。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這個行業時,這位26歲的護理組長笑著說:“當你看到長輩們因為你的照顧露出笑容時,那種成就感無法替代。”在她看來,青春與銀發的相遇不是單向付出,而是生命的互相滋養——年輕人為長輩們帶去專業照護,長輩們則回饋給他們對生命更深的理解。
文娛活動師李龍文:會魔法的“夢想接線員”
上午十點,伴著清脆的鳥叫聲,泰康之家·渝園的舞蹈活動教室里,23歲的李龍文正帶著“晚霞舞蹈俱樂部”的阿姨們排練古典舞。作為一名文娛活動師,自2022年投身養老行業以來,李龍文始終堅信每個生命都值得第二次綻放。為愛好攝影的叔叔舉辦攝影展,給喜歡舞蹈的阿姨編排舞蹈并多次上臺演出……在渝園長輩眼中,這個總是笑眼彎彎的姑娘就像會魔法的“夢想接線員”。總能把那些被歲月塵封的熱愛,重新接回現實世界。?
李龍文帶領渝園長輩參與活動
“黃阿姨第一次表演完,抱著我久久沒有松開。”李龍文回憶道,初到渝園時,黃阿姨終日靠麻將消遣。長時間打麻將,非常不利于黃阿姨的血壓穩定。這時,李龍文得知她曾是舞蹈老師后,主動邀請她組建舞蹈俱樂部,并讓她擔任俱樂部部長一職。
“是小李一次次抱著舞蹈服來房間找我,說‘阿姨您教我們跳支舞吧’,我才發現自己心里那團火從來就沒熄滅過。”如今,黃阿姨重新拾起對舞蹈的熱愛和激情,帶領的渝園“晚霞舞蹈俱樂部”已多次完成登臺演出。
策劃組織各種文藝課程和娛樂活動,為長輩們的生活增添活力,是文娛活動師最核心的工作。翻開李龍文的“活動日歷”,每月主題猶如綜藝節目單:4月“踏春·重返青春”,5月“勞動最光榮”,季度必有一場的交響樂“銀色舞會”……
“其實我們像綜藝PD。”李龍文笑著解密“朝九晚六的”工作日常:早上9點起給渝園的長輩們上課,或者是對接校外講師,為他們提供興趣課程。閑暇時,為長輩們剪輯活動短視頻,還要給“明星學員”對接商演。“雖然很忙碌,但是我很開心,我很愛這份工作。”李龍文銀鈴般的笑聲感染著周圍每一個人。
“剛開始會有家屬質疑‘00后’怎么會懂老人喜歡什么?”李龍文回憶道,直到她把舞會改造成“年代秀”,讓長輩們教年輕人跳交誼舞,場面才瞬間破冰。現在常有家屬“要求”李龍文:“能不能多安排我爸媽參加活動?他們精氣神比在家好多了。”
“這是黃阿姨她們俱樂部上次的表演合影;這是我們去廣陽島春游的合照……”在李龍文的手機相冊里,存著數百張長輩們表演時的笑臉。“他們教會我耐心,我帶回活力,這大概就是最好的代際互補。”夕陽透過舞蹈教室的落地窗,給銀發和青春都鍍上了溫暖的金邊。
青春力量重塑銀發世界?
23歲的文娛活動師李龍文,用一支古典舞喚醒了沉睡二十年的藝術靈魂;26歲的護理組長劉鳳,以“人生故事書”為阿爾茨海默病長輩們拼湊記憶碎片;29歲的生活管家文靜,以“專職兒女”的角色為長輩們提供專業貼心的全方位生活健康管理服務。在這座“青春養老實驗室”里,年輕人們用專業破除偏見,用溫度消融隔閡。當他們俯身為長輩系鞋帶時,收獲的不僅是“妹妹乖”的夸贊,更是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知——最好的照護,從來都是雙向的治愈。
這場青春與銀發的相遇,正悄然改寫中國養老的未來圖景:當年輕力量注入銀發事業,衰老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成為可以優雅共舞的生命篇章。
上游新聞 陳小旎 程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