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日本的警告開始生效了,石破茂臨陣“倒戈”,第二次拒絕特朗普的“好意”。作為同盟,日本的舉動無疑是給特朗普政府當頭一棒。中國對日本說了什么?美國又想拉著日本做什么事情?石破茂的拒絕會激怒特朗普引來報復嗎?
據環球網援引彭博社報道,北京時間4月25日,日本多位政府官員透露稱,日本政府或將抵制特朗普將其納入所謂“反華經濟同盟”計劃,因為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大部分商品和重要原材料都需要從中國進口,所以日本會優先考慮自身利益。
不過為了避免激怒特朗普,這些日本官員也表示,日方正努力在90天“豁免關稅”期限內和美國就汽車、農業等領域達成協議,初步給出的時間是在今年6月份的G7峰會上,日本將會給美國一個滿意的回答。
在外界看來,這是日本政府給特朗普一個交代。早在中美關稅打響初期,美國財長貝森特就不加掩飾的宣稱,美方將和諸多盟友簽署貿易協議,以陣營的方式和中國進行談判。然而和中國博弈的過程并不順利,特朗普在“豁免關稅”宣布之后,就明確告知75個國家,希望他們能夠在90天內和美國簽署遏制中國的協議,包括提高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削減進口中國商品等等,簽署協議的國家才能獲得免稅資格,來的越早,享受的條件越豐厚。
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特朗普很清楚無法和中國單打獨斗,甚至在很多領域都會吃虧,必須以集體的方式對中國施壓,才能將中國逼上談判桌。只可惜,特朗普低估了中國反制的可怕,也高估了自己對這些盟友的威懾,尤其是日本首相石破茂態度強硬的表示,不會對美國做出巨大讓步,也不著急就關稅問題和美國進行談判。
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日本不著急其他國家就更不急了,所以在特朗普看來,石破茂的表態就是對美國的“背刺”,這將直接導致“遏華聯盟”成立失敗,美國應對中方的對等反制就輸多贏少。
那么問題來了:日本因為關稅問題拒絕美國是害怕成為“出頭鳥”,那么現在又拒絕加入美國提出的“反華經濟同盟”,石破茂就不怕特朗普報復嗎?
怕,肯定是怕的,但日本更怕的是中方有言在先的警告。
早在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明確通報75國,強調中方尊重各方通過談判解決和美國的關稅問題,但前提是不能以損害中國利益為代價,如果有人這么做了,那就做好迎接中國報復的準備。這番話就是警告各國,與虎謀皮,害人害己,玩火者必自焚。
這番警告日本聽懂了,但在中美之間“二選一”,這種決定也很難做,所以石破茂選擇繼續拖時間。不論是6月G7峰會給出答復,還是“積極”和美方子啊90天內達成協議,歸根結底都是“拖”。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步好棋,正如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的預測那樣,特朗普這場關稅戰撐不了三個月就會叫停,因為美國目前遭受的損失遠遠超出了其他國家的損失,繼續打下去最先垮掉的就是美國。
事實也的確如此,特朗普沒有沒有搞清楚這場關稅戰的主次順序,他認為對中國加稅就能逼的我們妥協,但貿易無法出口充其量就是生意場上的虧損,我們有的是辦法繞開關稅繼續和美國之外的國家做生意。但美國不一樣,美國是一個消費主導的國家,在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背景下,特朗普任何加稅政策最終買單的都是美國消費者們。
所以說,美國對中國并非不可或缺,而中國對美國則是難以替代。日本也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才拒絕站隊美國,而是積極和中國示好,明確強調日本在芯片和半導體管制問題上和美國存在分歧,暗示中國不要制裁日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