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新聞熱搜,可以說是開了姓名專場。只是,圍觀熱鬧之后,有多少人想過,新聞當事人們為何如此重視姓名,輿論又為何會對個人起名這件事,給予如此大的關注。究其原因,取名這件事,固然是個人私事不假,可也牽涉到了家庭倫理和社會秩序,是家事,也是天下事。
一、個人取名,有隱性社會邊界
最近,一位來自湖南的素人小伙,憑借天下獨一份的名字“朱雀玄武敕令”,成為舉世矚目的公眾人物。人的名樹的影,一個人的名字,會直接影響外人對其的第一印象。就比如,當得知有人名叫“朱雀玄武敕令”的時候,恐怕大多數人對此人的第一印象,絕不會是仙氣飄飄的世外高人,反而是“精神小伙”“中二少年”或者一步到位的“精神病患者”。我們大概明白,這個小伙子的本意,大概是想起個驚艷絕倫的名字,可奈何腹中沒有那么多墨水,實在拼湊不出一個由兩三字組成的好名字,最后憋半天搞出個不倫不類的“朱雀玄武敕令”,結果自然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與起初的設想南轅北轍,不光沒收獲艷羨的目光,反而“差評”如潮。
原因無他,當代社會,雖然起名字不再像古時候那么多講究,個體擁有了極大自主權,但對于一個名字如何取,實際上社會已然存在一個隱性規范。一旦名字突破這個隱性規范的邊界,名字的擁有者,也就會被視為不太正常的“異類”。當然,這個規范并非一成不變,所以我們見過很多極具時代特征的名字,比較典型的如“建國”“援朝”“躍進”,還有最近幾年流行的“梓”“宇”“子”“涵”這些。隨大流不挨揍,對于這種特定時代背景下,滿大街都是的重名,可以說取名取得土,但絕不會有人說這名字不倫不類。就像現在,漢名的字數一般認知是兩三個字,非復姓取四字名字的人,尚且要被不少人取笑附庸風雅,更何況這石破天驚的六字名。
短短幾天時間里,“朱雀玄武敕令”走進了大眾視野,又通過再次提交改名申請,保持了輿論熱度,這次他想改名“周天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云宮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通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如既往的神魔風格,只不過這次沒能如愿。就在大家紛紛猜測,“朱雀玄武敕令”小伙子到底是想打開知名度,以便走帶貨掙錢的路子,還是純粹的精神出了問題時。有消息傳來,此人曾診斷出分離型癔癥。這也算讓大家心中的石頭落了地。“朱雀玄武敕令”也算是以身說法,為大眾做了一次取名科普,別整太嘩眾取寵的名字,搞不好會成個笑話。
二、隨母姓,其實也是在擁抱“隨父姓”傳統
這兩天,還有一個熱點新聞。浙江溫州,一對夫妻因妻子是獨生女,而選擇讓一胎兒子隨了母姓,二胎女兒隨了父姓。不成想,此舉招致該婦女被公公抽巴掌,雙方鬧到了派出所,又鬧到了網絡上。同樣是因取名而出圈的熱點新聞,不同于“朱雀玄武敕令”的取名招致輿論一邊倒群嘲,這場“隨母姓”風波的輿論分化嚴重。有人認為,孩子父母雙方同意即可,即便是孩子的爺爺也無權干涉。另一方人則認為,孩子母親顛覆了“隨父姓”傳統,這顯然是對男方家庭的冒犯。
其實,這次的“隨母姓”事件里,有一個關鍵核心點。就是孩子爺爺的看法是,孫子不能隨父姓這是奇恥大辱。無他,傳統觀念里,男丁意味著香火的傳承,在儒家傳統里這是天大的事。說直白些,就是有了兒子,老人死后有人能給燒紙祭祀,兒子去世后還有孫子接班祭祀。如果沒有兒子,即便生有女兒,可女兒去世后,自然就徹底斷了香火。雖然,在當代姓氏可以隨母,也可以隨父,但是姓氏的選擇,往往伴隨著親情上的一次站隊。人們就是會和自己同姓的親族更加親近,天性使然。
其實,吐槽這個新聞里的公公老古板的人,已經落入了拉偏架的范疇。因為,這位讓孩子隨母姓的婦女,其實是和她公公同樣的人,也是“隨父姓”傳統的擁躉者。只不過,該婦女是通過自己的孩子,傳承著自己一方的“父姓”。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考量,該婦女又怎會突破孩子隨父姓的大眾傳統,讓孩子隨了母姓?當然,隨母姓的背后,可能還有該婦女討父母歡心的內涵在里面。所以,在該婦女和其公公都是老傳統擁護者的前提下,該婦女通過打破傳統的方式,獲得了傳統觀念下本不該擁有的利益,而其公公則莫名其妙失去了傳統觀念下,本該擁有的利益。所以,看清這層現實,就能明白,該婦女的公公惱羞成怒扇巴掌,似乎也幾分情理可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