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還沒收尾,印巴沖突又再起。自印控克什米爾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后,印巴局勢越來越撲朔迷離。
事發后,印度總理莫迪火速結束在沙特的訪問行程,回到印度,第一時間宣布巴基斯坦支持了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組織勢力,并且引發了這場恐怖襲擊事件。并以此為由,采取了一系列的報復性措施,包括截斷河水,關閉口岸,驅逐外交官,而作為回應,白雞斯坦關閉領空,驅逐印度宗教人士以及駐巴使館武館。
除此之外,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地區還爆發小規模的武裝沖突事件,導致地區局勢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可以說,在該問題上,印巴都已經直接攤牌,接下來就是又一輪的軍事沖突了,這也給全球地緣政治帶來了一些新的不確定性。
不過沖突歸沖突,但是這事情發展的邏輯就有些不太對。這場恐怖襲擊事件的時間很特殊。一個是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另一個是莫迪訪問沙特。這兩件事情或多或少都和這次恐怖襲擊有關。
萬斯這次訪問印度,印度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求美國向印度提供更多的反恐援助資金,但好像并沒有得到美國方面的支持。這時候又恰好爆發恐怖襲擊事件,不排除印度起高調的一部分原因是專門給美國看的,要美國給更多的援助。
而莫迪訪問沙特,本身就是在克什米爾一些極端宗教的墻角,這是不能容忍的。印度國教是印度教國家,之所以克什米爾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宗教上的問題,而克什米爾的反印派武裝,都是穆斯林武裝,和中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這場恐怖襲擊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對印度的報復行動。
但不管如何,印度借此將矛頭指向巴基斯坦,在邏輯上并不成立。一方面,已經有武裝組織宣布對該襲擊事件負責,克什米爾抵抗運動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表示,承認發起了該次襲擊事件,該組織長期活躍在克什米爾地區,目標是要克什米爾脫離印度的控制。這就表明巴基斯坦并沒有參與策劃這一事件。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本身就是恐怖組織的受害者之一,包括俾路支解放軍在內的諸多恐怖主義勢力,都是巴基斯坦面臨的威脅,巴基斯坦也沒有支持恐怖組織在克什米爾地區策劃一場恐怖襲擊。
因此,印度在該問題上起高調,表現得有些過于激進。當然,這也能理解,畢竟現在莫迪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外部問題,而是內部問題,莫迪急需一個轉移矛盾的宣泄口,這次恐襲事件正好為莫迪創造了借口。
莫迪自第一任期就推出了印度工業化的計劃,并且將中國當成目標。但在莫迪執政10年時間之后,并沒有提高印度工業在GDP中的比重,反而從當初的15%下降到了13%。與此同時,莫迪政府的制造業激勵計劃也陷入停擺,大量外資企業外逃,印度經濟發展依舊沒看到曙光,這也導致莫迪支持率出現顯著下降。因此對莫迪來說,現在急需一場沖突事件,來轉移矛盾,重新找回支持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巴以劍拔弩張之際,美國卻突然發聲,表示將全力支持印度,打擊恐怖主義勢力。在印度蓄意挑起印巴沖突的情況下,美國這番表態很難說不是公開站隊,要將巴以局勢變成大國博弈的角斗場。
而中方釋放的信號則十分不簡單,中方的回應雖然和美國類似,表示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但并沒有在印巴之間選邊站隊。
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巴是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反恐歸反恐,但是一旦印度要蹬鼻子上臉,中方也不會什么都不做。畢竟從喜馬拉雅山往南看,就可以俯視新德里。
不過從2019年針對克什米爾沖突事件來看,這次空襲路徑可能與其類似??赡軙l巴以雙方在實控線附近的小規模的沖突事件。其沖突的主要方向,還會是在空軍上的沖突。
2019年,印巴雙方就在空軍上展開了多輪較量。巴基斯坦空軍的梟龍戰機擊落了一架印度的米格-21,而印度則表示擊落了一架巴基斯坦的F-16。但印巴雙方都迎來了戰斗機的更新,巴基斯坦從中國進口了殲-10C,而印度則從法國進口了陣風戰斗機,因此在這場沖突中,殲-10C可能會面臨首次實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