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游客為拍攝自拍照,誤將動物園內的鱷魚視為靜態模型,翻越圍欄后遭猛烈攻擊。這起驚險事件發生于2025年4月菲律賓南部的卡布格紅樹林濕地動物園,當事人最終在飼養員冒險營救下僥幸生還,全身縫合超過50針。
事發當日下午,29歲的男性游客在園區游覽時,注意到體長4.6米的雌性鱷魚“拉萊”靜伏水中。誤判其為塑料模型后,他跨越鐵絲圍欄踏入淺水區,舉起手機準備合影。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該男子面帶笑容調整拍攝角度時,原本靜止的鱷魚突然發動攻擊。圍觀人群的驚叫聲中,拉萊猛然咬住其右臂,利齒深深嵌入肌肉。
兇險場面持續近半小時,鱷魚采用“死亡翻滾”戰術反復撕扯。當受害者試圖掙脫時,拉萊轉而咬住其大腿,利用龐大身軀進行多次水中翻轉。動物園管理員最終攜帶水泥塊冒險進入圍欄,數次重擊鱷魚頭部迫使其松口。傷者手臂與大腿嚴重撕裂,現場用布料緊急止血后送醫救治。
當地警方調查證實,園區多處設有警示標識,且事發時至少有五名工作人員在場。錫亞鎮警局喬爾·薩霍爾加警長表示:“該男子完全無視安全規范,這種魯莽行為不僅危及自身,更將施救者置于險境。”盡管鱷魚圍欄僅以鐵絲網防護,但動物園方強調這符合該國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常規配置標準。
現場游客描述,涉事區域水深約及膝蓋,鱷魚因保持絕對靜止狀態誤導觀察者。有目擊者指出,該游客為獲取獨特拍攝角度,特意蹚水接近至鱷魚兩米范圍內。園區監控錄像顯示,從翻越護欄到遭遇襲擊間隔不足三分鐘,期間未有工作人員及時干預。
醫療記錄顯示,傷者右臂尺神經受損,大腿部肌肉組織出現撕裂性創傷。主治醫師透露,雖未傷及主要動脈,但鱷魚咬合造成的復合型傷口極易引發感染。經過四小時清創手術,傷者目前仍需接受抗破傷風與抗生素治療。
這起事件引發公眾對旅游安全規范的廣泛討論。動物行為專家提醒,鱷魚的靜態捕獵策略常使人類產生誤判,其瞬間爆發速度可達每小時30公里。菲律賓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宣布,將在全國23個動物園區加裝雙層防護網,并增設多語種警示顯示屏。涉事動物園暫未就安全管理疏失作出正式回應,據悉傷者家屬已聯系律師探討法律追責程序。
此次驚魂事件為全球野生動物旅游安全敲響警鐘。當追求社交媒體關注度與基本安全準則發生沖突時,當事人付出的慘痛代價警示著每位游客:任何冒險行為都可能觸發難以預料的致命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